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4-07-21
挖掘潜力优势,突出城郊特色,示范带动全域乡村振兴——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兰州新区引发热烈反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兰州新区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 1139 工作部署,聚焦 " 八个美丽 ",做好 " 四篇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近年来,兰州新区结合功能定位、挖掘潜力优势、突出城郊特色,谋划创建了‘休闲西岔’‘临港中川’‘商贸秦川’ 3 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力推动‘产、城、农、人’互促共融,高质量建设全省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示范区。" 结合刚刚召开的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智新表示,下一步,兰州新区将集中人地钱等资源,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连点成线、扩面成带,形成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创新发展模式

建设和美乡村

炎炎夏日里的兰州新区绿意盎然," 休闲西岔 " 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成片的向日葵引来游客纷纷打卡拍照。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以 " 千万工程 " 为引领,谋划创建以 " 省门第一道 " 新区段为核心的 " 临港中川 "、兰州与新区东部接壤的 " 休闲西岔 "、以传统旱码头为主的 " 商贸秦川 "3 个乡村振兴示范带。截至目前,3 个示范带共谋划实施项目 51 个、完成投资 1.15 亿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96.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0%,实现旅游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100%。

在西岔镇岘子村,村道两旁鲜花盛开,村民利用自家院落打造的特色农家乐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而不少村民为吸引游客,还在自家门前建起了精致的无公害小菜园。看着眼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乡村经济,岘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延卿激动地说:" 聆听了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特别是张晓强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明确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创新发展模式,着力补齐短板弱项,通过以点带面, 整体提升的方式,实施路边花园打造等内容,持续美化村容村貌,不断把 " 休闲西岔 " 乡村振兴示范带做实、做大、做强,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依托 " 党建联建 + 产业联盟 "

实现村集体经济倍增

近年来,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紧盯花卉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花卉种植、鲜切花加工、销售等环节不断创新突破,推动花卉产业全链条发展,做大做强 " 花产业 ",全力激活 " 花经济 ",以 " 花卉经济 " 催生 " 美丽经济 ",将花卉产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23 年,园区花卉种植面积达到 130 亩,产值达到 680 万元,实现净利润 300 万元。

在秦东农投的鲜切花销售直播室,不同花种散发的花香弥漫了整个房间,被各种当季鲜切花簇拥的花卉种植工人不停向屏幕前的消费者展示和讲解着鲜花的种类与香型,电脑音响中商品交易成功的 " 滴答 " 声此起彼伏。借助交通区位优势,消费者在直播间拍购的鲜切花当天即可被送往机场空运至全国各地,次日就会送至消费者手中。

" 张晓强书记的讲话,求真务实接地气,掷地有声提士气。让我们的信心更足,眼界更开,思路更宽了。" 在认真学习了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后,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党委副书记葛军祖表示,秦川园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动力,坚持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 经验,按照 " 抓党建、促善治、促融合、促振兴 " 一抓三促工作思路,锚定高质量创建 " 商贸秦川 " 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 " 党建联建 + 产业联盟 " 抱团发展模式,重构商贸旱码头,实现村集体经济倍增。同时,以拆危治乱、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三资盘活、基层善治、培养两个带头人为切口,大力推行 " 统种共富、三产融合、联农富农 " 发展新路径,聚焦土地流转、高标田建设、信用金融普惠下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农文旅项目开发等重点任务,激活经营主体,激发内生动力,逐步形成良性机制,让乡村振兴更可持续、更有后劲,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深入推进 1139 工作部署贡献秦川力量。

统筹推进

奋力书写乡村振兴 " 新答卷 "

毗邻中川国际机场的新区中川镇史喇口村乡村旅游景区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集特色餐饮、风情民宿、文化展示、地方小吃、农产品现场加工、临港休闲等于一体,以吃带住、以吃带游、以吃带购、以吃带赏的多业态交叉互补格局,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的同时,多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今年,史喇口村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 " 临港中川 "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机遇,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力争在 2024 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 50 万元以上。

中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院亮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力在 " 强产业、抓融合、促发展 " 上下功夫、出实招,围绕打造 " 省门第一道 "" 最美航道 " 休闲区,全力推动 " 临港中川 "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奋力书写乡村振兴 " 新答卷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兰州新区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 1139 工作部署,聚焦 " 八个美丽 ",做好 " 四篇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近年来,兰州新区结合功能定位、挖掘潜力优势、突出城郊特色,谋划创建了‘休闲西岔’‘临港中川’‘商贸秦川’ 3 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力推动‘产、城、农、人’互促共融,高质量建设全省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示范区。" 结合刚刚召开的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智新表示,下一步,兰州新区将集中人地钱等资源,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连点成线、扩面成带,形成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创新发展模式

建设和美乡村

炎炎夏日里的兰州新区绿意盎然," 休闲西岔 " 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成片的向日葵引来游客纷纷打卡拍照。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以 " 千万工程 " 为引领,谋划创建以 " 省门第一道 " 新区段为核心的 " 临港中川 "、兰州与新区东部接壤的 " 休闲西岔 "、以传统旱码头为主的 " 商贸秦川 "3 个乡村振兴示范带。截至目前,3 个示范带共谋划实施项目 51 个、完成投资 1.15 亿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96.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0%,实现旅游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100%。

在西岔镇岘子村,村道两旁鲜花盛开,村民利用自家院落打造的特色农家乐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而不少村民为吸引游客,还在自家门前建起了精致的无公害小菜园。看着眼前正在蓬勃发展的乡村经济,岘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延卿激动地说:" 聆听了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特别是张晓强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明确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创新发展模式,着力补齐短板弱项,通过以点带面, 整体提升的方式,实施路边花园打造等内容,持续美化村容村貌,不断把 " 休闲西岔 " 乡村振兴示范带做实、做大、做强,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依托 " 党建联建 + 产业联盟 "

实现村集体经济倍增

近年来,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紧盯花卉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花卉种植、鲜切花加工、销售等环节不断创新突破,推动花卉产业全链条发展,做大做强 " 花产业 ",全力激活 " 花经济 ",以 " 花卉经济 " 催生 " 美丽经济 ",将花卉产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23 年,园区花卉种植面积达到 130 亩,产值达到 680 万元,实现净利润 300 万元。

在秦东农投的鲜切花销售直播室,不同花种散发的花香弥漫了整个房间,被各种当季鲜切花簇拥的花卉种植工人不停向屏幕前的消费者展示和讲解着鲜花的种类与香型,电脑音响中商品交易成功的 " 滴答 " 声此起彼伏。借助交通区位优势,消费者在直播间拍购的鲜切花当天即可被送往机场空运至全国各地,次日就会送至消费者手中。

" 张晓强书记的讲话,求真务实接地气,掷地有声提士气。让我们的信心更足,眼界更开,思路更宽了。" 在认真学习了第六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后,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党委副书记葛军祖表示,秦川园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动力,坚持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 经验,按照 " 抓党建、促善治、促融合、促振兴 " 一抓三促工作思路,锚定高质量创建 " 商贸秦川 " 乡村振兴示范带,依托 " 党建联建 + 产业联盟 " 抱团发展模式,重构商贸旱码头,实现村集体经济倍增。同时,以拆危治乱、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三资盘活、基层善治、培养两个带头人为切口,大力推行 " 统种共富、三产融合、联农富农 " 发展新路径,聚焦土地流转、高标田建设、信用金融普惠下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农文旅项目开发等重点任务,激活经营主体,激发内生动力,逐步形成良性机制,让乡村振兴更可持续、更有后劲,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深入推进 1139 工作部署贡献秦川力量。

统筹推进

奋力书写乡村振兴 " 新答卷 "

毗邻中川国际机场的新区中川镇史喇口村乡村旅游景区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集特色餐饮、风情民宿、文化展示、地方小吃、农产品现场加工、临港休闲等于一体,以吃带住、以吃带游、以吃带购、以吃带赏的多业态交叉互补格局,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的同时,多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今年,史喇口村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 " 临港中川 "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机遇,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力争在 2024 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 50 万元以上。

中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院亮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力在 " 强产业、抓融合、促发展 " 上下功夫、出实招,围绕打造 " 省门第一道 "" 最美航道 " 休闲区,全力推动 " 临港中川 "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奋力书写乡村振兴 " 新答卷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相关标签

张晓强 兰州 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