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10-21
期待!无锡这些片区即将大变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今年,我市将对

109 个、424 万平方米的老新村

实施连片改造

进入 10 月

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火速施工中

其中沁园新村东西片区

59.6 万平方米、4200 户居民

是今年全市最大的连片改造单元

8 月下旬全面进场施工

改造进展如何?

" 新沁园 " 长啥样?

居民对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是否满意?

连日来

禧宝深入我市多个老旧小区进行探访

屋顶漏水、墙体开裂、被台风 " 吹坏 " 的外墙一并翻新改造,为居民住所 " 强筋健骨 ";

新增主题游园、连廊、休闲健身等设施,让老小区更宜居;

打破围墙,对小区连同周边街区实施城市微更新,打造全龄友好 " 生活圈 ";

盘活闲置资产,增加养老托育、家政便民、文化休闲、社区助餐等 " 嵌入式 " 公共服务 ……

翻看今年 " 旧改 " 的 " 项目菜单 "

浏览更新效果图

不由对焕新后的

" 老新村 " 心生向往

PART

01

" 医治 " 痛点,让老新村更宜居

" 你看,这张是前不久台风过后我拍下的照片,墙皮都被吹掉了,36 年历史的老旧小区了,不少墙体空鼓开裂严重;这张是 334 栋漏水、渗到家里的照片,整个一面阳台都是湿漉漉的。"

14 日上午,家住沁园新村二社区 334 栋的张老伯翻着手机中的照片说,在这里住了 30 多年,舍不得搬家,就盼着小区早点改造。

应居民需求,今年沁园新村改造将全面更换雨污水管,防水和外立面也将百分百出新,给居民吃上 " 定心丸 "。

禧宝在沁园新村西区改造现场看到,蓝色安全防护网和脚手架已将小区楼面 " 包裹 ",大型吊车等施工设备进场,施工区域被有序隔离,确保小区主干道畅通。

在 176 栋楼下仰望,老式楼房的公共阳台被封闭,外立面已部分出新,鹅卵黄搭配浅咖色,看起来温馨大气。雨污水管更换、绿化和游园改造也同步在施工。

在无锡经开区周新苑一期小区里,买完菜的赵大爷乘上新加装的电梯,几秒钟就到达了居住的五楼。" 除了加装电梯,小区改造还重新规划了停车位、增添了智能门禁设施。" 无锡经开区尚贤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小区变身 " 花园洋房 ",既是居民所愿,也是城市更新所需。

" 环境更美,停车也更方便了,住在里面心情也变好了!" 家住东亭街道竹苑新村(南区)的陈老伯开心地说。记者注意到,小区门头、建筑立面、市政管网、绿化景观等都得到细致规划和精心改造。竹苑新村的 " 蝶变 " 只是锡山区推进 " 旧改 " 直击痛点的一个缩影。

今年,锡山区对居民呼声较大的增设停车位、加装电梯、建筑立面优化等方面加大改造提升,在市政管线、绿化规划以及技防设施等影响居住体验的地方下硬功夫,让老旧小区从 " 颜值 " 到居住舒适度全面提升。比如,大部分改造后的小区车位数量接近户均 1.1 个,不少小区还增设了新能源公共充电车位。

无锡经开区在匠心开展旧改的同时,还引进瑞景、景佳等国有物业公司,切实提升人居环境。

瞄准居民最迫切的需求

把功夫花在紧要处

作为全市 " 旧改 " 大户,梁溪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沁园新村改造前征求居民意见时发现:

屋面漏水,墙体老化,停车位不足,电动车充电桩存在消防隐患、数量少且距离远,小区门头和入户门头破旧,内部低洼处积水等问题排在前列。由于老旧小区居住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等适老化改造需求也十分迫切。

" 着力解决直接影响居住体验感的问题,痛在哪里,就‘医’到哪里,先‘雪中送炭’,再‘锦上添花’。"

市住建局物管处负责人表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在居民关心的点上加大投入,提标提质,以沁园新村为例,屋顶和外墙防水采用知名品牌材料,施工团队优选国企 " 操刀 ",小游园铺设海绵设施地面,环保且不积水,重点整治电动车 " 飞线 " 隐患," 见缝插针 " 增加敞开式电瓶车充电桩,让居民下楼就能充上电。

PART

02

连片更新,让片区焕发 " 年轻态 "

沁园新村将打造全龄共享 " 内环 " 和城市形象 " 外环 ",探索打破围墙的连片更新理念。

摊开沁园新村片区改造 " 施工图 ",整个区域就像一个 " 田 " 字,由清名路、清扬路、金城路和运河东路围合而成 " 外环 ",内部沁园路和辅仁路 " 十字 " 交叉,同步更新串联起环境焕新、生活便捷、儿童乐享、全龄友好的共享 " 内环 "。

可以畅想,连片改造完成后

将依托 " 外环 " 运河景观带和主干道

营造出兼具 " 烟火气 " 与现代感的

城市宜居片区

焕新整个片区,增加服务功能

居民的幸福感可望大幅提升

走在沁园新村东西片区之间的辅仁路上,两侧人行道正在进行管线迁改、绿化和景观重塑,全面出新加速推进。

梁溪区建管中心副主任朱永丰介绍,街区和小区之间的围墙将改成通透格栅,主干道重新摊铺沥青,人行道变成彩色透水铺装路面,增加休闲景观和座椅;同时对沿街破墙开店、住宅底商等进行规范重整,一店一策,保留老字号店招门头,留住老街 " 烟火气 "。

社区里如何打造一个 " 共享内环 "?

根据方案,沁园路和辅仁路将全面出新,腾挪出更多停车空间,缓解片区内 3 所中小学接送拥堵;

提升内部配套及基础设施水平,沿环线分别在东西片区重塑空间,提供老人、儿童、青年全龄参与的公共配套,通过步道连通重塑街区动线,将原先封闭的小区空间变成 " 城市客厅 ",实现景观、公园、商业、公共设施串联共享。

事实上,连片改造让我市多个 " 老新村 " 片区蝶变成 " 全龄友好 " 完整社区。

2022 年全市首个老旧街坊集中连片改造在滨湖区稻香新村启动,如今的 " 新稻香 " 既有老字号网红街区的 " 烟火气 ",又有提档升级后的公共绿地、公园、车库、新能源充电区以及高品质的社区 " 生活圈 "。

有了经验后,去年起,滨湖区西园里片区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启动实施,在线泾浜两岸沿河 800 米一圈,通过架设新桥、增设扶栏、新建步道,将原本两个独立片区连成环形圈,让辖区居民获得了小区内沿河散步圈。

今年,滨湖区将对 84 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提标整治改造,目前,孙蒋新村南片、荣巷街道勤新苑等已陆续进场施工。

PART

03

嵌入服务,让 " 生活圈 " 全龄友好

沁园新村改造方案出炉前,对全体居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对公共配套服务的建议中,增加社区食堂、养老服务点、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健身房、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和家政服务中心分别占比超 20%。

" 在城市更新中增加群众急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促进社区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也是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的 " 关键项 "。

" 在硬件完善时充分考虑‘一老一小’的需求,从无障碍设施、楼梯空间、游园、休闲设施改造,到加装电梯、闲置用房翻新等,为小区后续改造增加更多全龄友好的‘嵌入式’公共服务焕新空间。"

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考虑为社区嵌入养老、托育、医疗等服务,盘活闲置用房,增加公共服务空间。

依托片区现有资源,沁园新村的 " 全龄友好 " 改造正有序开展。

二社区内原有的净慧日间照料中心、闲置幼儿园、空置率较高的车库和公寓已完成梳理。梁溪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空间有些被私人改建,立面破损,存在安全隐患,有些长期闲置,内部空间杂乱,非常可惜。

借助 " 旧改 " 统一规划,后续将逐步对这些空间进行焕新重塑,通过探索引进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为社区助餐、康养服务、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提供配套空间。

目前,一些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措施已在沁园新村落地。比如,在主题游园中为 " 一老一小 " 分区设置适儿化和适老化设施,为老年人打造多处休闲连廊和安装扶手的健身设施,在闲置空间 " 量身定制 " 球场、增设乒乓球台等。

沁园新村连片改造预计年内竣工交付。

目前,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 " 嵌入式 " 增加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正全力推进。

今年,江阴市将实施包括阳光新村、东华苑、梅园新村等 6 个老旧小区片区改造,面积 31.8 万平方米。据悉,在旧改过程中,通过盘活社区现有闲置用房,鼓励与第三方养老托育机构合作等方式,为社区养老托育打牢硬件基础,与民政部门、属地街道、第三方机构等 " 链条式 " 合作,打通社区养老、托育、助餐、公共服务 " 生活圈 "。

颜值提升是 " 面子 ",功能丰满是 " 里子 "。

" 新吴区老旧小区改造‘面子里子’一起变好。" 新吴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吴区 2024 年计划改造 9 个老旧小区,丽景佳苑一期、春潮花园二期等提前完成改造,不仅环境大幅提升,社区活动中心、公共休闲区等焕颜出新,后期还将逐步探索引入社区服务、日间照料等居民热盼的 " 嵌入式 " 服务,实现改造闭环。

住建人士表示,在老新村中焕新设施、增加服务比在 " 白纸上作画 " 难度更大,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后期长效管理,老旧小区改造能否改到居民 " 心坎上 "?还有待后期以居民的 " 满意度 " 作为标尺来 " 打分 "。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