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连日来,我市党员干部群众认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按照党中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真正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即日起,本报推出《改革新实践》栏目,采访各县区、各市直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围绕落实全会精神,谈认识、谈举措、谈实践。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兰州实践的强大力量。
" 我们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和内涵,紧紧围绕 1139 工作部署,实干当先,奋勇争先,通过深化‘四强’行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民生福祉,推进红古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体会到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日前,红古区委书记薛蕾谈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说道。
红古区素有 " 八宝川 " 的美誉,这里自然资源富集,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农业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红古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薛蕾说,近年来,红古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让老工业基地勃发新动能、节点城市焕发新活力,展现了新时代美丽红古新气象。
对于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绩,薛蕾坦言,主要源于红古区在五个方面的新实践——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红古区充分利用 " 五大 " 国家级政策平台,培育发展煤基循环、有色冶金、高端炭素、城市矿产等七大产业体系,16 个 " 城市矿产 " 示范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喜凯盛年产 25 万吨铝合金圆锭等 12 个工业强基项目投产达效,总投资 93 亿元的兰铝节能减碳、工企危服二期碳酸锂、海石湾煤矿洗煤厂等 17 个锻长板项目加快建设,新增专精特新企业 5 家,规上工业企业达 36 家,荣获 2022 年高质量发展 " 贡献奖 "" 进步奖 "、2023 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和 5000 万元奖励。今年上半年,红古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二产增加值增长 7.8%,获全市重点工作完成 " 进步奖 ",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红古区通过推进 " 放管服 " 和 " 四办 " 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 99.4%," 一刻钟政务服务圈 " 红古模式在全省推广。供销流通、国防动员、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事业单位公车等多项重大改革全面完成,优化设置政府组成部门 26 个。
在城市领域改革方面,红古区坚持 " 小县大城 " 发展战略,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 22 个实用性村庄规划," 三区三线 " 划定成果全面启用,完成 11 条路网、27 个老旧小区、24 个智慧公交站台提升改造和供热管网、滨河路西延等 56 个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
在社会事业改革方面,红古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累计达 77.8 亿元。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区城镇新增就业 2.1 万人,发放各类补助资金 4.2 亿元。全区 661 户、2012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养老服务覆盖率达 100%。
其他领域改革方面,红古区利用国家兰西城市群建设战略机遇,加强与民和、永登、兰州陆港等的交流合作,签署了 "1+15" 共建区域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产业协作、生态联防、互联互通等 6 大领域 37 个合作共建项目落地实施,G6 京藏高速平安镇出入口新建项目等 5 个互联互通工程加速推进。
薛蕾表示,红古区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出实招,以务实管用的举措办法精准发力,打好经济工作攻坚战。具体抓手上,红古区将以更大力度抓工业稳增长,以更宽视野抓农业促增收,以更快节奏抢进度扩投资,以更强措施抓招商促落地,以更深情怀保平安促稳定,进一步增强抓发展促增长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工业稳步增长,农业农村发展,三产扩容增量,经济稳中有进,全力推动全会精神在红古落地生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