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晚,一名 16 岁少年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某理发店剪头烫发,被店家索要 4000 元。少年最后选择报警。
现场视频显示,在涉事理发店外,办案民警对店方负责人说:" 我跟你讲,下一次做什么头发多少钱,不要跟我这个那个,剪个头 300 块钱,能不能给我贴上去?能不能不要 300 多元变成 1000 多元,行不行?我就问你这句话!"
9 月 8 日晚,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网传 "16 岁少年剪头烫发被索要 4000 元 " 一事,我局第一时间到达涉事理发店进行全面核实。经初步调查,该理发店涉嫌存在消费欺诈行为,我局已立案调查。
【媒体评论】
为什么理发越来越贵?
" 能不能不要 300 多元变成 1000 多元,行不行?我就问你这句话!" 民警的一番话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但即使是 " 剪个头 300 元 ",恐怕也不能算便宜。这也引出了很多网友的感叹:为什么现在理个发越来越贵了?价格到底是怎么定的?
有媒体抓取在线平台上 4 个一线城市和 15 个新一线城市点评量最多的 50 家美发店,以人均花费对比不同城市间理发的价格。数据显示,19 个城市中,美发价格最低需要 33 元,最高可达 1520 元。
有网友认为,不管理发的价格多贵,只要能明码标价就行。事情恐怕并不那么简单。目前很多理发店给美发师划分了不同等级,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低到 10 元的 " 小工 ",高到 500 元的 " 店长 ",还有各种总监、首席、设计师,同样让消费者感到眼花缭乱。但是,炫目的头衔,就一定能给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吗?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不难发现网友的各种吐槽,花费四位数价格只得到 " 风剪云 " 效果的例子不在少数。
谁也不知道所谓 " 从业年限 X 年 "" 好评无数 " 的美发师水平到底如何,就算是明码标价,也只是把风险留给了消费者。说到底,目前理发服务确实缺少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美发行业定价基本上属于市场调节,是由市场行情来自行制定的,这固然是对市场行为的尊重,但也给个别商家留下了 " 灰色空间 "。就拿要求少年支付 4000 元的理发店来说,在对方是未成年的情况下收取如此昂贵的费用,并且还在价格上玩猫腻,显然让大家难以接受。
近些年很多地方的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也曾针对价格问题发声,比如《浙江省美发美容行业协会收费自律承诺书》就提出要 " 规范自身收费,增强服务能力,促进美发美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公众对美容美发行业收费问题的吐槽和批评仍然不少,光靠所谓行业 " 自律 " 是不够的。
总之,消费者在理发店里花了真金白银,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消费知情权,更应该得到与价格相符的服务。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