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10-17
几秒就出画稿,全国最大家纺城用上了AI技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坐落于纺织之乡南通,是我国唯一的 " 千亿级 " 家纺专业市场,年成交额突破 1400 亿元。其产品远销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国家纺床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对于消费者来说,选品时最关键的是质量和花色。研发设计,便成为了各大家纺企业的 " 必争之地 "。当地定期会举办画稿交易会,优质画稿甚至能拍出上万元的高价。

画稿设计、面料选取、实物打样、调整细节、拍摄照片、生产、质检 …… 对于传统的家纺产业来说,一件成品的产生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周期,每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AI 的风也吹到了这个长期保守传统的行业。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敲下关键词,几秒就能生成不同画稿

打开输入框,敲下包括玫瑰花和绣球花等花卉品种、淡粉色和淡紫色等花卉颜色的关键词,稍许等待几秒钟,网页右侧就会围绕捕捉到的核心词汇生成 4 张不同样式的画稿。每张画稿的构图和色彩都不尽相同,但都完美地契合了关键词。生成画稿后,还可以选取进行二次修改,让画稿作品更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AI" 创作 " 花样

" 利用我们的‘纺知云’ AI 设计云平台,可以极限地压缩画稿的设计时间,也能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路。纯人工绘制的画,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像这样几秒钟就能出图,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南通海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旭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平台自今年上线之后,吸引了许多商家来尝鲜体验。

" 纺知云 " 网站

这家科技公司是陈旭和另外两名合伙人共同创立,位于海门区三星镇。陈旭对南通的家纺行业接触较早,也有着深深的感情。" 我在这边十多年了,也有不少朋友从事家纺行业。2019 年,我们曾经组织过全国调研,跑了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深入到了乡镇一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家纺门店的经营者都不清楚产品是哪里供货的,但其实大部分货源都是发自江苏南通。" 陈旭说,带着希望能推广南通家纺的私心,他们将近年流行的 "3D+AI" 技术引入到家纺产业,开发了这个设计平台。平台使用的是华为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来进行家纺产业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

设计生产周期大幅压缩," 机器人 " 开工 24 小时质检

画稿设计只是平台提供的服务的一部分,出稿后不需要再进行实物打样,只需要利用 3D 模型和 3D 公库模板,就能直接渲染出模拟真实场景下的产品图片,任意拖动角度也不会失真,可以展现面料的质感。形成图片后,就能一键上架,来获取市场的及时反馈。

模拟显示场景进行 3D 渲染

而这样的技术,在服装行业已经早早地开始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快时尚服装品牌 "Shein"。据此前媒体报道,该品牌利用专有的机器学习应用,实时监测顾客偏好并预测需求,通过超快速的供应链满足这些需求。这种 AI 驱动的商业模式使 Shein 能够在短短 10 天内将一个新设计转化为成品,每天推出成千上万款新商品。相对于家纺产品,服装更容易适应 AI 技术应用。通过实时模型,商家可以及时调整订单量,更大程度地迎合市场需求。

" 最直观的体验,就是一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周期极限压缩了。传统来说,产品的前期筹备需要三四个月时间,正式的流程在二三十天左右。其中包括 15 天左右的设计企划、8 天左右的设计 + 实物打样,之后还要经历评审改款和产品拍摄,才能到商品宣发这个流程。" 陈旭说,数字化设计开发只需要十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成本也压缩到了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质检环节也开始有 " 机器人 " 上工。"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家纺企业还是使用人工检测,但这一行非常费眼,需要工人集中注意力观察,是个很需要吃苦的工作。虽然工资不低,但招工依旧很难,特别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工作。" 陈旭说,利用 AI 机器视觉技术研发出的纺织品智能化视觉检验系统,可以实现对纺织品精准的质量控制,载有强力 " 大脑 " 的设备 24 小时工作,可以准确地实时监测到织物上的破洞、断经、断纬和污渍等。一旦生产设备出现漏墨等问题,也可以及时报错停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怎样才能让 AI" 读心 "?提高 " 写作能力 " 很重要

这样的新鲜技术,目前已经吸引了五百余家家纺企业入驻,其中大多是小规模企业。" 我们本地的知名品牌家纺企业,大多培养了自己的设计师团队。小企业没有这样的资金支持,一般都是购买设计图稿,这部分费用是很大一笔开支。" 陈旭说。

但在此过程中,陈旭也发现了一个难题。利用该平台进行设计,核心就是要让 AI" 读懂 " 用户的想法,这就需要用户能将头脑中想象出的画面转换成文字,AI 通过阅读文字来生成图片," 复现 " 用户头脑中的画面。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中间环节的文字输入,文字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最终效果的呈现。

" 要是你的设想画面比较抽象,比如以线条图形为主的几何风格,那本身通过文字表述出来就很困难,AI ‘读心’也会受影响。" 陈旭说,另一方面,许多用户是家纺企业的老板,本身就不擅长行文写作。为了方便他们使用,平台还提供了 " 咒语书 " 功能,即为用户提供可套用的模板,可以修改颜色、花式等关键词,直接输入进行使用。

如今,入驻平台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平台算力也 " 倍感压力 "。陈旭说,目前已经向华为采购设备,正在筹备建立一个算力中心,希望能给平台 " 提速 ",利用科技改变更多本地家纺企业的运作模式,为中国的家纺产业走向世界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严君臣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标签

ai 陈旭 机器人 华为 南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