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08-14
湖北等地巨额财政资金趴在账上,未投入使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多省市财政审计报告密集发布,截至目前,全国 10 多个省市公布了 2023 年财政审计报告,披露财政预算管理、重要政策落实、债务风险管控等情况的审计,并根据审计问题给出相关审计意见。其中涉及一些地方使用去年底增发的 1 万亿元国债时存在的问题,项目进度慢甚至未开工,造成资金闲置等问题。

河北省

8 月 5 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河北省审计厅主要负责人作的关于 2023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去年 7 月至今年上半年以来,省审计厅组织实施 107 个审计项目,涉及财政、科技、教育、就业、医疗、乡村振兴、生态环境、金融、国企等 9 个领域,共揭示 1371 个问题,涉及问题金额 771.96 亿元。截至今年 6 月,已整改问题 1006 个,整改问题资金 226.89 亿元,健全完善制度 64 项,追责问责 63 人。在促进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落实方面跟得更紧。

报告显示,河北省审计厅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雄安新区建设、洪涝救灾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增发国债项目资金开展审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京津冀三地审计机关同步开展了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专项审计,推动河北省异地就医保障待遇政策落实,减轻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负担。促进三地卫健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督促河北省医保部门完善了医保系统。雄安新区建设方面,围绕打造 " 雄安质量 "、确保 " 廉洁雄安 " 加强审计监督,重点审计了 33 个政府投资项目,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洪涝救灾和灾后重建项目资金跟踪审计方面,统筹全省审计力量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环节开展审计,延伸调查了 530 个乡镇、1702 个村(街)的 32943 户灾民、162 个水毁灾损水利工程设施,建立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整改的全程跟踪监督运行机制。促进资金拨付到位 4.37 亿元,各级财政部门收回并重新调剂资金 2.2 亿元,推动 13 个项目及时开工或完工。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跟踪审计方面,以资金管理使用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为重点,覆盖 17 个领域 1114 个项目,促进 19.17 亿元资金规范使用,88 个项目顺利开工,9.3 亿元资金拨付到位,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15 项。

在 2024 年 8 月 5 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 " 河北省 2023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 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永新提到:在整改上求实效。我们始终坚持 " 同题共答 ",监督与服务并重,强化台账管理、约谈提醒、督导检查等措施,针对共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下发审计通报,推动问题立审立改、即审即改,形成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整改的全过程跟踪监督运行机制。两项审计问题整改率分别达到 97.73%、85.6%,促进资金拨付到位,推动项目及时开工或完工,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31 项。目前,全省增发国债项目资金审计仍在继续推进中。

山东省

增发国债资金管理不严格、专项债券资金全流程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7 月 23 日,山东省审计厅公布了《关于山东省 2023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发现主要问题:

1、增发国债资金管理不严格。截至 2024 年 3 月底,全省共收到 2023 年增发国债资金 313.16 亿元、涉及 304 个项目。一是资金未拨付使用。9 县 10 个项目未按期开工,国债资金分别滞留在财政部门 7.67 亿元和项目单位 7300 万元。二是绩效管理不规范。4 县 6 个项目未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编制不细化不量化,涉及国债资金 6.35 亿元。

2、专项债券资金全流程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一是专项债券发行、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进度不匹配。省级和 2 市 5 县 10 个项目 5.09 亿元专项债券资金闲置;为加快资金支出进度,6 县 7 个项目超进度付款 3.63 亿元。二是项目未达预期收益。2 市 10 县 14 个项目建成后闲置,5 市 30 县 64 个项目运营效果不佳,实际运营收益与预期差距较大。2 市 5 县有 8.15 亿元债券利息未能按时支付,由财政垫付。

湖北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 2023 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重点审计了 15 个市县的财政资金统筹盘活、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资金未有效统筹盘活。4 个市县 23.8 亿元长期结存在财政专户、部门单位实拨资金账户或指挥部临时账户上。9 个市县 10.04 亿元非税收入未按规定及时缴库。3 个市县 2.12 亿元出借资金长期未收回,最长出借时间达 30 年。

2、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未达预期。8 个市县 37 个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项目推进缓慢,20.88 亿元债券资金闲置,增加资金成本 2517.52 万元;2 个市县报大建小、提前申报导致债券资金闲置 3.88 亿元。7 个市县 18.32 亿元债券资金被用于投资入股、购买商服用地及附属房产、新建酒店、还本付息等。9 个市县 28 个专项债券项目建成后收益不及预期,涉及金额 27.25 亿元。

3、支出核算管理不规范。5 个市县 2.64 亿元预备费用于经常性支出。4 个市县将专项资金 2234.18 万元挪作他用。3 个县以拨代支将专项资金 23.37 亿元转入财政专户或部门单位账户,其中 1.12 亿元在拨出后次日即作为存量资金收回国库。

4、部分支出保障不到位。个别县少拨付专项补助 510.87 万元。个别县年初预算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过低,执行中调剂项目经费 1.85 亿元予以弥补。

5、增发国债资金未发挥效益。因前期准备不充分,6 个县 31 个增发国债项目未能如期开工,建设进度滞后,13.46 亿元资金趴在账上,未投入使用。

据第一财经记者陈益刊报道,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项目进度缓慢与资金闲置问题在政府债券项目及资金使用中是个一直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不仅局限于增发国债中,在专项债中也比较突出。

罗志恒分析,增发国债等项目进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部分项目在申请国债资金时,未能提前完成前期手续,项目储备较少,且整体准备不充分,从而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按时开工及后续建设进度,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他表示,另一方面,项目监管不够到位。在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项目在遭遇进度瓶颈时,难以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加剧了项目进度的滞后。

罗志恒表示,一些项目增发国债资金闲置现象产生,一方面源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项目在申请资金时,相关手续尚未完善,如环评、土地审批等,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开工,出现‘钱等项目’的情况。

" 另一方面,项目推进力度不够也是资金闲置的重要原因,部分项目单位在获取资金后,因管理不善或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推动项目进展,未能积极有效地推进项目建设,从而造成国债资金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罗志恒说。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一些地方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慢和资金闲置除了前期项目论证不充分,准备不扎实外,客观上跟去年底增发国债时间比较紧,地方匆忙报项目有关。

除了一些增发国债项目进度慢资金闲置问题外,山东审计报告还指出,当地一些增发国债项目绩效管理不规范。4 县 6 个项目未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编制不细化不量化,涉及国债资金 6.35 亿元。

温来成表示,一些项目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相关指标设计上不够科学和细化,这使得项目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除此之外,温来成认为,当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针对一些地方 " 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 困难地区,要警惕个别地方挪用增发国债资金,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审计厅、湖北省财政厅、第一财经

相关标签

审计 国债 雄安新区 医保 京津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