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顺,男,汉族,1953 年 2 月生,湖南溆浦人,1971 年 9 月入党,1975 年 12 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经济师。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 年 2 月 15 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
" 河北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2015 年 7 月 15 日,中共河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周本顺在讲话中显得有些激动。
10 天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动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 16 时发布的会议图片中,周本顺仍在主席台就座。仅仅 2 小时后的 18 时 10 分,中纪委监察部就发布了周本顺落马的消息。
周本顺的春天已经远去,他也成为十八大后首位被公开调查的在任省级 " 一把手 "。
1. 邵阳之路
事实上,恰如其名,已过花甲之年的周本顺此前一直都很顺。
年轻时,他曾是湖南省地质学校的一名教师。1982 年,29 岁的周转岗至省地矿局,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自此正式步入仕途。
10 年后,周本顺驶入仕途快车道,时任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的他被擢升为副厅级研究员。
20 个月之后,他已经坐在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办公室里,官拜正厅级。
再过 6 年,周本顺调任湖南邵阳市委书记,第一次履任地方就主政一方。
在其治下," 社会基本稳定,经济缓慢发展。" 昔日市长孔令志颇为怀念当年," 政府当时面对问题,不主张对立激化矛盾,采取了开门迎客的办法,承认问题,承认发展不好,堵路堵桥上街的就消气了。"
邵阳地处湘西南,素以社会治安混乱闻名。时至今日当年黑恶势力挑脚筋、剁手指的传言仍有流传。
在熟悉邵阳官场掌故的人士看来,书记周本顺性格老成持重,市长孔令志急躁直率,二人性格颇为互补。
孔令志曾站在雨里的烂尾路上,破口大骂建设局长和规划局长,也曾用警棍砸过私用的公车玻璃。对此,周本顺的反应是 " 哎呀,老孔啊老孔 "。
周本顺和孔令志,至今被邵阳人以 " 周孔组合 " 来怀念。不论邵阳官场还是民间,或多或少都承认," 周孔组合 " 是邵阳改革开放以来口碑颇佳的搭配," 邵阳对外闭塞的交通状况,那时有了很大改观。"
也有人对这种怀念表示不解,一位年轻人认为:" 并非功绩让他们家喻户晓,而是时代原因。那个时候信息闭塞,娱乐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没当下这么多元化,大家都只能看看新闻联播和邵阳电视台,过去的人官本位思想也严重。"
不过,纵观周本顺的邵阳之路,一位当地组织部官员评价:" 湖南期间从没有听到他的负面消息。他把邵阳的发展思路理顺了,比较务实。"
2. 最好的时间
2002 年 6 月,在邵阳市白公城宾馆和百威酒店交叉路口,运兵车和警车戛然刹住,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向预定位置冲去,外围武警迅速占领制高点,几十条狙击步枪指向二楼的宴会厅。
大厅里,人们在为一个孩子庆祝周岁,孩子的父亲名叫姚志宏,绰号 " 小红宝 "," 小红宝 " 案是当年打黑运动中最受关注的案件。
在这场抓捕中,省公安厅充当了决策、组织和实施的角色。而厅长正是刚刚履新一年半的周本顺,他可谓一战成名。
" 小红宝 " 姚志宏上世纪 80 年代末从混混起家,后来逐渐做大,渐有黑社会雏形,手下聚集了一批刑满释放人员,打砸抢杀无恶不作,还拉拢了很多官员做保护伞。
不仅如此,其时 " 小红宝 " 还是邵阳市大祥区政协常委,一时有 " 邵阳第二政法委 " 之称。
司法材料显示,该案涉案人士多达 61 人,包括当地多名政府官员。最终姚志宏等 4 人被执行死刑。
" 小红宝 " 姚志宏
关于这个案子,至今在湖南还流传着一些段子,周本顺在其中都以 " 打黑英雄 " 出现。
其中一个段子说,姚志宏曾持枪冲进周本顺的办公室,而后者镇定自若。
还有传言,在一场有周本顺、孔令志参加的酒局上,姚志宏敬酒给孔,孔喝了;敬酒给周,周没喝。姚志宏酒醉之下,把酒泼在了周本顺的脸上。
但此种说法,被一位熟悉小红宝的人士否认。这位人士也因 " 小红宝案 " 获刑十年,像当年大部分涉案者一样,他目前已出狱,但质疑当年的打黑运动,质疑该案程序正义和审判结果的声音,在湖南政法系统内也有流传。
比如涉案律师质疑,对于主犯 " 小红宝 " 的死刑判决过重。" 小红宝没有命案,没有伤害罪名,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组织容留卖淫罪,也并没有特别恶劣的情节。"
一位涉案的政法人士则认为,这次打黑有捞取政治资本、利用媒体宣传炒作、扩大化之嫌," 当时检察机关准备不起诉我,后来有关部门强压一定要起诉。"
在 " 小红宝 " 案案发的这一年,周本顺从省公安厅厅长位置,升任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官至副部级。
" 这是他仕途上最好的时间。" 湖南的一位官员说。
3. 本受重用
看上去,一切都还是那么顺。
50 岁那年,周本顺告别地方进入中央政法委。在那里,他干了 5 年副秘书长、5 年秘书长。
而他从副职到正职的升迁转变,恰好与另一位周姓、先后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和书记的领导,时间点前后完全重合。
更加顺利的事情发生在 2013 年 3 月。从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任上,周本顺直接空降河北,成为这块京畿重地的省委书记。
这是一步不寻常的跨越。
放眼全国,在任地方一把手之前的经历中,周本顺显得有些 " 另类 "。
一般来说,省委书记这样重要的地方大员很少有 " 空降 ",一般都由省市区行政首脑升任,或是异地调任。
同样,周本顺的所有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前任,也都没有转战地方任一把手的。他是唯一一个。
至少,这样一步跨越绝对算得上是很大程度上的 " 重用 "。
不过,周 " 空降 " 河北时,民间有关周永康的传言已经很盛,而两人在中央政法委长达 9 年的上下级关系也尽人皆知。因此有关周本顺的猜测,在河北官场从未停息。
当时,周永康的 " 秘书帮 " 成员纷纷落马。相比其他人,周本顺是在周永康走上权力顶峰时担任的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在坊间被视为 " 大秘 ",在周永康的很多视察中更是如影随形,可以说是其 " 秘书帮 " 中最位高权重的。
" 周永康事发后,大家觉得周本顺可能要受牵连,但始终不见动静,大家就猜周本顺是不是和周永康本就牵扯不多,出淤泥而不染。" 一位副厅级官员说。
4. 黄梁一梦
不过,一切还是在悄然变化。
顶着周永康将被调查的传言来到河北后,周本顺的风格由 " 硬 " 变 " 软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频繁在公开场合进行自我批评。
2013 年,在央视《焦点访谈》中,周本顺和他的班子成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互相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全国人民面前 " 红了脸 "、" 出了汗 "。
镜头里,同僚们批评周本顺 " 政绩观偏差、对干部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 "。他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
之后,这样的场景变得多起来。
这些镜头也曾实实在在地震撼了全国的党员干部。之后多地的省委民主生活会,都要把河北作为标杆和榜样,真刀真枪地开展会议。
虽然在 2014 年的民主生活会上被班子成员批评 " 抓廉政太软 ",周本顺自己也检讨 " 怕惩治力度大了,震动太大,特别是在动一些重要干部时,总怕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稳定发展 ",但他在任上抓出 " 巨腐小官 " 马超群——一位贪污受贿过亿的北戴河管水干部,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当时马超群讹诈北戴河的一个知名企业,并且号称 " 告到省长那也没用 ",结果这家企业直接告到了周本顺那里,就这样马超群落马了。
马超群
那年两会上,当河北代表团被问到这个问题,周本顺主动把话头接过来 " 我来说说 "。他当时列举的数据是,"2014 年,河北查出省管干部腐败案超过前 10 年总和,立案查处的县处级干部腐败同比增 175%。"
除了自我批评,周本顺在几乎每一次会议上,都会谈到要 " 坚决贯彻中央的决定 ",引用中央领导人讲话的频率很高,几乎天天挂在嘴边。
河北省政策研究系统一位官员认为,这些自我批评和表忠心的做法,更多地具有政治表态的性质,希望以态度来消解身上的负面印记。" 这应该花去了周本顺很多的精力,以至于他在河北的发展方面少有作为。"
有一句重要讲话强调:" 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看来周本顺这一关,没有闯过去。
" 在河北历史上,有闻鸡起舞的典故,也有黄粱一梦的典故。" 周本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语成谶。
现在,后一个典故或许成了他人生落幕之际最好的注脚。
黄粱一梦,梦终醒矣。
附细节披露——
1. 调任河北住 800 多平小楼
除了涉嫌经济犯罪,周本顺还严重违反党纪。
这是河北省军区大院里的一座二层小楼,上下共 16 个房间,面积 800 多平米,原本是一个招待所。
周本顺调任河北后,按规定应该入住省委统一提供的周转房,但他对周转房的条件不满意,而是看中了这座小楼,要求把它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
不光是面积违规,里面好多生活上的细节也令人很难想象。
里面住着除了他之外就是他的秘书、司机,还有两个保姆,两个厨师。一个保姆是专门负责给他养宠物的,两个厨师也都是从湖南选的厨师,专门为了照顾他的口味特意安排的。
2. 插手干涉纪委办案
因为自身存在严重的违纪和腐败问题,当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尤其一些案件开始触及和他有利益往来的人员时,周本顺越来越感到不安。
在河北一些会议上讲话时,他开始放出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的言论,甚至直接插手干涉纪委的工作。
周本顺说," 哪个领导干部有问题,数额不大的话是不是就稍微放一放,这些都是我跟省纪委作的一些指示,一个市委书记本来应该早抓的,但是一直拖着不抓,中纪委催问了才抓。还有几个市级领导、厅级领导本来都应该抓的,最后都在我所谓的把握之下没有抓,没有贯彻中央‘有腐必反’的决策。"
3. 向老板 " 借千万 " 给儿子
专题片中指出,和不少落马官员一样,周本顺犯下大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子女的溺爱。
在周本顺被查出的涉嫌经济犯罪的问题中,相当一部分和他儿子经营的生意有关。
一些私企老板看中周本顺手中的权力后,拉拢周本顺的儿子一起合作经商。这些老板和周本顺的儿子合作后,经常组织一些饭局,邀请周本顺以及和自己项目相关的政府官员参加。
周本顺对这些饭局来者不拒,他其实也清楚对方的目的。周本顺说," 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
用这种看似隐蔽的方法,周本顺多次为这些老板在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牵线搭桥、提供帮助。
周本顺还直接向一些老板以 " 借钱 " 的名义索要巨额资金,给儿子投到生意上。其中,他向湖南的一位老板一笔就 " 借 " 了一千多万。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周本顺曾经在河北提出干部要 " 四清 ":" 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 "。然而,他自己提出的要求,自己却并没有做到。
4. 为死龟手抄经文
面对自身的不干不净,周本顺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同时,寄望于鬼神的保佑,大搞迷信活动。
周本顺在多处住所内,均摆设佛堂佛龛,每逢初一十五和相关佛教节日,都按时在家烧香拜佛。
他见佛就拜,进庙就塞钱,甚至家里养的一只乌龟死后,还竟然专门为此手抄经文,连同乌龟一起下埋。
5. 自叹悲哀
2017 年 2 月 15 日上午 9 时,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受贿案,对被告人周本顺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
周本顺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时说:"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落到这种结局。从小我们吃过很多苦,所以是从贫寒之家出来的,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来源:综合各地纪监网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