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10-17
西安5天内再发文!打击工程建设领域乱“挂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继 10 月 12 日《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 " 挂证 " 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10 月 16 日,西安市住建局官网最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业资质申请中使用专业技术人员证书的通知》,着重就建筑业企业在资质申报中使用专业技术人员身份、证书提出了最新明确要求。

通知一份接着一份,剑指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乱 " 挂证 "!

>>" 进一步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按照中省 " 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 " 相关要求,为打击 " 挂证 ",冒用、盗用个人身份、证书等违规行为,西安市就规范建筑业企业在资质申报中使用专业技术人员身份、证书等信息有关事宜做出 " 进一步规范 "。

根据最新通知," 进一步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加强准入资格核查。

(一)规范职称证书使用。建筑业企业在申请资质新办、增项、证书换领、资质延续和变更等业务时原则上暂停使用外省职称证书。外省进入西安市人员依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社部令第 40 号)第二十九条规定,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在人社部门重新评审或者确认。(二)强化职称人员审核。针对目前冒用、盗用职称人员信息类投诉,进一步强化企业资质申请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审核,重点审查短期调入(在本单位连续缴纳社保少于 6 个月的职称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和劳动报酬发放一致性等要素。具体填报方式:企业在申报资质时需上传劳动合同、企业工资发放凭证(银行转账)及个人所得税 APP 中工资发放截图。

其二,严格查处违规行为。

(一)申请企业隐瞒有关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资质许可机关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企业在 1 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二)对于承诺限期完善容缺办理的,纳入动态考核,3 个月内未能达到资质标准要求的,依法法规进行处理。(三)发现专业技术人员 " 挂证 " 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 " 挂证 " 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等要求,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 干活的没证,有证的不干活 " 何时休?

" 挂证 ",是证书挂靠的俗称,是指个人将自己的资质证书挂靠到非供职企业名下,以获取报酬的行为,被《行政许可法》《建筑法》《招投标法》明令禁止。

2018 年,国务院大督查。第六督查组对建筑工程企业、注册人员、中介机构等明察暗访后强调," 挂证 " 现象对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督查组发现,在建筑工程领域已经发展形成明码标价、品类齐全、规模庞大的非法 " 挂证 " 中介服务市场,提供 " 培训—考证—注册—挂靠 " 一条龙服务的黑中介遍布网络和各大城市。督查组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对全国范围的违法 " 挂证 " 乱象进行彻查,对违法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切实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斩断挂证背后的利益链条,形成 " 个人违法行业禁入,企业违法危及生存 " 的震慑效应;加快推进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应用,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从根本上消除违法行为的政策空隙。

不过,时至今日," 挂证 " 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干活的没证,有证的不干活 "。

2022 年 4 月 29 日 12 时 24 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盘树湾组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 54 人死亡、9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9077.86 万元。

去年 5 月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非法 " 挂证 " 是酿成大祸的原因之一。两名涉事检测公司 " 挂证 " 人员因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工程公司的资质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等四个级别,不同级别的建筑公司,可以获取不同体量、承包总金额、建筑物高度的工程,对各类持证人才的配置数量要求也不一样。建筑工程公司想要获得更大的订单,就需要升级资质标准,也就需要具备一定数量的从业资质人员,而挂证比直接聘任有资质的员工费用低很多,这也是建筑行业挂证行为比较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挂证均为满足公司资质标准的需要。

今年 7 月底,住建部、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 " 挂证 " 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新一轮工程建设领域违规 " 挂证 " 行为专项治理由此启动。按照相关安排,2024 年 8 月至 10 月为自查自纠阶段,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开展全面排查,结合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缴存等信息对本地区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比对排查,重点核查注册单位与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不一致等情况。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2 月为排查处理阶段。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 " 挂证 " 现象,8 月 11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深挖细查违规兼职》指出,近年来,个别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边领取国家发放的工资,一边通过兼职从企业赚 " 外快 "。文章举例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纪委监委联合税务部门通过 " 智慧税务 "、大数据比对等方式,筛查党员干部是否存在兼职违规取酬、挂证取酬等问题线索。还通报了一起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的案例—— 2023 年 3 月,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市政园林和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市政工程科科长徐某通过山东一中介公司,将一级建造师证书挂靠在山东某建设有限公司,并在网上完成注册,明确兼职报酬为每年 8000 元。2024 年 6 月,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来源 / 华商

相关标签

证书 社保 劳动合同 人社部 个人所得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