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9-09
闭幕了,这些瞬间依旧让人热泪盈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tiyu1.html

 

当地时间 9 月 8 日,2024 年巴黎残奥会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 94 金 76 银 50 铜的战绩收官,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续写着夏季残奥会上的辉煌。

△ 9 月 8 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残奥田径运动员邸东东(右)和残奥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在闭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相比奥运会的热血沸腾,残奥会带给人们更多震撼和触动,四年一次的残奥舞台上,运动员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书写拼搏故事。

新华社记者用镜头定格下生命的闪光 ↓↓↓

△ 8 月 30 日,中国选手王浩在巴黎残奥会田径男子 100 米 T47 级决赛中冲刺。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 9 月 5 日,中国选手金华在田径男子 800 米 T54 级决赛中夺冠,并打破残奥会纪录。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这里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现人类精神力量的舞台,残奥运动员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汗水和泪水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8 月 30 日,中国队球员黄晓连在轮椅篮球女子小组赛 A 组第二场比赛中拼抢时摔倒。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 9 月 3 日,中国队球员王春艳在盲人门球女子四分之一决赛中投球。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 8 月 30 日,中国选手杨洪在男子 200 米个人混合游 SM6 级决赛中,以 2 分 37 秒 31 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张豪夫 摄

△ 8 月 29 日,中国组合连浩 / 赵帅(前)在乒乓球男双 18 级 16 强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又一个成功,更是一个又一个奇迹。

△ 9 月 6 日,中国选手郭金城夺得游泳男子 50 米自由泳 S5 级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在本届残奥会上,郭金城共获得四枚金牌和两枚银牌。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 8 月 30 日,中国选手邸东东夺得田径男子跳远 T11 级别冠军,打破尘封十年的世界纪录。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每一次超越自我、每一次激情呐喊、每一次深情亲吻,都是生命在怒放。

△ 9 月 1 日,中国组合廖克力(左)/ 闫硕夺得乒乓球男双 14 级冠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张铖摄

△ 8 月 31 日,中国选手马卓在田径男子 5000 米 T54 级决赛中冲线后庆祝。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 9 月 6 日,中国选手孙刚在获得轮椅击剑项目男子个人重剑 A 级冠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张豪夫 摄

致敬每一位运动员,也致敬他们身旁的教练员、领跑员、指示员 ...... 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牌,离不开这些 " 幕后英雄 " 的默默付出。

△ 8 月 29 日,李樟煜(左)夺得场地自行车男子 C1 级 3000 米个人追逐赛冠军后,他的教练宋年春竖起大拇指祝贺。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 8 月 31 日,难民代表团选手阿坦加纳(右)和领跑员尼亚姆朱亚在田径男子 400 米 T11 级半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 8 月 30 日,中国选手何珊珊(右)与领跑员游俊杰在田径女子 400 米 T11 级预赛中。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彼此关爱,惺惺相惜,残奥赛场上,对手间友爱互助的画面,更加生动地诠释着奥林匹克格言中的—— " 更团结 "。

△ 9 月 2 日,中国选手肖祖贤(左)在羽毛球女子单打 SL3 级决赛中扶起摔倒的对手、印度尼西亚选手沙库尔奥。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 9 月 7 日,公路自行车男子公路赛 T1-2 级冠军中国选手陈健新(左)与季军哥伦比亚选手贝当古 · 基罗加在颁奖仪式上互动。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 9 月 1 日,田径女子 200 米 T36 级冠军中国选手史逸婷(右)在比赛后与获得亚军的新西兰选手艾奇逊拥抱。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 情侣间的浪漫,亲人间的互动,队友间的关爱 ...... 一幕幕人性温情的瞬间,如同阳光一般洒在残奥舞台上。

△ 9 月 1 日,意大利选手奥索拉在男子 100 米 T63 级第一轮比赛后向女友求婚。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 8 月 31 日,场地自行车男子 1000 米个人计时赛 C1-3 级冠军中国选手李樟煜和获得亚军的队友梁伟聪在颁奖仪式后互动。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男子 50 米蝶泳 S6 级铜牌获得者、法国选手沙达尔在赛后亲吻女儿。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也见证了平等、包容、尊重,以爱为名,传递温暖。

△ 9 月 5 日,裁判在盲人门球女子铜牌赛前查看中国队球员曹振华的眼罩。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 9 月 4 日,在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 H4-5 级比赛中,志愿者们为中国选手孙变变加油。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不易,不屈,不放弃,巴黎残奥会上,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努力,将永载奥林匹克史册,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

△ 9 月 6 日,参加田径 4X100 米混合接力决赛的中国队第四棒选手胡洋率先冲线后庆祝。由周国华、王浩、文晓燕和胡洋组成的中国队以 45 秒 07 的成绩夺冠,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