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7-21
【秦医卫·疾病透视】体检发现息肉,要切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咖啡西瓜空调房,wifi 追剧打游戏,打工人午休的快乐谁懂?

端着冷饮追着剧,戏里的人高潮迭起,戏外的王姐(化名)肚子一紧 ……

肠道不停地蠕动,肠子里的突然 " 风起云涌 "。

图源:soogif.com

这让王姐心里有一丝不安闪过。

王姐今年 48(岁),平时身体倍儿棒。

但最近两个月,肚子总是隐隐作疼、似疼非疼 ……

打开搜索引擎,她有点慌了。

求生欲让她果断挂了个号,直奔医院,医生建议她做个胃肠镜检查

好不容易吨吨吨干了 2000ML 的泻药,搁那躺下一查:

直肠黏膜下隆起病变。

▲ 白光镜下,直肠有淡黄色隆起

医生建议,再查个超声内镜

" 哈?我来看病,又不是来做检查的,就不能一次做完?一个接一个开检查算怎么回事?" 王姐心里直打鼓。

图源:哈哈破忒头

01

为啥刚做完肠镜

医生又建议做超声内镜?

当然是为你好。

肠(胃)镜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粘膜层),可以诊断绝大多数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胃癌、大肠息肉、大肠癌等。

图源:太帅图库

有时做肠镜会观察到肠道有一个粘膜下隆起,表面粘膜是正常的,从内镜就无法判断这个藏在粘膜下的包块是什么。

此时就需要用超声 " 透视 " 粘膜下这隆起的包块是什么,进行相应诊断,超声内镜就是应此需要而发明的。

超声内镜(EUS)是消化医生的 " 第三只眼 ",可以透过黏膜层看到更深层次(黏膜下层、肌层、外膜)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挖出隐藏在 " 冰山下的病灶 "。

图源:图虫创意

什么情况需要做超声内镜?

① 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起源、大小及性质的判断,与壁外脏器、血管压迫的鉴别;

② 消化道肿瘤病程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转移)及可切除性判断;

③ 消化道邻近器官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纵膈病变、胆管结石、十二指肠壶腹部疾病、胆管癌、胰腺癌、胰腺炎及胰腺囊肿等)。

图源:网络

02

检查出肠道息肉

一定要切吗?

肠镜检查中,大约有 70%~80% 的人肠道没有问题,20%~30% 的人可能会发现肠道息肉或者病变

结肠息肉分为两种:

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

图源:太帅图库

一般来说,小于 0.5 厘米的非腺瘤性息肉可以随访观察,其他情况下都更建议切。

而且,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光靠看是无法 100% 肯定息肉是不是腺瘤性,会不会有癌变的风险,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可别一听到割息肉,就觉得是个大手术了,目前绝大部分的息肉都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和做肠镜没什么区别,只有息肉特别大或者有特殊情况时,才会考虑外科手术。

图源:太帅图库

如果是增生息肉,小于 5mm 毫米的,5 年后复查肠镜。

如果是腺瘤样,在 10mm 左右即时处理后,建议 3-5 年后再做一次筛查。

03

可以跳过普通内镜

直接做超声内镜吗?

不推荐。

我们的食管、胃壁分为 4 层。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层。

而超声内镜和普通内镜是有区别的:

① 普通内镜

只能观察表面黏膜层的病变。

② 超声内镜

范围主要在黏膜层以下的病变及胃肠道邻近脏器。不仅对食道、胃肠道病变的层次进行观察,还可以对临近的肝脏、胆管、胰腺等器官进行超声扫查,可以对——

消化道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

判断侵袭深度和范围

鉴别病变的良恶性程度

两种内镜检查侧重点不同,不能互相取代。

图源:腾讯医典

卷了足够多的功课后,王姐安心住院做了超声内镜检查。

同时,消化内科医生为她制定了更加精准的内镜治疗方案:内镜下病变黏膜剥离术(ESD)。

不到半小时,医生就将 5mm 的病灶完整切除,送至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神经内分泌瘤(G1 期),属早期良性肿瘤。

图源:腾讯医典

04

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40 岁以上的人,建议定期做肠镜检查。

肠镜是最直观的一种筛查方法,对于结肠癌前病变、早癌、进展的结肠癌,都只有在肠镜下才能看得清楚。

" 没有症状可以不做么?" 这是不少人的观念误区。

无症状是消化道早癌的一大特点,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反应再做检查,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图源:腾讯医典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 版)》,建议这 7 类人要及时做个肠镜:

① 45 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② 40 岁以上,持续两周有以下肛肠症状人群:

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

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

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

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③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④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⑤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⑥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⑦ 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 20 岁。

图源:腾讯医典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重生

去做胃肠镜吧

全麻,离开地球 30 分钟

回到地球发誓好好爱护身体

调整饮食,重塑人生

图源:徐小菊

对了

不用脱裤子

现在的肠胃镜检查裤

非常方便且隐私

相关标签

医生 wifi 胃癌 胃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