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4-09-25
营收高却“没咋赚”,比亚迪的钱都花哪去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所谓造车,得有利润才有奔头。就在最近,2024 上半年中国品牌单车利润排行榜新鲜出炉,而单车利润最高的中国品牌分别是长城、吉利、理想。而作为近两年来稳居中国汽车市场 " 销冠 " 的汽车品牌,2024 上半年比亚迪以 8500 元的单车利润排在第四,同期比亚迪累计销量达 1607145 辆。

降本增效,引领价值上探

单车 " 利润 ",简单来说汽车价格减去成本所剩的钱。

我们知道,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加上中国全工业产业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已经基本搭建完善。今年 7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超过了 50%,8 月更是达到了 53.9%,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 年 1-8 月中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累计达累计销量 600.9 万辆,同比增长 35.1%。

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万,同时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比如 7 月,中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环比下降 15.17%,氢氧化锂价格环比下降 16.05%,六氟磷酸锂价格环比下降 9.70%,而这些都是做锂电池的关键材料。

种种因素叠加,足够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 " 降本增效 "。

而在这两年,比亚迪先后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下探,比如龙年伊始,比亚迪直接将秦 PLUS、驱逐舰 05参数图片)荣耀版两款产品门槛降至 7.98 万,后续包括汉唐等家族旗舰产品也都在跟进这场 " 电比油低 " 的号召。

对于汽车有刚需的消费者,自然也在这场 " 油比电低 " 的浪潮中实打实的省钱了。赢得广大用户认可才是比亚迪的首要目标。可以说,当前比亚迪的整个产品链,基本上都走的是 " 薄利多销 " 路线,在业绩起来后的第一时间,比亚迪想的不是赚更多钱,而是回馈用户。

正所谓 " 不破不立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 " 卷 " 一直处于一定的阈值没有新的突破,恰需要这样 " 敢想敢做 " 的企业来打破这样的低水平 " 内卷 ",当阈值被打破,各大车企就需要依靠创新创造力带来新的增量,比亚迪正在引领中国汽车产品价格下探、价值上升。

研发投入多年高于利润,实现技术普惠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在 2024 年上半年,比亚迪公司营收达到 3011.27 亿元,同比增长 15.76%,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车企。此外,上半年比亚迪净利润达 136.31 亿,同比增长 24.44%。

造车毕竟不是在小本买卖,除了原材料成本,运营一个拥有 90 万员工的大型企业本身就需要高额成本,在此基础上品牌与产品的宣发、生产制造等等都需要钱。更何况比亚迪近些年还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最近出台了一份 2024 年上半年 A 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排名榜单,而在 A 股超 5300 家上市公司中,比亚迪 2024 年上半年以 196.2 亿元的研发费用,排名超过了很多 " 国家队 " 企业,位列第一,放在世界范围内,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月跻身全球车企前列。

据悉,从 2011 年至今,14 年时间里有 13 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都高出其净利润,甚至有些时候研发投入还达到了净利润的数倍,截至目前,比亚迪的研发投入累计金额接近 1500 亿。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带来了不错的技术成果。

比如今年 5 月末,比亚迪秦 L DM-i" 技惊四座 ",除了身为一台主流品牌 B 万级混动车价格下探到 10 万以内起步之外,还在于第五代 DM 技术首发,使得插混车油耗来到了 2.9L 水平,以及其实测满油满电最长可跑 2547km 的出圈实力。

随后,第五代 DM 技术也在比亚迪宋家族、海豹家族、比亚迪汉等旗舰级产品上陆续上车。

以比亚迪汉为例,此前被运用于腾势、仰望等高端品牌的 " 天神之眼 "、云辇技术等也实现了更 " 接地气 " 的落地,比如 2025 款汉就搭载了支持城市 / 城快 / 高速道路领航的 DiPilot 300" 天神之眼 ",以及强大的车控技术云辇 -C 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此前,即使这两年高阶智驾辅助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只在 25W 以上才能看到的高快领航,30W 以上才能看到的城市领航,高额研发投入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使比亚迪继续保持领先,同时由于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比亚迪也更有底气去做 " 技术普惠 "。

除此之外,随着比亚迪王朝网、海洋网新一轮的产品迭新,各大产品也是 " 加量不加价 "。比如比亚迪在售的插混车型全部都把 12V 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安排成全系标配,成本增加、配置增加,只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颠覆传统体系,高端 / 出海遍开花

由于比亚迪的确出圈," 歪果仁 " 们也很喜欢研究比亚迪。从慕尼黑到北京,各大国际车展上外宾频频到访,一些海外的研究机构也在细细的研究比亚迪产品,日本日经社 BP 去年拆海豹出了本售价达 11 万日元的书,今年据报道称又有拆 ATTO 3 的计划。

而此前瑞银研究机构拆解比亚迪主要是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最终得出结论为比亚迪 7 成以上核心零部件都具备自主研究生产的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最高的电池上,比亚迪还是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之一,特斯拉、乐道、丰田,都有使用弗迪动力电池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再融合技术实力,实现产品的设计优化,产业链的规模化、高端化以及垂直一体化,让比亚迪的整车研发、销售体系更加协调且高效。

自产自研实力,就是比亚迪强大成本控制力的基础之一。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比亚迪 " 技术普惠 " 真正意义上彻底终结了合资暴利。前几年虽说大家都打折 " 终结合资高溢价 " 的口号做高端产品,但实际上受限于品牌影响力,大部分合资品牌依然卖的很好,甚至 " 加价提车 " 现象依然存在。

今天的中国自新能源汽车的沃土中培养出一个 " 庞然大物 ",技术、品牌影响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撼动,其中固然有时代转变,而很多合资品牌 " 大象转身 " 步入阵痛期的原因在,但比亚迪引领的 " 薄利多销 " 风潮的确对合资品牌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数据显示,今年 8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 146 万,同比增长 13%,市场占有率达 66.9%,在 2022 年以前,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如果了解一番会发现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合资品牌的上新换代开始了幅度不小的 " 官降 ",同时产品的智能化与配置水平也逐渐在进行调整。

可以说,比亚迪几乎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国汽车市场利益分配格局。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对长期被海外车企霸占的高端品牌市场发起了冲击。从前人们想起高端 MPV 标杆主要联想到的是别克 GL8,但现在腾势 D9 已经连续 2 年稳坐高端 MPV 冠军,成为了新的标杆。

从前提起百万级豪车,别人肯定联想到的品牌都是 BBA 起步,以及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但现在仰望 U8 才是百万级豪车 " 霸榜 " 选手,2024 年以来累计销量超 5000 台,比保时捷卡宴卖的还好。

此外,在 " 汽车发源地 " 欧洲,除了对我们比较友好的匈牙利,据报道还有法国当局、西班牙、德国等国家也在致力于吸引比亚迪到当地建厂。不得不说,人都有 " 慕强心理 ",比亚迪足够强大,才让部分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制造的欧洲国家放下成见,甚至夹道相迎。

写在最后:以强大成本控制力 " 薄利多销 " 回馈用户,以高额投入换取的技术成果实现 " 技术普惠 ",在中国市场,比亚迪的存在并非单纯只是多了个自主新能源汽车工业巨头这么简单。通过自身日渐增长的影响力,比亚迪正在引领一场市场的打破、重组,摧毁过去合资主导的市场的同时,让在 " 内卷 " 中陷入胶着的市场再度火了起来,而面向海外,有比亚迪 " 打得一拳开 ",提振的其实也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形象,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的愿景,也更进一步。

相关标签

比亚迪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中国品牌 渗透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