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9-26
可操纵“摇号”入学、花钱就能读名校?他骗了家长上千万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了让孩子就读名校,一些家长不惜花重金托人、" 走关系 ",想要通过非正规途径让孩子进入好学校。而一些人往往就会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精心编织骗局从中牟利。

签订咨询协议 收取高额咨询费

2023 年 9 月,家住上海的袁先生经朋友和中介介绍得知,上海一家教育咨询机构的负责人夏某 " 有路子 ",可以办理孩子的转学事项,让袁先生很是心动。

袁先生亲戚家的孩子一直希望转学到一所民办小学就读,为此,袁先生与夏某取得了联系。

据夏某称,自己 " 有关系 "" 有路子 ",不过要想办理转学,需要跟他签订咨询协议,交纳咨询费用。2023 年 9 月 23 日,袁先生和夏某签订了一份咨询协议,协议约定袁先生需向夏某支付 160 万元的咨询费。

当天,袁先生通过现金支付和银行转账的方式,向夏某支付了首批共计 70 万元的咨询费。" 约定价格我们没有话语权,他说多少就多少钱。"

按照双方协议,夏某需在 2023 年 10 月 31 日前协助袁先生的亲属办理转学。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夏某的转学事项却并没有办成。

根据协议,转学办不成,夏某需在 8 个工作日内将袁先生所交的钱款退还。此时,夏某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退款,最终袁先生并没有拿到退款。

号称入学 " 摇号 " 可操纵

通过转学进入理想学校?

有这样遭遇的家长还不止袁先生一个。上海的江女士想为孩子选择一所民办外国语小学,这所学校每年招生约 140 人,按照招生政策,江女士需在网上为孩子报名,由区一级教育局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也就是俗称的 " 摇号 " 录取。

2022 年底,江女士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夏某,随后江女士与对方签订总价 36 万元的入学培训协议,江女士首批支付了 20 万元给夏某。

夏某自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控制抽签顺序,把江女士的 " 摇号 " 顺序安插在录取范围中。第二种是通过调剂补录。

按照夏某的要求,江女士向夏某提供了孩子入学所需的各种资料。2023 年 5 月," 摇号 " 结果公布时间到了。江女士查询发现,孩子没有被录取,也就是 " 摇号 " 没有成功,而之后夏某说的 " 调剂补录 " 这条路也没有走通。

2023 年 9 月,夏某表示可以通过转学的方式,让江女士的孩子到民办外国语小学就读。江女士再一次信任了夏某,签了一份总价 50 万元的转学咨询服务协议,而这一次转学同样是没有办成。

骗取 29 名家长上千万元

夏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

在接到袁先生和江女士的报警后,警方对案件进行了梳理,发现被骗的家长远不止他们二人。

2021 年起,夏某在经营教育咨询公司期间,通过朋友圈推广、发展中介等方式对外谎称其有关系能操作入学 " 摇号 "、帮忙转学,通过收取高额 " 咨询费 "" 择校费 " 等方式骗取 29 名学生家长钱款,共计 1018 万余元。

2024 年 4 月,犯罪嫌疑人夏某被逮捕。9 月 4 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以诈骗罪判处夏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为何家长对夏某深信不疑?

检察机关发现,夏某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除了对外宣传自己有关系外,打动家长的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夏某有通过操作 " 摇号 " 入学的 " 成功 " 案例。

对于这些所谓成功案例,检察机关专门到相关学校进行了调查。原来夏某用于宣传的所谓成功案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正常的 " 摇号 " 手续录取的,与夏某毫无关系。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周亚平:他就是博概率,一部分家长通过正常途径,自己去报名也能入学。

原本是学生通过正规 " 摇号 " 取得的入学资格,夏某却让家长误以为是因为他的关系才得以摇中。夏某拿着所谓 " 暗箱操作 " 成功的案例,通过朋友圈和发展中介的方式,吸引了多名家长来找他花高价办理择校业务。

除此之外,让家长们相信夏某收了钱就能 " 办成事 " 的另一个原因是,夏某还会冒充老师和家长联系,让家长误以为孩子已经被学校录取成功。

在获得家长信任后,到了办手续当天,夏某往往以学校临时有事等理由搪塞家长,延长诈骗被发现的时间。

检察官提醒,家长在面临孩子入学问题时,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切勿相信入学 " 摇号 " 可以操作,花钱就能转学等话术,以免落入骗局。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