ZAKER汕头 2024-07-10
撂荒地复耕带动健残人群就业 我市云澳镇社区康园中心服务案例获评省一等优秀案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 " 百千万工程 " 实施过程中,广东着力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努力将乡镇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南澳县云澳镇社区康园中心紧扣契机,联动各方力量,启动 " 健残共建社区绿色农业,助力南澳县‘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的撂荒地复耕公益项目,通过以现代农业生态种植技术为媒介 " 产业助残 ",带领健残人群就业。近日,该服务案例在全省 1700 余家机构报送的 90 余篇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广东省社区康园中心优秀案例,并在优秀案例路演环节获评一等优秀案例,为我市残疾人托养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云澳镇社区康园中心成立于 2019 年 12 月,是一所以农疗、养殖、工疗为主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乐文体活动、康复功能训练、技能训练 " 五位一体 " 的服务。2022 年,被评为三星社区康园中心,现有多重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等服务对象 30 人。该中心致力于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公益性服务品牌,构建 " 专业社工引领,村民参与 " 的互动服务格局,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主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社区或其自然生活环境内独立生活,重拾自信,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云澳镇社区康园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社工们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健残人士长期蜗居在家,与社会严重脱节,社会支持网络较为薄弱,需要为他们搭建家庭以外的交际平台和锻炼成长的机会。由于大部分残疾家庭经济收入比较一般,这些群体又无劳动输出,家庭还要给予支持,因此需要搭建相应的平台,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获得劳动尊严。康园中心充分挖掘利用社区中适合种植金薯的闲置农耕地,带动健残人群投身农耕劳动。社工们通过近距离接触观察后,充分挖掘利用每名服务对象的特点,发挥他们各自长处,把原本属于零散的个体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劳动分工指挥,把个体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团队磨合后合作从而顺利完成。

据了解,该撂荒地复耕公益项目在社区农户中倡导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的重要性,按照农产品无公害规范生产绿色农副产品。随着项目深入及推广,在社区内部形成 " 社区支持农业发展 " 模式,形成健残群体为群众餐桌提供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社区群众支持残疾人复耕生产的互助格局。此外,项目将产品销售纯利润 5% 作为公益金,以学员名义反哺社区,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推动社区群众更为接纳、认同健残群体,同时也让学员在捐赠仪式行动中收获成就感,提升幸福感。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项目在响应 " 百千万工程 " 号召的同时,解决社区部分抛荒复耕的土地问题,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我们项目目标是动员至少 5 名服务对象通过在实践中逐步掌握 1 种以上的农业相关知识,拓宽就业渠道;服务对象在劳动中彼此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更加主动融入社区,搭建互助网络,家属照顾压力得到舒缓;发动至少一个社区电商对接农副产品,社区群众用购买产品行动来支持工作坊绿色农业发展。" 云澳镇社区康园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来,计划挖掘更多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健残人士加入生态农耕项目,产出更多的社会效应。在金薯种植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拓展玉米、花生、萝卜、白菜等品种的种植,通过多样化品种耕种积累多样化的生态种植技术和经验。

本报记者 周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就业 南澳县 高质量发展 技能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