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案例分享
余阿姨(化名)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症状,呈间断发作,休息后缓解,无头痛,无恶心呕吐,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在行颅脑 CT 检查显示,左额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可能,紧张的余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外一科,门诊以脑膜瘤收住入院。
【入院颅脑 CT】
入院后,脑科医院院长刘卫平教授、科主任丁志斌查看患者发现,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呲牙口角向左偏斜,鼓腮口角向右偏斜,双侧面部感觉对称存在,左侧额叶巨大占位病变,CT 所示质地均匀,密度高,周围脑组织受压变形。根据其病史、症状、体征及目前影像学检查,专家们考虑余阿姨为左侧额叶大脑凸面巨大脑膜瘤。建议积极完善颅脑 MRI 及颅内动静脉血管检查。
【术前 MRI】
在完善颅脑 MRI 增强检查后发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均提示肿瘤基底位于硬膜上,有明显脑膜尾征,结合波普,脑膜瘤诊断基本明确。肿瘤大小约 48*38*46mm,压迫左侧额顶叶,若不积极手术治疗,随时间推移,肿瘤逐渐增大,继续压迫中央前回,最后会导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可能会形成不可逆的损伤。
积极行术前准备,充足备血后,神经导航下左侧大脑半球病损切除术如期开始。术前神经导航定位,术中可见肿瘤质韧,局部骨质增生,基底脑膜与肿瘤粘连紧密,沿瘤周围完整切除肿瘤,肿瘤周围扩大切除硬膜,增生颅骨内面,磨钻磨平并电凝烧灼。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清醒安返病房。
术后病理结果回示:
(左额叶肿瘤)脑膜瘤,过渡型,WHO 1 级;(肿瘤周围脑膜)送检为纤维结缔组织伴玻璃样变性。
复查颅脑 CT 检查,术区未见明显出血改变。
目前,余阿姨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02
知识链接
在人的颅骨与大脑组织之间,有三层膜,从外到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称脑膜。脑膜瘤就是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细胞,瘤体坐落于硬膜上,底部与硬膜精密相连,常呈球块状、盘形或哑铃形。最常见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和鞍结节。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仅 3% 为恶性脑膜瘤。
脑膜瘤多为良性,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肿瘤大小、部位、生长速度不同而不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体征,当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高压症状时,常提示脑膜瘤体积已较大。
根据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将脑膜瘤分为三级:
01
良性脑膜瘤(WHO 1 级)
占所有脑膜瘤的 65%-85%,生存期最长,侵袭性低,复发率低,组织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肿瘤。
02
非典型脑膜瘤(WHO 2 级)
占所有脑膜瘤的 20%-35%,侵袭性和复发率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5 年复发率达 40%。
03
间变型或恶性脑膜瘤(WHO 3 级
占所有脑膜瘤 <3%,生存期短,5 年复发率可达 80%。
脑膜瘤的诊断较为简单,CT 和 MRI 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来源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