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7 月 23 日上午,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受小林制药公司含红曲成分问题保健品事件影响,该公司会长小林一雅和社长小林章浩辞去职务,由该公司专务山根聪接任社长一职。
△ 3 月 29 日,小林制药公司社长小林章浩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图源新华社
疑似服用问题保健品死亡人数升至百人
公司管理遭质疑
近几个月,日本有多人在服用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因肾脏疾病住院甚至死亡。截至 7 月 10 日,疑似相关死亡人数已有 100 人。小林制药公司分析相关保健品及其使用的红曲原料后发现,其自产红曲原料中存在来自霉菌的成分。日本厚生劳动省此前说,小林制药生产的问题红曲原料中发现了软毛青霉酸以及一些其他 " 意想不到的物质 "。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信息,包括最初报告的 5 个死亡案例在内,截至 7 月 10 日,共有 249 名死亡消费者的家属与小林公司进行过沟通联络,其中不能确认 146 名死者生前是否服用过相关保健品,另有 3 名死者生前是否服用过相关保健品尚在确认中。除去这些案例,目前正在对 100 名死亡消费者的死因是否与服用问题保健品存在关联等展开详细调查。
△这是 3 月 29 日在日本大阪拍摄的小林制药公司总部。图源新华社
3 月 22 日,小林制药宣布紧急召回三款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
△小林制药紧急召回三款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红曲助降胆固醇颗粒、减内脏脂肪 + 降胆固醇颗粒、纳豆激酶清爽颗粒。
据日本多家媒体 4 月 4 日报道,小林制药公司今年 1 月就已接到含红曲成分保健品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报告,却在两个多月后才告知公司外部董事并宣布召回决定。外界质疑,这家公司管理存在问题。
保健品不是药
购买需谨慎
据报道,近年来保健类商品逐渐成为小林制药在日本国内市场的利润大头。与化妆品一同陈列在药妆店的保健品也是深受访日游客喜爱的 " 日本特产 "。然而,保健品是将相关成分浓缩后制成片剂或胶囊等,没有专业医师把关,每天持续服用,会容易摄入大量相同成分,一旦其中含有害成分,健康风险也会增大。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日本临床营养协会药剂师千叶一敏告诉《东洋经济》周刊记者,购买保健品时,除了包装正面,更应重视看背面的成分表。但对语言不通的外国游客来说,能看懂成分表的可谓少之又少。只靠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软广便跟风购买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千叶说,日本国内曾报告多起因服用从海外购买的保健品而出现健康问题的案例,这些消费者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从个人手中购买所谓具有减肥效果的产品,结果出现贫血、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症状。他建议,在选购相关产品时不要一味相信网友评价。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曾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听信不法商家对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更不要将保健食品用于疾病治疗。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