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
一旦血管堵了,就可能出现器官缺血
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中
因血管堵塞导致猝死的事件频发
胸痛、下肢活动性疼痛、肢体疼痛伴肿胀
身体这三个地方痛
说明你的血管可能堵了
划重点
身体这三个地方痛
说明你的血管可能堵了
一、胸痛
据统计,我国胸痛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为 6 小时,有些胸痛靠硬抗往往会导致恶性后果,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如果没有及时就诊,可能会迅速危及生命。
该如何识别这种可怕的胸痛?
以下有三种情况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1. 自我感觉疼痛剧烈,九成人的胸痛维持在胸部正中间或者左心前区。
2. 大汗淋漓。
3. 疼痛时间:痛感持续 10~20 分钟无缓解。
二、下肢活动性疼痛
没走多远腿就疼,原来走几千米都没事,突然发现走的路程越来越短,走了三五百米就腿疼。这种表现提示支配下肢的动脉出现了阻塞,建议及早治疗,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体坏死而截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可能提示血管出现问题:
● 腿脚冰凉或两条腿温度不一样;
● 腿部苍白;
● 下肢丧失感觉,甚至出现腿不能动,这些情况是急性下肢缺血的表现。
注意:如果中老年人出现经常头晕、平衡失调、走着走着往一边歪的情况,也要警惕可能是血管堵塞。
三、肢体疼痛伴肿胀
如果下肢静脉出现堵塞,产生血栓,可能会引起腿部肿胀,严重时会产生酸痛、钝痛。
患侧肢体肌肉有压痛,可能提示肢体静脉阻塞,此时千万不要乱动,要紧急就医,防止发生肺动脉阻塞造成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较急性心肌梗死更易漏诊及误诊,也是长途旅行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所以,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防发生严重后果。
划重点
这些人群需要关注血管健康
● 年龄>45 岁男性,年龄>55 岁绝经后女性。
●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 具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 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 长期吸烟、情绪抑郁、压力大、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 长期熬夜者。
● 缺乏运动的人群,血液循环不好,血管里的垃圾无法排出,逐渐在血管壁上堆积起来,最终可能导致血管堵塞。
划重点
7 步让血管 " 强大 " 起来
1. 合理饮食:控盐、油、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 5g,成人每天烹调用油 25~30g,添加糖不超过 25 克。
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的食物,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
2. 合理运动:每周完成 15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不要久坐不动,每次运动应不少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至少 5 次。
一般来说,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为宜。
3. 控制好血糖
预防微血管病变,患者要做到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大血管病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比如血压、血脂、是否有肥胖及吸烟、脂肪肝、蛋白尿等问题。因此,除了控糖外,降压、调脂、控制体重、抗凝也十分重要。
4. 控制体重和腰围
肥胖人群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粒子浓度会比较低下,从而引起血管堵塞、动脉管壁增厚,以及血管狭窄等现象,容易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家可以通过下面 2 个指标来评估自己到底算不算胖:
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 ²(m²)
● 按照我国标准,计算结果低于 18.5,属于 " 过轻 ";结果在 18.5~24 之间,属于正常体重;结果高于 24,就属于 " 超重 ";
● 若是体质指数超过 28,那就达到 " 肥胖 " 的范畴了,需要尽快开始减肥。
腰围:用软尺在肚脐眼上方 1cm 处紧贴皮肤水平绕一周,成年男性腰围 ≥85cm,成年女性腰围 ≥80cm,则为超标,需要注意控制。
5. 成人睡眠保证 7~8 小时
睡眠时间过短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
6. 一年一次体检
血管方面的体检一般为血管彩超,能够初步判定血管是否发生堵塞。一年一次即可。
另外,糖尿病患者,每年需做一次:眼底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 / 尿肌酐比值 ( ACR ) 、血肌酐检查等,便于监测眼部、肾脏的微血管状态,预防其他并发症。
7. 远离烟酒
烟酒是血管的 " 克星 ",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 8 倍以上。因此,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
来源 /CCTV 生活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