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煤炭与火电犹如 " 跷跷板 " 的两端,煤价涨则煤炭企业暴利,煤价降则火电企业大赚。
2017 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家能源集团)成立,该公司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合并重组而成,致力于解决煤炭与火电 " 跷跷板 " 的现状。
眼下,陕西煤电领域正在进行同样的操作。
9 月 6 日,陕西煤业(601225.SH)发布资产转让意向协议,陕煤集团拟将其持有的陕煤电力集团全部股权转让给陕西煤业,意味着在上市公司层面," 煤电一体化 " 拉开帷幕。
若转让完成,陕西版的 " 国家能源集团 " 将正式诞生。
综合相关券商研报来看,这是一场百亿级的大收购,或将搅动能源市场再起波澜 ……
01
推进煤电一体化
企查查显示,陕煤电力集团成立于 2016 年,成立之初名为陕西长安电力有限公司,为陕煤集团全资持股,注册资本 3 亿元,后追加至 60 亿元。
该公司成立背后,是陕煤集团 " 调结构 " 的迫切变革。
2015 年,陕西煤业净利润亏损近 30 亿元,成为全国煤炭行业中亏损较为严重的企业,年报解释称,业绩下滑是受煤炭行业整体形势影响,全年煤炭平均售价较计划下跌,影响收入较预期目标减少。
此时,对于陕煤集团来说,如何摆脱煤价周期影响,围绕煤炭这一优势打通全产业链,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煤电力集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官网信息显示,陕煤电力集团业务范围包括火力发电、综合利用发电、新能源电站、综合能源服务和配售电等,现有发电控股装机 1082 万千瓦(其中煤电 962 万千瓦,新能源 120 万千瓦),主要分布在陕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江西等 6 省份。
将陕煤电力集团装入陕西煤业,是上市公司层面推进 " 煤电一体化 " 运营模式的重要举措。
陕西煤业称,拟收购上述资产符合公司的实际经营需要和战略发展方向,能够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增加营业收入、延伸煤炭主业产业链,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 8 月,陕煤电力集团新进一名股东,国家开发银行下属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投资 7.68 亿元,持股 11.35%。与之相对,陕煤集团持股比例下降至 88.65%。
陕西煤业同时表示,《资产转让意向协议》为公司与陕煤集团达成的意向协议,具体事宜尚待进一步协商和落实,各方还需履行各自内部决策程序、由各相关方签署具体的交易协议等,存在不确定性。
02
百亿级别的大收购
2024 年半年报显示,陕西煤业营收同比下降 6.5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8.83%。
开拓营收与利润渠道,降低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对陕西煤业至关重要。
镐媒体 · 镐京笔记(ID:Haojing_2024)翻阅陕煤集团 2023 年年报,在重要非全资企业情况中,陕煤电力集团的财务状况并未列出,只有投资额 99.87 亿元及实收资本 67.68 亿元等信息。
虽然陕西煤业没有公布交易价格,不过根据市场相关研报分析,这应该是一场百亿级别的大收购。
根据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研报,陕煤电力集团的理论估值 145.58 亿元,考虑 88.65% 的股权,测算理论收购价为 129.06 亿元。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陕煤电力集团受益于集团煤炭资源协同供应,公司入炉标煤单价,较主要火电公司具有明显优势,公司整体盈利情况较好。
陕煤集团债券评级报告显示,2023 年,陕煤电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52.47 亿元,占陕西煤业营收的 8.92%,实现净利润 15.28 亿元,考虑陕煤集团对其 88.65% 的持股比例,归母净利润为 13.55 亿元,占陕西煤业 2023 年归母净利润的 6.38%。
此外信达证券还指出,陕煤集团旗下在建及核准项目体量可观,装机成长可期。
" 集团在建及待建项目合计 932 万千瓦,全部建成投产后集团煤电装机容量可实现翻倍增长。且在建及待建机组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等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省份,预计公司在建及待建机组有望受益于区域电力供需格局,实现电价电量‘双高’。"
如果收购完成,势必对陕西煤业的营收与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收购陕煤电力集团,能够进一步减少陕西煤业的关联交易。陕西煤业 2023 年年报显示,2023 年陕西煤业与陕煤电力集团发生关联交易 42.23 亿元。
03
陕西版的 " 国家能源集团 "
其实,无论是出于无奈也好,还是说主动也罢,陕西煤业早有做 " 煤电一体化 " 的动作。
根据陕西煤业 2023 年报,在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上,有两笔对大唐发电下属公司无法收回,从而全部计提的账款,虽然金额不大,总共只有 100 余万元。
比起合作,自己投资掌控显然更有优势。
陕西煤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里,有对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15 亿元的投资,另外还对国家能源集团陕西彬长发电有限公司有着 3.23 亿元的投资。
而集团公司的助力,更是大幅推动了陕西煤业的煤电一体化。
一直以来,煤炭行业周期属性较强,导致煤炭公司的业绩,深受价格波动因素影响,经常 " 过山车式 " 变动。
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关系被形容为坐在一个 " 跷跷板 " 上。
通过电力业务,能够延伸煤炭主业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周期的影响。有利于煤炭企业营收与利润的稳定,从依赖煤炭向煤炭产业链拓展,增强在煤炭价格下行时期获取营收与利润的能力。
陕西煤业并不是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煤炭与火电之间的并购重组早有先例。
譬如,国家能源集团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合并重组而成,于 2017 年 11 月 28 日正式挂牌成立。
成立后,国家能源集团第一个大动作,就是与多家国内重点电力企业签订煤炭三年长协合同,2018 年合同总量接近 1.5 亿吨。
可以说国家能源集团的成立,全力发挥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 " 稳定器 " 和 " 压舱石 " 作用,并且在长协煤市场打破僵局,促进煤炭与火电领域稳定发展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陕西煤业作为陕煤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似乎有打造陕西版 " 国家能源集团 " 的意味。
(图片来源:陕煤电力官微,陕煤集团官微)
来源 / 镐京笔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