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8-19
给孩子交1700元学游泳却不懂水中自救,湖南已对“中小学生防溺水”立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要找到一家学游泳的机构非常容易,但要找到一家教溺水自救的培训班却很难。"

" 孩子正在上游泳培训课,可我们都不知道原来溺水自救和学游泳是两回事。"

......

夏日到来,青少年擅自下水致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近些年已逐渐铺开专项行动减少溺亡悲剧。今年 7 月 1 日,《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中小学生预防溺水问题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然而,红星新闻记者却在走访调查时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游泳培训机构不少,但配置系统教授溺水自救课程的机构却难寻;另也有不少家长甚至游泳机构从业者,误认为游泳和自救是一回事。

▲图据杭州市体育局

会游泳为何还是会溺亡?

从业者:如遇突发情况,

仅会游泳并不能避险

家住湖北的张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这个暑期她忙着给 8 岁的儿子寻找一家开设溺水自救的培训班。

为何不选游泳课而要执着于溺水自救班?张女士向红星新闻解释,他的儿子实际已掌握自由泳能力,本以为不用再为儿子落水问题担心。直到上学期末学校组织家校防溺水应急培训讲座:" 虽然讲座就一节课,但培训里提到的应对游泳时抽筋、分辨暗流等危险情况、水面仰漂等技能,儿子却都摇头不知。"

会游泳就代表会水中自救吗?重庆一家机构的游泳训练从业者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 会游泳与会溺水自救并不能简单画等号。" 这名从业者解释称,即便是掌握游泳技能的人,如遇抽筋、水中受伤或擅自下海游泳遭遇大风、大浪、暗流等意外情况,也可能失去控制陷入危险。

曾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游泳竞赛官的王孟苗也同样向红星新闻指出:" 即便是会水者,在公开水域落水仍有溺亡风险。" 王孟苗解释,大部分人所理解的会游泳是指掌握了某种泳姿技能,但如遇突发情况,仅掌握游泳技能并不能避险:" 好比一名会水者落入湍急的河道,要顺利游到岸边需要相当的耐力;况且如河道、大洪水这样的水域环境和泳池的风平浪静并不相同,往往游泳阻力更大、水中环境复杂,水更急更深,一旦抽筋、被水草缠绕、或体力不支就会有危险。"

王孟苗所提到会水者落水溺亡的现象实际并不少见。红星新闻梳理此前媒体报道发现,如在 2023 年 7 月,广州市一名 8 岁儿童在泳池溺亡。该溺水儿童同样有游泳技能,但却在无成年人照看的情况下私自和同伴到泳池游泳,最终酿成悲剧。

" 之所以会游泳的人会在水中溺亡,一则是因为低估了水的风险而高估了自己会水的能力;二则没有长期训练,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往往耐力不足,发生意外情绪紧张,也会让会水者无法自救。" 王孟苗说。

但找到一家合适的溺水自救培训班却让张女士犯了难。她发现,其所在城市的大部分游泳培训机构并没有着重设置溺水培训课程,即便有也是和其他游泳技能课搭售的。

被忽视的溺水自救课程

课时设置或没有或较短

教学内容参差不齐

红星新闻记者在咨询四川、重庆、北京、湖北、湖南等多地多家游泳培训机构过程中了解到,各地开设课程大都主要宣传游泳泳姿等技巧," 溺水自救 " 课通常不会单独开设,多为 " 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 " 四种泳姿课程的拓展和附加。

▲ 8 月 7 日,杭州游泳班小学员学换气 图据视觉中国

" 必须会游泳才能学溺水自救,这确实是一个行业规则。" 王孟苗如今也同样经营着一家游泳训练馆,她向记者解释:" 如遇无法自行游到岸边的情况,仰漂等自救技巧可助落水者等待救援,但学习这些技巧都需要游泳基础。"

" 即便参加了游泳课程培训,也不意味着孩子就能真的学到溺水自救的本领。" 王孟苗也发现,市面上不少开设游泳培训的机构,实际在教学时往往更注重泳姿培训,忽视了溺水自救能力的教学。记者咨询了部分包含溺水自救课的游泳培训机构,其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踩水、仰漂、反蛙泳、应对腿抽筋、暗流等特殊情况,但也不是其主要的宣传内容。

今年暑假,家住成都的赵女士,以约 1700 元的价格购买了 7 节私教课加 2 次游泳课程,希望儿子能在游泳馆学会蛙泳和自由泳。但赵女士告诉红星新闻:" 我没听教练说过会教溺水自救,我也不清楚游泳和自救是不是一回事。"

赵女士也试着问儿子能否分辨暗流、是否知道如何应对水中腿抽筋等问题,但儿子没能给出合格的答案。这让赵女士意识到:" 即便孩子学会了游泳技能,还是不能让他私自去水里游泳。"

除了对溺水自救课程设置不重视以外,溺水自救培训课程的设计不统一也是普遍现象。如一家四川的游泳培训机构,其所授溺水自救内容仅限学习水中站立、换气、打水等基础动作。

" 一些游泳机构的宣传过于夸张,家长应当留心‘游泳包教会’的宣传噱头。" 王孟苗指出,几个课时学不会真正的游泳,更谈不上溺水自救。但机构宣传包教会,实际只能学会某种泳姿的技巧,却容易让孩子和家长忽视下水的危险,实际短时间培训并不能让孩子真的避险。

重视青少年防溺水教育

湖南出台

我国首个 " 中小学生防溺水 " 法规

在我国,溺水已经是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暑期意外伤害致死的 " 头号杀手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 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因溺水造成的伤亡居我国 0 岁至 17 岁年龄段首位,1 岁至 14 岁溺水事故比率超 40%。

为减少溺水事故发生,2021 年 4 月 28 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首个全球预防溺水决议,并将每年 7 月 25 日定为世界预防溺水日。在我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同样对青少年防溺水教育给予相当的重视。

如在 2020 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中强调,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将纳入 2020 年度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2023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强化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在地方上,防溺水公益课程也逐步推广开来。如今年 5 月,杭州市体育局、杭州市教育局在当地开展 2024 年杭州市青少年防溺水公益培训,为 8 至 15 岁青少年,提供学时 4 节课的免费溺水自救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下发的《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下称《规定》),已从今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中小学生预防溺水问题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湖南省政府官网截图

《规定》含 11 条重点内容,要求实行政府领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部门协作的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其中第 2 条明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开展经常性预防溺水等生命安全教育;进行游泳技能和辨别危险水域、熟习水性教育,提高被监护人自救能力。

" 青少年防溺水不是上一节课,参加一堂讲座就能起效的,背后需要的是家校社会多方联动,长期坚持,才能杜绝隐患。" 王孟苗呼吁,更多中小学应尽己所能为学生开展游泳培训课,特别是应当将防溺水自救课纳入必修课程;同时家长也不能因为孩子会游泳放松警惕:" 即便学过游泳,也不可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游泳时家长更不能在一旁玩手机。"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溺水 技能 培训 培训班 讲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