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4-07-17
我国发现三个新物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近期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和《动物学分类》。

△绿斑爬岩鳅。新华社发(陈浩骏 摄)

据上海海洋大学唐文乔教授介绍,绿斑爬岩鳅是生活在广西中部至云南西部山溪中一种长相奇特的鱼类,身体呈深绿色,有斑马一样的黑色条纹,可像圆盘一样吸附在石头上,当地人形象地称为 " 绿斑马 "。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团队采集到标本,对其进行拍摄、形态学测量并提取 DNA,进行测序后发现," 绿斑马 " 与已知最接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达到 5.20%,远超同类群多数已知物种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是一个新物种,团队将这个物种命名为 " 绿斑爬岩鳅 "。

△珠鳍爬岩鳅。新华社发(陈浩骏 摄)

在开展 " 绿斑爬岩鳅 " 分布范围和种群生存状况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在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地区,还发现了一群形态类似 " 秉氏爬岩鳅 " 的鱼类,它们的胸鳍上有一串串 " 珍珠 " 般颗粒,而别的地区种群并没有这一特征。通过对样本进行 DNA 测序,研究团队惊喜地发现,这一物种与 " 秉氏爬岩鳅 " 的最小遗传距离达到 11.15%,遗传分化程度非常高,接近属的分化水平,可以确认为又是一个新物种,团队将其命名为 " 珠鳍爬岩鳅 "。

△汉霖细齿黝。新华社发(王昉欣 摄)

另外,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虹教授团队近日还在动物学国际知名期刊《动物学分类》报道了沙塘鳢科一个中国特有的新物种 " 汉霖细齿黝 "。这是继 " 钝吻细齿黝 " 之后,该团队发现的细齿黝属第二个新物种,分布在广西,为纪念我国著名鱼类学家、上海海洋大学伍汉霖教授而命名。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李晨 上海海洋大学 新华社 广西 dna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