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7-13
【今西安】今天你吃的油是95号还是98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8 日,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 中储粮 ")因被曝出 " 罐车化工油和食用油混装 " 的问题迅速冲上热搜,且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中储粮(图:网络)

简而言之就是:一些油罐车运送了煤制油等化工用油之后,完全不清洗油罐,立刻就又接着承接了食用的大豆油。新闻曝光后,作为国内粮食相关业务龙头企业的中储粮立刻陷入了舆论漩涡。

从之前装过煤制油的油罐里倒出来的食用油,那还能吃吗?

01

民以食为天,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更不用说食用油几乎贯穿了整条食品加工链条,除非你天天只喝凉白开和西北风,否则任何人都和食用油撇不开关系。

油罐车(图:网络)

因此,事件在发酵后,国家也迅速作出反应,7 月 9 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将就 " 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 " 进行联合调查。参与调查的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储备局等,都是最高级别的机构,可以看出官方对彻查此事的决心。

如此之多的高层部委出马,相信真相很快就会出炉。不过现在的重中之重,并不是在调查清楚后如何处理相关责任人,而在于搞清一个问题:食品运输要求的 " 专车专用 " 本应是常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得不到执行——没错,这场曝光虽然声势浩大,但并非 " 油罐混装 " 的问题首次出现。事实上《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早在 2014 年就已颁布,其中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 运输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容器,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车和容器运输 "。但近 10 年来,化工油与食用油交叉混装运输的现象从未消失过。2015、2017 和 2021 年,都有过类似的报道,甚至在业内都快成了 " 公开的秘密 "。

很多人质问:如此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其实仔细想想也能大概猜出来:上游供货商、中游运输单位和下游加工企业本质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本应相互监督。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监督 " 就是 " 互相遮掩 "。供货商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专车专用,改用第三方运输服务;而清罐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操作,普通的运输单位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不愿意花钱去找专门的单位清洗,于是上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游习以为常,下游揣着明白装糊涂,最后的结果就是食用油掺杂着化工油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炒菜锅。

国务院食安办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罐车食用油乱象问题

(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化工油的主要成分是重金属元素和苯,长期摄入会造成中毒,并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从这一点出发,化工油油罐混装食用油,本质与投毒无异,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谋财,更是害命。因此央视网在评论中怒斥:这样的草台班子,是在要消费者的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7 月 9 日发布的公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严惩当然是必要的,但除了严惩之外,更要紧的是尽快完善食用油运输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用多部门协同以及技术手段补齐相关规章制度的短板,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某一小撮人总是想着钻法律的空子。

食品安全关系到无数人的身家性命,最要不得的就是形式主义。" 草台班子 " 如此之多,根源的问题就是约束得还不够严罢了。

02

7 月 11 日,四川达州的一位博主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随即顶着 " 第一次在婴儿眼里看到绝望 " 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绊桶里的婴儿(图:网络)

视频中,一个 6 个月大的女婴,仰躺在一个破旧的绊桶里,全身上下只有上半身穿了一件单衣,不哭不闹,但也不笑,只是目光呆滞、表情绝望地看着天花板,满脸上除了麻木,就是空洞。

据拍摄视频的博主介绍:这个孩子住在离她家不远的地方,得知这家条件很艰苦,她就想着去送一些日常用品,结果就看到了这一幕。

孩子的父亲姓朴,今年已经 70 岁了。母亲今年 39 岁,患有严重的癫痫病。这个孩子已经是家里的第四胎,上面还有 3 个哥哥,最大的一个也才刚满 7 岁。而孩子父亲还说:之后还要继续生孩子。因为他认为 " 孩子越多,其实管起来才越轻松 "。

年迈的父亲、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第四胎、家庭困难、怀了又生 ...... 随便哪一条单拎出来,都可以算是地狱难度的开局了。而现在,这些 debuff 居然一下全都叠加在了这个孩子身上,她究竟做错了什么,一生下来就要受这样的罪?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从一个婴儿眼里,看到了只有成年人才会有的眼神。

还有网友担忧:一个孩子如果从出生就没有得到过爱抚和拥抱,那他就会陷入一种 " 无人回应 " 的情感困境,从此在他的世界中 " 得不到外界的回应 " 就等同于 " 这个世界只有他自己 ",长大之后,几乎必然会出现自闭症或者其他的精神障碍。

看了这个视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有很多人都不愿意要孩子。因为当你无力承担起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时,不生孩子反而是一种认真和负责。

生孩子的目的,是让他能平安健康地成人。如果孩子长大之后,只能从父母这里继承到贫穷、劳碌以及恐慌,那生孩子的意义又何在呢?

养活孩子很容易,但养好孩子很难。尤其在现在这个疯狂 " 内卷 " 的年代,一个正常的中产阶级家庭,都常常为了一个孩子焦头烂额,更别说这个一贫如洗、并且人口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的六口之家了。孩子晦暗的未来,让人实在不忍细想。

孩子无权选择是否出生,而一旦出生,他们也往往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很多贫困地区的家庭,仍然把生孩子当成是 " 做生意 ",他们坚信:生一大群孩子,其中只要有一个能 " 成龙 ",就能给家庭连本带利把之前的所有投入都赚回来。颇有那么一种游戏玩家把大号练废了,就掉头去开个小号从头再来的风格。

可是这种撞大运的想法,对孩子真的就公平吗?

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还有人一出生就在绊桶,别人已经起跑,他还得先花时间从绊桶里爬出来。

一如视频中那个小女孩脸上超乎寻常的麻木,她似乎想说:我也知道命运对我不公,但我无法改变。

03

7 月 5 日 16 时许,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桩号 19+800)发生管涌险情,17 时 48 分许,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紧急抢险救援工作随即全面展开。截至 12 日 9 时,累计排水量已达 2000 余万立方米。

关于导致了这次灾情的原因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目前暂无定论。不过从已公开的一些信息,大概能看出一些端倪。

7 月 8 日晚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封堵现场(图:新华社)

首先,天灾的成分肯定是有的:首先就是近期持续不断的强降雨,造成洞庭湖水位不断攀升,水面也持续扩大。到底大到什么程度?据水利部消息:6 月 17 日洞庭湖水面只有 1100 平方公里,6 月 30 日已经达到了 2570 平方公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翻了一倍还多。再加上湖底的泥沙淤积,抬高了湖底,降低了湖泊的蓄水能力。同时洞庭湖周围的一些堤坝基础和土壤土质都较为疏松,抗冲刷能力差,这些都使得高水位时很容易出现管涌。

但说穿了,就算发生管涌,只要抢救及时,想要防住决口也不难。问题还是有关部门从管涌到溃堤这段时间内,出现了不少极为抽象的操作。

7 月 7 日,网上流传出一些视频,显示在团洲垸溃堤前出现管涌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发现了险情并上报。然而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却是 ...... 没有任何措施,放任险情发展到了大堤决口。

此时情况仍然在可控范围之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钢筋笼装满石头,推入决口处进行封堵。但当地却又玩了一把行为艺术:推下 18 辆重型卡车。原理上倒是没什么不对,但问题是只有卡车下去了,却没有 " 配套 " 的木桩、沙袋这类连接固定用的辅助物,只是紧急调来两艘抽沙船,用传输带向推入卡车的决口处灌注沙子。但没有石料或者沙袋支撑,细小的沙子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相关部门很可能对类似的灾情完全没有防备,因此也没有提前准备石料、钢筋笼这类防洪抗洪的物资,导致被突然的决口打了个措手不及。

7 月 9 日,抢险人员在团洲垸洞庭湖大堤

进行排涝作业(图:新华社)

于是就这样,管涌发展为决口,决口从 10 米扩大到 100 米再到最长时的 226 米,期间当地虽然一直在忙碌,却一直是事倍功半,甚至可以说根本无 " 功 " 可言。直到两天之后,才终于运来了 5.5 万吨石料,总算解了燃眉之急,灾情也正是从物资到位后开始迅速转好。

这两天又有消息传出:有关部门在近几年还刚刚投资了 85 亿元做 " 改善洞庭湖水利工程 " 之用。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地连最基本的防汛抗洪物料都没准备齐全,这么一大笔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呢?

还有一个细节是:当地有关部门还下发了通知,内容是要求 " 公职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接受采访 ",一切关于抗洪抢险的消息 " 以官方通稿为准 "。

你可别告诉我,这是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到写官方通稿上了啊?

04

7 月 6 日,陕西省纪委监委官网 " 秦风网 " 发布通告:咸阳市政协副厅级领导干部杜润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陕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简历显示:杜润民,男,汉族,1964 年 1 月生,陕西武功人,在职研究生文化程度,中共党员。曾任咸阳市武功县代甲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武功县游凤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咸阳市彬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兴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兴平市委书记,乾县县委书记,咸阳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中共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杜润民落马(图;秦风网)

2024 年 3 月,十四届陕西省委第五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在包括咸阳等 9 个设区市巡视了两个月左右,主要工作内容为受理反映被巡视地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问题的来信来电,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以及巡视整改等方面问题反映。巡视结束后不久,杜润民便应声落马。

翻看杜润民的履历,其摸到的天花板也不过是个副厅级,整体似乎不算很 " 炸裂 "。但仔细再看其升迁的幅度和速度,却是不一般地快。

1982 年,18 岁的杜润民从陕西汽车制造厂技工学校毕业,随即进入陕西汽车制造厂,成为一名试验工,其起点并不高。然而简历的下一条就是 "1988 年 10 月至 1993 年 4 月,任武功县劳动人事局干事 "。

一个普通的工厂基层工人,6 年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铺垫,就摇身一变成了光荣的国家公务员,这已经可以用 " 白日飞升 " 来形容了。

在武功县劳动人事局干了四年半之后,杜润民于 1993 年 4 月再获破格提拔,成为武功县代甲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从科员跳过了副科,直接到正科级干部,还是乡长这样的 " 一方诸侯 ",简直就是青云直上。1993 年的时候,公务员升迁和进出已经比较规范了,杜润民既没有走 " 民主党派 " 这条 " 捷径 ",学历也只不过是个中专毕业(他简历里的 " 在职研究生 " 学历应该是后来随着职位的提升才 " 先上车再补票 " 刷出来的),能被这样近乎 " 一步到位 " 地跨级别提拔,其依据何在呢?

杜润民(图:网络)

而杜润民的开挂之路还没完,三年乡长后,他顺利 " 转正 " 为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1997 年 10 月担任彬县副县长,跻身副处级行列,时年仅 33 岁,是当时咸阳市最年轻的副处之一,之后不久,又按部就班成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一路顺风顺水。

在彬县干了七年后,杜润民转战兴平,在此深耕 12 年,相继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其仕途仍然是一马平川。

日历来到 2016 年,情况才稍稍有了些变化。当年 10 月,杜润民未能从市委书记任上再进一步,转任乾县县委书记。乾县虽然在行政区划上与兴平同级,但 " 县 " 相比于 " 县级市 " 终究还是差了口气,杜润民在乾县干了三年,于 2020 年 4 月进入咸阳市政协,6 月当选副主席,终于跨过了 " 副厅 " 的门槛。

2022 年 3 月 29 日,政协咸阳市九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新一届咸阳市政协领导班子,政协副主席名单中没有了杜润民的名字,这也宣告了他就此退居幕后。再次出现在新闻中,就是落马被查的消息了。

现在回头再看,杜润民 " 严重违纪违法 " 的具体情节,或许可以从他此前快到不正常的连续破格提拔,以及巅峰期的突然滑落这些细节中,看出一些端倪。

最后还是那句话:当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不管你是在任还是退休,都是早晚的事。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交通运输部 安全隐患 公安部 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