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 75 年来,江苏民营经济走过了不寻常的发展过程。2007 年,民营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突破万亿元大关,占 GDP 的比重超过一半,达到 50.5%,成为江苏经济的新支柱。
2023 年,一部热播剧《繁花》,生动诠释了 " 宝总 " 们的梦想和机缘。对一代代民营企业家而言,才华 + 环境,是他们不断突破自我、走向繁花满树境界的核心因素。
" 宝总 " 们何其幸运!
百多年前,中国近代实业家、江苏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张謇主张 " 实业救国 ",喊响 "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 的理念。2020 年 7 月,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张謇是 " 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
百多年后,江苏民营经济欣欣向荣,实现了前辈们的梦想。2023 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 7.4 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57.9%,对全省 GDP 增长贡献率为 61.4%。"2023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 榜单,江苏有 89 家企业上榜,稳坐全国第二,营收超千亿企业有 11 家,营收超 500 亿企业有 33 家。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艰苦奋斗。他们直面商业江湖,心怀家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民营企业独当一面格局的形成,源于多重善政的托举和扶持。在中国,民营经济拥有一片沃土。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摆脱观念和政策枷锁,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正是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应运而生,立于潮头之上。
在江苏,一项项利好政策为民营经济注入了发展活力。今年 9 月,江苏印发《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并从优化市场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依法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等三个方面,拿出务实举措。
政策的背后是深沉的情怀。
"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2018 年 11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 " 自己人 ",也是患难与共的同行者。
当前,民营经济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局面,但不必讳言,民营经济也遭遇了一些困难。
2024 年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9 月 26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这一重要讲话,清楚表明了中央对于民营经济前途的关切,也深刻展现了对 " 自己人 " 多帮一把的政治情怀。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话音刚落,9 月 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表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这样的态度,代表了一份共识。这就需要各个层级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强统筹协调,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同时用好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以点带面、标本兼治,实实在在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
困难是暂时的,动力是持久的,希望是永恒的。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就不在话下。
期待民营经济和 " 宝总 " 们更上一层楼。
现代快报 / 现代 + 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