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4-10-17
60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0 年前的今天 1964 年 10 月 16 日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92 年版历史课本在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一课中详细讲述了在国内资料缺乏、外国技术保密等不利条件下我国科学家奇迹般地独立完成研制原子弹的前因后果

激发起广大青少年对我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精神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我国取得这一重大科技成就的自豪感

2017 版历史教科书

选用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的图片

以爆炸瞬间的壮观场景

引发学生对我国科技成就的关注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我国只用了 2 年零 8 个月

教科书通过强调上述国防武器研制时间之短彰显了这一时期我国国防科技飞速发展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 两弹元勋 "。历史、道德与法治等教科书介绍了邓稼先立志报国、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事迹。其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2018 年版)在 " 运用你的经验 " 栏目中,通过邓稼先的个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勉励学生 " 少年当自强 ",积极为祖国作贡献;语文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2016 年版)选入了同为科学家的杨振宁所写的《邓稼先》。

钱三强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 " 中国原子弹之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四川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地方课程教材《生命 · 生态 · 安全》(2021 年版)在 " 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及其发展 " 一课中讲述了钱三强的贡献;职业教育使用的 2021 年版物理教材则在介绍核裂变时,提到了钱三强夫妇发现铀核分裂概率的研究成果。

巨响的背后 ‍‍ 无数英雄与戈壁黄沙为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们不会忘记为核事业隐姓埋名 28 年的邓稼先直到去世前一个月他的名字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知晓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强忍剧痛和于敏等人写下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影响至今

我们不会忘记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钱三强他曾放弃法国的工作,回到祖国获 " 两弹一星 " 功勋科学家荣誉的 23 人中有 15 人由他动员回国其中 7 人由他直接推荐到核武器研制一线他说 "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

我们不会忘记隐姓埋名 52 年坚守罗布泊的林俊德他参与了中国全部 45 次核试验在生命最后 10 小时他忍着病痛要求下地整理机密文件

" 不能躺,一躺就起不来了 "

我们不会忘记号召全体留美同学 " 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人民 " 的朱光亚以身许国化名 " 王京 "20 年的王淦昌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核试验绝密文件的郭永怀 …… 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才有了新中国核事业的一步步强大

"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

今天,让我们用最炽烈的感情

向先辈们致敬!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相关标签

原子弹 邓稼先 核武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