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8-15
【金融棒棒糖】陕西“现象级”科创:117名自然人跟随大股东出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7 月 19 日,西部材料(002149)发布公告称,拟对参股公司西安西部新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出资规模为 2508.90 万元,认购新增股份数 494.85 万股,增资后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为 8.476%。

显然,这是一次 " 有色院体系内 " 资本互动,但我们留意的是,西部新锆 130 位股东单位均进行了同比例增资,尤其是 117 名自然人 " 一个都不少 " 地参加了。在科创陕西的大棋局之下,硬科技共知已经深入人心。

01

核能 " 第一金属 ":五年营收增长 28 倍

最直接的讯息是,西部新锆系中国唯一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锆材生产企业。其组建历史可追溯至 2013 年,由中国原子能工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工投、西部材料及中信金属股份发起设立。

再普及一下,作为稀有金属的 " 锆 " 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热性、抗腐蚀性,锆合金在核能核电领域,甚至被称为 " 第一金属 "。

▲图:西部新锆公司场景

公开信息显示,本次 " 增资扩股 " 均属于货币出资,大家敢于 " 真金白银 " 投下,得益于西部锆业已经进化到了新阶段。

在最直接的业绩上,其 2017 年度营收仅为 747.27 万元,2018 年甚至下滑到 491.08 万元。但在 2019 年之后迅速攀升至 2425.8 万元。2021 年的数据则令所有 " 老股东 " 兴奋,以 2.2 亿元实现了五年涨幅 28 倍。

当然,这也得益于大势。如东方锆业(002167)在 2020 和 2021 年度的营收增幅也分别达到了 62.8% 和 67.5%,尽管其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陶瓷行业、新能源行业等。

更关键的信息是,以高科技立足的西部锆业,屡屡突破 " 卡脖子 "。

有媒体报道称,西部锆业自成立起,即以国家 " 自主化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用锆合金结构材料产业化 " 作为宗旨和任务,成功冲击了 "N36" 和 "C7" 等新一代自主化锆合金的研制和生产技术,成为了中国当前唯一的一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锆材生产企业。

而在漫长的创业史中,西部新锆建立了完整的核级锆材专业化生产线,设备达到 292 台,主体设备更是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面对这一标的,2020 年即投下资金的唐兴资本曾表示: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锆合金依赖国外进口,产业链自主可控力度相较于国际水平较缓慢," 卡脖子 " 现象也是较为严重。作为国家在锆合金领域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企业,西部新锆领先优势很明显,既可解决中国核电及其它结构材料自主化的需求,同时对 " 一带一路 " 和核电 " 走出去 " 战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图:2024 西安创投大会龙门榜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初的西安创投峰会上,西部新锆再次入选西安龙门榜 TOP20。而在此前,西部新锆已经于 2021 年和 2022 年两次入选西安龙门榜 TOP20。

02

资本与产业协同:7 家本土机构扎堆 " 捧场 "

同比例增资背后,是 " 全结构 " 股东。

例如央企代表——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持股 36.66%)、科研院所代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持股 25.44%)、市级国资西安工投(持股 13.04%)、上市公司代表——西部材料(002149)及产业资本中信金属(601061),分别持股 8.48% 和 3.90%。除去一系列国资,8 家创投也现身其中,领衔者是兴航成投资与唐兴资本,分别持股 2.73% 及 1.09%。

当然,117 位自然人股东以合伙计划现身,更是重点。

▲图:部分股东增资扩股前后持股情况

" 全结构 " 股东是我们观察陕西科创的核心,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互动已然到了全新阶段,而且展现了明确的差异化分工。

例如作为前两大股东的原子能工业和有色院,扮演的是企业发展所需科创成果以及应用场景的提供者。而第三大股东的西安工投(持股 13.04%),作为西安市国资的代表,此次增资不止于 " 增加西安元素 ",更体现地方政府支持新材料新能源这一支柱产业延链补链的积极态度。而作为产业资本的西部材料、中信金属,则有望与西部新锆在销售及供应链上形成强大协同。

在当前创投承压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介绍的是在 8 家创投机构中 7 家本土机构,均持续深耕陕西硬科技。如兴航成已参与了超晶科技(9.8%)和华羿微电(0.31%),而唐兴资本作为科技部在陕选秀第一机构,2021 年时即有 14 项创投投资落地,其创始人宫蒲玲更是斩获了多个硬科技 IPO。

亦在名单中的机构还包括西安精锐价值臻选(0.82%)、西安高科西房赋能(0.82%)、西安熙唐(0.52%)、西安青木瑞藤新材料科技服务(0.41%)。其中,西安高科西房赋能就在 B 轮投资了本土硬科技——主攻机器人的中航创世。

▲图:西部新锆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海明

行文到此,最受我们关注的其实是 117 位自然人股东。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排在第 13 位、自然人股东第一位的刘海明(持股 0.45%),系西部新锆党委书记、总经理,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引下,非上市科创主体的激励与混改得到管理层积极响应,绝对是 " 陕西科创 " 的金钥匙。而在 117 名自然人中,绝大多数均为公司员工," 共同奋斗共同富裕 " 的迹象,已然击中了中国产业升级的终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3 亿元增资用途,将致力于充实资金、扩充产线、提升研发,整体做强锆材产业,进一步巩固锆材加工产业的龙头地位。

03

科转信号:有色院版图迎 " 扩张 "

在陕西的科创大道上," 有色院模式 " 已相当成熟,其官网表述亦相当清晰:" 三位一体、股权激励、资本运作、母体控股 ",此种探索之下,已陆续培育了 45 家高科技企业,并在资本市场结出硕果。

头炮是 2007 年 8 月西部材料(002149)登陆深交所主板,两年之后西部超导(688122)以 " 首批企业 " 身份登陆科创版。其后的 2020 年 11 月,凯立新材(688269)成功过会,2023 年 7 月,天力复合(873576)成功在北交所上市。而在新三板之上,还有积极的后备军,例如 2016 年挂牌的西部宝德(835680)、2021 年挂牌的菲尔特(873577)和西诺稀贵(873575),目前均属创新层。

更为刺激的是,2024 年 6 月,有色院旗下的泰金新能,成为新版 " 国九条 " 发布以来第一家被上交所受理的科创板拟 IPO 企业。

▲图:泰金新能

面对这种源源不断的创新转化能力,我们认为有色院科创模式也有了 " 打开大门办公司 " 新信号,即更侧重产业、资本、员工的全面协同,包括我们 2023 年 7 月刊发西安赛特所设计的 " 划档募资 ",其实就已经释放了这个信号。详见《首现 " 划档招募 "!2.07 亿!" 有色 " 预备役 " 投石问路 "?》。

而如果站在民间的角度,有两点启发值得大力提倡。

其一:科转必须坚守 " 科创初心 ":

有色院旗下的科创转化,始终围绕着国家重要工程用稀有金属材料赛道展开,非常聚焦,几乎做到了 " 隔行不取利 ",这就保障了科转的根本方向,不会受到短期因素的冲击。例如前文所提到的泰金新能,始终就围绕着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再如西部超导(688122),目标就是铌钛(NbTi)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等高精尖领域。

其二:科创必须鼓励 " 英雄主义 ":

有色院对科学家的支持是动真枪的,做到了 " 发现、发明、发展、发财 " 过程中对人的尊重。我们观察到,从 2000 年初开始,即探索实施了科技人员持股、并将不低于 40% 的无形资产量化分配给个人。而这些人,在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决胜作用。

▲图:重点产品交付仪式

例如西部新锆总经理刘海明,曾作为总负责人承接了中核集团 "CF3 燃料产业化技术研究 " 项目,带领团队仅用了世界同行业 1/3 的时间,实现了 CF3 燃料组件用锆合金材料的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彻底解决国内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燃料组件关键部件用锆合金材料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问题。

再如凯立新材董事长张之翔,作为绝对的核心技术人员,自 1998 年起即担任西北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主持了国家省市项目 20 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58 项,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标及行标 23 项。目前直接持有 550.7 万股(4.21%),为第三大股东。

面对这种 " 全结构 " 模式,我们想说结合了 " 报国情怀、政治担当、商业规律与基本人性 " 的安排,已经是陕西科创最大的底色,假以时日," 现象级科创 " 对陕西产业结构、商业文明、全社会福利的重构,必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来源 / 西安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陕西 核能 核电 有色金属 西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