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10-21
“惠农专线”进城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为这样的城市点赞,为坚守在 252 路上的司机点赞。"" 贵阳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贵阳公交 252 路 " 惠农专线 "6 月开通以来,得到中央、省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热议和点赞,10 月 19 日,贵阳市委召开专题会研究 " 惠农专线 " 相关工作。

一条公交专线缘何备受关注,成为市委专题研究的议题?连日来,记者跟班 " 惠农专线 ",对其由来、现状等进行了采访。

一个关于民生的 " 选择题 "

凌晨 5 点,天还没亮,乌当区下坝村 62 岁村民程云华便起床开始忙碌,盖上布、扎紧绳 …… 短短几分钟,近百斤的豌豆尖、大白菜等蔬菜便被他一捆捆放进箩筐,准备进城售卖。

下坝村是一个有千余户村民的布依族村寨。长期以来,像程云华一样,挑着刚刚采摘的农家菜进城售卖,是不少村民增加收入、贴补家用的重要方式。

" 早上大家一起有说有笑地挑着菜出去,晚上又一起有说有笑地背着空篮子回来,这是我们这里不少村民的日常。" 下坝村党支部书记龙勇说,多年来,村里不少村民就靠这样的方式赚钱生活。目前,除了蔬菜以外,村里还发展了草莓、樱桃、杨梅、李子、桃子等产业,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进城卖菜的 " 传统 " 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龙勇说,贵阳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规模种植也吸引了不少收购商,进城卖菜不再是大家的 " 唯一选项 "。" 下坝村进城卖菜的农户从十多年前的 300 多户减少到如今的 100 多户。" 龙勇说。

农民有了更多收入渠道、菜农变成 " 上班族 " 是好事,但这却成为摆在公交公司面前的一道复杂 " 选择题 "。

近年来,关于 252 路公交早高峰期间 " 箩筐挡道 " 的投诉逐年上升," 上班族 " 与菜农的车厢之争也不时出现。" 一边是村民的生计,一边是乘客的安全,到底应该怎么选,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选择题’。" 贵阳公交公司云岩分公司经理王清冬说,对于公共交通来说,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起初,公司内部也有很多顾虑。有人认为,应该优先保障出行安全,不允许挑菜上车。也有人认为,应该保持现状,尽量争取乘客的理解 …… 各方都有充足理由。

王清冬说,虽然有争议,但他们的工作并未停滞,而是在会同企业安全部门、交警等数次乘车考察后,最终形成一致意见——箩筐在行车过程中有隐患,就在车里加装置固定;乘客觉得不方便,就提前发车,让大家错峰出行 ……

经过集思广益,仅仅 10 天之后," 第三个选项 " 便落地实施," 惠农专线 "" 应运而生 "。

一道关于民生的 " 风景线 "

凌晨 6 点,距离发车还有 20 分钟," 惠农专线 " 提前进入站点,大家相互帮衬,以接力的方式把一筐筐蔬菜水果送上车 ……

" 这个筐再过来一点 "" 扁担立起来不要占位子 "…… 候客间隙,司机程树元一边和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熟练地指挥大家摆放箩筐。程树元说,由于进城卖菜的村民年纪较大且货物较重,他们每天都会提前来到站点,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乘车。

6 点 20 分,人和货物都安排妥当,程树元坐上驾驶位进入工作状态,随着车辆缓缓启动,原本忙碌的村民也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打开了话匣子——

村民老周指着自己的箩筐打趣地说:" 卖完这一筐蔬菜,一天的生活开销就够了,再卖完那一筐蔬菜,娃儿的新玩具就有了。"

刘大姐今天进城只准备了十斤苦蒜,她说,家里有 10 多亩桃树,卖苦蒜只是 " 副业 ",卖完后她还要顺道去亲戚家玩玩。

今年 56 岁的曹大姐是车厢里最年轻的乘客,过去一直在外务工,近两年才回到老家,看到村里开通了 " 惠农专线 ",就想进城卖菜补贴家用,没想到第一次出摊,两筐蔬菜一上午便销售一空。

另一位村民则分享了自己的生意经。" 夏天就种点可以凉拌的蔬菜,冬天就种点烫火锅的蔬菜,生意好着呢。" 他算了一笔账,蔬菜自己种、自己卖,两亩多地一年随随便便就能赚近两万元。

" 多亏了‘惠农专线’,现在进城太方便了。" 程云华说,专线缩减了沿途站点,全程只需 40 多分钟。

满满的车厢,暖暖的爱心。远远望去,原本人头攒动的公交车被一个个箩筐取代,穿梭在城市中的 " 惠农专线 " 成为筑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场关于民生的 " 接力赛 "

早上 7 点," 惠农专线 " 在大营坡稳稳靠站,程云华来到指定的临时摆摊区域,解开绳子、展开布,一个简易的摊位就搭建完成 ……

小摊位的出现,让街道慢慢热闹起来。番茄、白菜、香葱 …… 各种蔬菜一应俱全。" 今天的豌豆尖嫩得很,一掐就断。" 摊位前,程云华一边推销,一边用手指掐断一截向大家展示。没过多久,他的摊位前就聚满了买菜的市民。

" 这两天天气转凉,买豌豆尖回去吃火锅正合适。" 摊位上的常客陈老伯说,这里的蔬菜不仅新鲜,价格也很便宜。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 12 点半,在程云华的热情张罗下,箩筐里的蔬菜见底了,收拾好箩筐和扁担后,他准备乘车回家。此时,街道的工作人员已进场准备清理工作。

大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寇磊介绍,如今,随着 " 惠农专线 " 的出圈,小市场的人气逐渐变得更旺。为此,他们增派了巡逻人员,还向村民发放文明摆摊倡议书。" 大家都很配合,收摊以后,绝大多数垃圾都被村民带走,大大减轻了我们后续工作的压力。" 他说。

民生之所需,改革之所向。10 月 19 日,备受关注的 " 惠农专线 " 登上贵阳市委专题会的议程。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认真学习 " 惠农专线 " 经验成果,举一反三、创新思路,加快完善为民办实事推进机制,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 ‘惠农专线’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关系到农民的荷包、市民的‘菜篮子’,更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温度。" 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研究 " 惠农专线 ",不仅仅是对专线的研究,也是对如何以 " 小切口 " 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一次示范和探索。

目前,市交通运营集团正围绕城市公共交通改革,谋划惠民公交、便民公交、融合型公交、创新型公交建设;市农业农村局正围绕种好菜,谋划对村民的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市交委正围绕运好菜,谋划蔬菜运输方式优化;市商务局正围绕卖好菜,谋划拓展农产品销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围绕管好菜,谋划如何跟进做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

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市民更有温暖。一场关于 " 惠农专线 "、关于民生的接力赛,正在贵阳贵安精彩上演。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代晓龙 田一郦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杨梅 贵阳 草莓 高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