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 2024-08-15
追觅科技成立百亿规模战略基金,布局泛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追觅科技发起成立追创机器人产业创投基金(以下简称 " 追创创投 "),旗下包括一支成长期战略基金和一支中早期孵化基金,总规模达 110 亿人民币。成长期战略基金规模为 100 亿人民币,目前已完成大部分资金募集,该基金由追觅科技与地方政府共同发起设立。

此外,由追创创投管理的中早期孵化基金在近期完成了首关募集,用时仅 3 个月。据悉,该基金总规模为 10 亿人民币,出资人包括追觅科技、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产业集团、市场化家办等。

在投资布局上,追创创投将围绕 AI+ 机器人赛道,聚焦泛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及人工智能方向,重点关注适应下一代创新机器人的上游核心零部件、与大模型结合的机器人软件及具备较强通用性的机器人下游应用。

瞄准 AI+ 机器人赛道,布局泛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在一级市场,AI 和机器人被视为未来最值得布局的时代性机会,也是当前为数不多隐藏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据 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工业机械臂、工业移动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市场都将在 2023-2025 年期间突破百亿美元,机器人市场总规模将于 2025 年突破 500 亿美元。

在产业政策、人口结构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变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将存在大量值得深度挖掘的投资机会。基于追觅科技在产业链上下游多年深耕积累,追创创投在挖掘和孵化泛机器人产业项目上具备了独特优势。

在赛道布局上,追创创投将瞄准 AI+ 机器人这一面向未来的赛道,从中筛选细分赛道项目进行孵化。沿着泛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追创创投在上游硬件、机器人软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领域挖掘投资机会。

在上游硬件领域,追创创投会重点关注新型终端带来的相关零部件结构变化、材料变化、工艺变化形成的特殊形态减速机、电机等硬件。追创创投认为,未来新型终端势必将被赋予更多的自主运动属性及信息交互属性,会关注环境感知、位置感知等运动属性传感器及视觉、力觉、声学等信息交互传感器。在机器人软件领域,追创创投将重点关注具备机器人大模型研发能力,且拥有大量场景数据的厂商。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追创创投将重点挖掘具备 AI 算法能力和工业化落地能力,且销售执行力强的复合背景团队。服务机器人也是追创创投重点关注的细分赛道。当前,这一领域已经有许多场景开始爆发,例如清洁机器人、庭院机器人等。其他服务机器人领域,包括陪伴 / 娱乐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均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追创创投创始合伙人雷鸣表示:" 依托产业视角,追创创投可以更好地布局未来的行业贝塔。"

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抓住垂直场景落地机会

在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作为有望开启下一个产业大周期的颠覆性产品,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通用服务机器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并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商业入口。万联证券认为,2024 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力成本提升,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追创创投会重点关注具备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且拥有核心运动控制算法和交互软件的整机厂商。

人形机器人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真正大规模爆发可能还需要 5-10 年的时间。雷鸣认为,即便如此,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爆发前的 0 到 1 阶段,也有很多垂直场景可以率先落地,可以在这些领域里进行早期商业化,存在很多机会。比如高价值的零售场景,工厂人机协作场景等,这些场景中的工作都有标准的 SOP,完全可以通过机器人把人从繁琐、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纯蓝海市场,下一步谁能率先找到商业化变现的场景,谁就可以抓住行业红利。追创创投认为,人形机器人未来 5 到 10 年大规模爆发可能会集中在 To C 的家庭场景。随着渗透率和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将来每个家庭都可能会配一个人形机器人,成为像汽车一样的巨大的市场。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 GGII ) 预测,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1.58 亿元,到 2030 年将达到近 380 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 61%,销量预计从 0.40 万台增长至 27.12 万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基金 产业链 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