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著名的 " 戏曲活化石 " 华阴老腔的发源地,这里是西汉京师粮仓遗址所在地;这里有华阴市 3A 级景区万亩荷花苑,这里就是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华阴市岳庙街道双泉村。
有着 2000 多年历史的双泉村,据记载,秦以前称 " 野狐泉店 ",秦时(公元前 221 年 ---- 公元前 209 年)已是秦驿站道上的重要市镇," 茶肆酒楼,鳞次栉比 "。东汉时称 " 泉店镇 ",相传明清年间曾更名为狼牙山庄,因村东西各有一眼自然泉水,日夜川流不息,而得名双泉村。
双泉村南 100 米处有西汉京师粮仓遗址,又名华仓、京师仓庾。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其建于西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01 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 " 戏曲活化石 " 华阴老腔就是随粮仓漕运上的船工的号子而诞生,华阴老腔于 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因守卫京师粮仓士兵的操练,产生了华阴独特的民间艺术 " 华阴双泉素鼓 "。
走进双泉村,就像来到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景区。村口那两处清冽甘甜的泉水,千百年来依然流水潺潺。村里的街巷干净整洁,整修过的古城寨墙壁上刻有 " 老腔故里 " 几个大字。村中建有村级古巷道;老腔一条街;华阴老腔广场和舞台;华阴老腔展厅;老腔培训学校,村南可看到高大雄伟的西汉京师仓遗址牌楼。
村中一处老宅院是双泉老腔皮影艺人张江滨的家,不久前,他整修了这处宅院作为自己皮影制作工作室和皮影作品展厅。制作皮影作品之余,张江斌也会在网上直播推介老腔皮影,张江斌说,这样会让更多人了解皮影。1988 年出生的张江滨从事双泉老腔皮影制作已近 20 年。如今,在双泉村从事老腔和老腔皮影制作的年轻人已达 20 多人。从小耳濡目染,在老腔皮影戏中长大的张江滨自称有信心将这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下去。
据双泉村党支部书记张桐实介绍,近年来,随着华阴老腔火爆,双泉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华阴市先后对双泉村进行了一系列保护提升工程,主要以 " 保护八古 "(古建筑、古民居、古巷道、古树木、古习俗、古技艺、古传说、古文化)思路进行设想,呈现 " 双泉十景 "(双阙迎宾、岳下名泉、泉阁揽胜、西门晚照、旧院门墙、民俗别馆、古巷悠悠、东坊凌云、华仓怀古、声起歌台),努力将双泉村打造为中国 · 双泉华阴老腔 " 非遗文化第一村 "。
与此同时,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双泉村将文化、旅游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保护和发展双泉村的传统文化遗产为抓手,努力实现文旅融合式发展。围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完备便利的交通、水利、农业条件设施,以产业园区为龙头,建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田园式休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园区景色秀丽,集采摘、观赏、餐饮、旅游休闲、传统文化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周边群众致富,打造华阴市现代化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园区。以双泉村传统保护村落为依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为名片,打造集关中民俗风情、老腔演艺、手工皮影展演、农家风情于一体的关中民俗文化项目。
来源 / 三秦都市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