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开展农村集体 " 三资 " 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整改为抓手,规范化管理为目标,通过明确重点、全面摸排、分类施治、定期调度、建章立制 " 五步走 ",实现了农村 " 三资 " 管理提质增效。
明确目标 细化举措抓落实
农村集体 " 三资 " 管理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多发领域。在农村集体 " 三资 " 管理工作中,我市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农村集体 " 三资 " 管理突出问题全面排查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紧盯重点对象、重点事项、重点环节,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对接,建立了定期会商、信息通报、线索移交机制。同时,指导县区开展对集体资产资源多、资金项目多、信访反映多的村以及城中村、城郊村的提级排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协调、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全面摸排 聚焦重点查问题
我市围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社会焦点等 5 个方面确定整治重点,通过公开受理渠道、实地核查发现、入户走访调查等方式,紧盯 " 群众点题 "" 部门反馈 "" 关键环节 " 深入细致开展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 592 个。其中,市级层面采取 " 四不两直 " 的方式,暗访了 8 个乡镇(街道)10 个村(社区),排查发现各类问题 47 个,核实信访举报问题 1 个;县区层面排查发现各类问题 544 个,为确保 " 三资 " 监管专项整治奠定了基础。
分类施策 清查整改治顽疾
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排查发现的监管漏洞、合同管理、工程项目、债权债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项研判,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落实的方式,确定 " 八个全面 " 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取得质效。截至目前,已整改问题 306 个,占问题总量的 56%,移交市级纪检监察部门问题线索 2 条、县级纪检监察部门 5 条。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收回流失村集体资金 4.81 万元,整改不规范农村集体问题合同 84 个,化解村级债务 293.23 万元,整改不规范工程项目涉及资金 121.76 万元,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定期调度 主动作为促推进
我市通过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通过实地指导、专题培训、书面调度等方式,督促指导各县区对排查问题进行研判,报送工作进展,并以书面形式对排查问题进行逐项分析,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先后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加问题分析研判会 2 次、问题交办会 1 次、专题培训会 2 场次,刊发工作进展 4 期、通报问题清单 8 份;对周调度相关表册填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印发《工作提示》,编制了《调度数据关系解读说明》,有效提升了报送数据质量。
立足长效 服务群众办实事
我市按照 " 规范指导一批、示范引领一批 " 的要求,制定《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运行标准》,确定了 6 大类 17 项规范化指标和 64 项具体内容,建立了 8 项规范化建设的反向指标,在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先行先试。集中打造 30 个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运行管理 " 示范村 ",以点带面,建立了权责明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经营顺畅、监督有力的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运行管理长效机制,为全市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 " 样板 "。以持续巩固农村 " 三资 " 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