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到了财政部国库司颁布了 2024 年 1 月至 8 月的财政收入、支出情况,这是 2024 年 9 月 20 号颁布的,值得扒一扒。
第一,赤字 2.6 万亿,人均近 2000 元
2024 年 1 月 -8 月,财政收支为 14.78 万亿,支出为 17.38 万亿,两数相减,赤字 2.6 万亿。
这个数字太大了,我们 im 没什么概念。用个参照物比照一下:以百元钞票计算,一张百元纸币重约 1.15 克,1 亿元即 100 万张,总重量约为 1150 公斤即 1.15 吨。2.6 万亿元,就是 2.6 万 ×1.15≈3 万吨。1 辆火车皮载重 60 吨,考虑到纸币体积大密度轻,实际能装 20 吨左右。3 万吨需要 1500 节火车皮。假设一辆火车有 30 节车皮,大约需要 50 列火车能拉完。
刚好,恒大欠债也是 2.6 万亿。2023 年 10 月 5 日当日的金价为 444 元每克。如果全部折算成黄金那就是 5810810810 克。这个数字很大,我们折合一下,抹去零头也有惊人的 5810 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 2018 年的数据,全球探明的黄金储量大概是 54000 吨。也就是说恒大的负债可以买下接近全球十分之一的黄金。要知道,许多国家都没有那么多的黄金储备!
此外,恒大欠债 2.6 万亿是什么概念呢?全中国 14 亿人,每人 10 元是 140 亿,每人 100 元是 1400 亿,每人 1000 元是 14000 亿,也就是说,全中国 14 亿人每人出资近 2000 元才能帮恒大把负债还清。
第二,商品税半壁江山,进口救命
增值税收入为 4.59 万亿,消费税 1.13 万亿,进口环节征收的增值税 + 消费税为 1.26 万亿,两税合计 4.59+1.13+1.26=6.98 万亿,占财政收入的 47%(6.98÷14.78=0.47)。
商品税占财政收支的半壁江山,是十八个兄弟税种中最靓的仔。
为什么国家要严打虚开增值税发票罪、骗取出口退税罪,大家应该有点明白了吧?
这两个罪名主要保护的税种就是增值税、消费税,这两个税种的收入占到财政收支的一半,你动这两个税种,就是在动国家最重要的钱袋子。
第三,每天罚款 75 亿,一把辛酸泪
增速最牛的是非税收入:2024 年 1 月 -8 月的非税收入为 2.6717 万亿,同比涨了 11.7%。
这个数字对企业来说,估计说多了,都是泪,因为非税收入,主要就是各种罚款。
这有点恐怖:
2.67 万亿,扣掉罚款之外的其他非税收入,1.8 万亿,没问题了吧。
平均每月罚款 18000÷8=2250 亿,平均每天罚款 2250÷30=75 亿。
第四,石化行业很肉痛,倒闭潮将到
增速第二的是消费税收入,同比涨了 4.2%,能有这个成绩,贡献最大的估计就是石化行业了,出厂环节,一道消费税砍下去,一吨油至少要交个 1200 元。
消费税上去了,说明石化行业的变票虚开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也说明了石化行业,包括地炼厂,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倒闭潮即将到来,你的产品比别人贵 1200 块,能卖的出去才怪(除非大家都交消费税,大家的产品都涨价,否则劣币驱逐良币)。
第五,不提土地出让金,因为太惨了
当年,土地出让金可是力压增值税,是地方政府当之无愧的最最大头收入,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没看到土地出让金数据,可惜了,不然我们就可以知道房地产开发的一级市场惨烈到什么程度了。
第六,最大支出是教育,实际可能是公务员
表上列出的最大的财政支出科目为教育支出,达到 2.5 万亿,此处存疑。
中国有 8000 余万的公务员,公务员的工资薪金支出才是最大的支出科目,这已经是常识了。
出人意料的是,国库司没有颁布这个科目支出,为什么没有颁布呢,是不是统计难度太大了?
据小道消息,某些城市,公务员的工薪支出占到当地税收的 40%,按照这个比例,估计是 14.78×0.4=5.91 万亿。究竟是不是这个数,仅供参考。
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本来就不大想交税,交了之后,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用在刀刃上,有没有铺张浪费,我也不知道,那我更不愿意交了。
第七,宏观经济怎么样?
今年的税收征管力度比前面几年大多了,力度上来了,但除了消费税之外,其他主要税种的收入,同比都是下降的,强烈的反差。
尤其是增值税的下降,释放出来的信号还是挺明显的:增值税是流转税,原则上只要有交易就要收税,增值税同比下降了 4.9%,说明交易不够活跃啊。
不够活跃,要么是很多人不买了,要么很多人不卖了,不买就是通货紧宿,不卖就是企业破产或不愿意不干了。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惯例,业绩很好的话,领导会迫不及待公布;业绩不是太难看的话,领导包装一下,也会公布的。还没差到取消公布的地步,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悲观。
附件:财政部网站公布数据
2024 年 8 月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 — 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7776 亿元,同比下降 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 1% 左右。
分中央和地方看,1 — 8 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5361 亿元,同比下降 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82415 亿元,同比增长 0.4%。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 — 8 月,全国税收收入 121059 亿元,同比下降 5.3%;非税收入 26717 亿元,同比增长 11.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 国内增值税 45936 亿元,同比下降 4.9%。
2. 国内消费税 11302 亿元,同比增长 4.2%。
3. 企业所得税 31385 亿元,同比下降 5%。
4. 个人所得税 9685 亿元,同比下降 5.2%。
5.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 12621 亿元,同比增长 1.8%。关税 1634 亿元,同比下降 2.7%。
6. 出口退税 14461 亿元,同比增长 14.4%。
7. 城市维护建设税 3374 亿元,同比下降 6%。
8. 车辆购置税 1621 亿元,同比下降 9.6%。
9. 印花税 2233 亿元,同比下降 23.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 653 亿元,同比下降 55.5%。
10. 资源税 1998 亿元,同比下降 5.5%。
11.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 3558 亿元,同比下降 12%;房产税 2967 亿元,同比增长 20.1%;城镇土地使用税 1603 亿元,同比增长 11.1%;土地增值税 3632 亿元,同比下降 8.7%;耕地占用税 963 亿元,同比增长 22.3%。
12. 环境保护税 176 亿元,同比增长 17.9%。
13. 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 832 亿元,同比增长 3%。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 — 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73898 亿元,同比增长 1.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 24600 亿元,同比增长 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49298 亿元,同比增长 0.3%。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 教育支出 25654 亿元,同比增长 0.5%。
2. 科学技术支出 5700 亿元,同比增长 3.5%。
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2178 亿元,同比下降 1.3%。
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8251 亿元,同比增长 3.3%。
5. 卫生健康支出 13087 亿元,同比下降 12.6%。
6. 节能环保支出 3110 亿元,同比下降 1.4%。
7. 城乡社区支出 12952 亿元,同比增长 6.5%。
8. 农林水支出 14991 亿元,同比增长 5.4%。
9. 交通运输支出 7226 亿元,同比下降 2.6%。
10. 债务付息支出 8226 亿元,同比增长 5.6%。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 — 8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6821 亿元,同比下降 21.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917 亿元,同比增长 6.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23904 亿元,同比下降 23.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0218 亿元,同比下降 25.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 — 8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48171 亿元,同比下降 15.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 1868 亿元,同比增长 22.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46303 亿元,同比下降 16.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 27873 亿元,同比下降 10.1%。
近日刷到了财政部国库司颁布了 2024 年 1 月至 8 月的财政收入、支出情况,这是 2024 年 9 月 20 号颁布的,值得扒一扒。
第一,赤字 2.6 万亿。
2024 年 1 月 -8 月,财政收支为 14.78 万亿,支出为 17.38 万亿,两数相减,赤字 2.6 万亿。
第二,商品税,半壁江山。
增值税收入为 4.59 万亿,消费税 1.13 万亿,进口环节征收的增值税 + 消费税为 1.26 万亿,两税合计 4.59+1.13+1.26=6.98 万亿,占财政收入的 47%(6.98÷14.78=0.47)。
商品税占财政收支的半壁江山,是十八个兄弟税种中最靓的仔。
为什么国家要严打虚开增值税发票罪、骗取出口退税罪,大家应该有点明白了吧?
这两个罪名主要保护的税种就是增值税、消费税,这两个税种的收入占到财政收支的一半,你动这两个税种,就是在动国家最重要的钱袋子。
第三,罚款数据亮眼。
增速最牛的是非税收入:2024 年 1 月 -8 月的非税收入为 2.6717 万亿,同比涨了 11.7%。
这个数字对企业来说,估计说多了,都是泪,因为非税收入,主要就是各种罚款。
这有点恐怖:
2.67 万亿,扣掉罚款之外的其他非税收入,1.8 万亿,没问题了吧。
平均每月罚款 18000÷8=2250 亿,平均每天罚款 2250÷30=75 亿。
第四,石化行业很肉痛。
增速第二的是消费税收入,同比涨了 4.2%,能有这个成绩,贡献最大的估计就是石化行业了,出厂环节,一道消费税砍下去,一顿油至少要交个 1200 元。
消费税上去了,说明石化行业的变票虚开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也说明了石化行业,包括地炼厂,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倒闭潮即将到来,你的产品比别人贵 1200 块,能卖的出去才怪(除非大家都交消费税,大家的产品都涨价,否则劣币驱逐良币)。
第五,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没有列表。
当年,土地出让金可是力压增值税,是地方政府当之无愧的最最大头收入,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没看到土地出让金数据,可惜了,不然我们就可以知道房地产开发的一级市场惨烈到什么程度了。
第六,最大的财政支出科目没列表,出乎意料。
表上列出的最大的财政支出科目为教育支出,达到 2.5 万亿,笔者表示不服。
中国有 8000 余万的公务员,公务员的工资薪金支出才是最大的支出科目,这已经是常识了。
出人意料的是,国库司没有颁布这个科目支出,为什么没有颁布呢,是不是统计难度太大了?
据小道消息,某些城市,公务员的工薪支出占到当地税收的 40%,按照这个比例,估计是 14.78×0.4=5.91 万亿。究竟是不是这个数,仅供参考。
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本来就不大想交税,交了之后,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用在刀刃上,有没有铺张浪费,我也不知道,那我更不愿意交了。
第七,宏观经济怎么样?
今年的税收征管力度比前面几年大多了,力度上来了,但除了消费税之外,其他主要税种的收入,同比都是下降的,强烈的反差。
尤其是增值税的下降,释放出来的信号还是挺明显的:增值税是流转税,原则上只要有交易就要收税,增值税同比下降了 4.9%,说明交易不够活跃啊。
不够活跃,要么是很多人不买了,要么很多人不卖了,不买就是通货紧宿,不卖就是企业破产或不愿意不干了。
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惯例,业绩很好的话,领导会迫不及待公布;业绩不是太难看的话,领导包装一下,也会公布的。还没差到取消公布的地步,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悲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