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矗立在讲台上,行走在校园里,奔波在家校间,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递爱。他们是无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老师的缩影,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 " 大先生 "。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第 40 个全国教师节到来之际,贵阳市评选出了 30 位明志存高远、立律己修身、修仁而爱人、弘天下为公的 " 四有好老师 "。让我们通过文字,记住他们的名字,解读他们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心灵,品味他们的教育人生。
贵阳市第十一届(2024 年)" 四有好老师 " 名单出炉
今天,要带大家认识的是清镇市卫城中学教师吴汉卫 ~
在贵阳的一所乡镇中学,有这样一位物理教师,他用行动点燃了乡村学子的科创梦,引领学生在各类科技类赛事中,从县赛冲进市赛、省赛、国赛,拿到了 195 个奖项,获奖学生 512 人次,他就是清镇市卫城中学教师吴汉卫。

▲吴汉卫
育梦成光 为学生埋下科创种子
2017 年,吴汉卫从贵州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毕业后,成为清镇市卫城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工作期间,他一心扑在教学上,用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赢得到北上广深学习创客教育的机会。吴汉卫发现科创活动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有很好的效果,于是他决心带领学生开展科创活动,填补学校在科创教育方面的空白。

▲吴汉卫上课中
即使学校缺乏实验设施设备,也没有专业教师指导、授课,但是吴汉卫没有因此放弃,白天教学工作繁重,他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学创客教育、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编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创立了科创社团,号召身边老师加入这项 " 全新事业 "。

▲吴汉卫为学生答疑解惑
刚开始,吴汉卫先讲解简单的科创知识,带同学们用电池、强磁铁、铜丝等简易材料制作小马达,成功后进阶制作投影仪,当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时,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逐渐在心中种下了科创的种子。
学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和对科创的热情是吴汉卫坚持的动力,他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科创活动,让校园科技 " 活 " 起来,带同学们 " 玩 " 起来。
提灯引路 用科创为学生插上翅膀
有一次,吴汉卫和学生找来了可乐瓶、剪刀、球类气针、气门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物品,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水火箭的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学生理解后动脑动手制作。

▲科创社团上课中
同学们制作好的水火箭由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等部分组成,大家对这个 " 新玩具 " 感到十分新奇,通过它可以直观地了解导弹、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和回收的过程,理解导弹与飞机飞行的原理及异同。

▲吴汉卫与学校老师共同提升进步
" 谁的制作过程用时更短,发射时谁的水火箭打得更准,谁就稍胜一筹。" 吴汉卫说,通过现场比拼的方式能更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制作好水火箭和发射台后,吴汉卫便带着学生到操场进行集体实操,一排排水火箭傲然挺立着、整装待发。" 准备,发射!" 随着指令发出,学生一键按下手中的按钮,伴随着 " 嘭 " 的声响,水火箭立即腾起飞向天空,不偏不倚,正中红色的靶心,同学们连忙拍手欢呼。
一场场科学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融合的科创活动在该校火热开展,师生共享精彩绝伦的科创盛宴。在吴老师指导下,有的同学能娴熟地操控无人机,穿越圆环、环绕横杆、快速避障,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还有的同学自主编程拼搭机器人,通过电脑软件编辑好巡线程序和完成任务动作程序,在实践体验中畅享探究科技的快乐。

▲吴汉卫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类赛事
学生在协作中进一步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他们从县级各类科技类赛事中一路冲进市赛、省赛、国赛,拿到了 195 个奖项,获奖学生 512 人次,实现了学校科创成绩 " 零 " 的突破。其中,在中国—东盟(国际)交流周机甲大师机器人挑战赛上,学校代表中国参赛队拿到了 2 项一等奖。2021 年、2022 年,学校作为贵州省代表队参加第五届、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荣获 " 旋翼赛越障迷宫挑战赛初中组 " 全国一等奖 5 项。
" 我们是唯一一支来自乡镇中学的队伍,孩子们站在冠军领奖台,看到缓缓升起‘贵州清镇市卫城中学’校旗,别提有多开心了。" 吴汉卫回忆道。

▲吴汉卫和学生合影
一场场挑战,一次次成长,一点点进步 …… 在吴汉卫眼里,学生像是初步掌握凌空翱翔基本技能的鹰隼,在风云巨变的赛场上一路过关斩将,稳步踏上更高的平台,逐渐缩短与大中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共享一片蓝天。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