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11-05
陕西:“水利”变“地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沙漠里,有海吗?有!榆林红碱淖湖面面积由 2015 年的 31.5 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 37 平方公里。

渭河里,有诗吗?有!渭河流域相继建成 3 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诗从柳岸起,人在画中游!

汉江里,有 " 金 " 吗?有!今年前三季度,游客在安康 " 亲水旅游 " 总消费 251.97 亿元。

近年来,陕西统筹做好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护水之源、尽水之用、兴水之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生态保障。

近日,记者随 " 绿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态兴 " 采访团走访了陕北、关中、陕南的部分河流湖泊,切身感受到了水美景美业兴的一篇三秦 " 水 " 文章。

▲ 2024 年 9 月,红碱淖上的水鸟。人民网 王丽摄

治水焕生机 黄河边上见绿屏

深秋的红碱淖,风起水漾,波光粼粼,水鸟三五成群地踩水而起,呼朋引伴。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境内,是黄河大 " 几 " 字湾内侧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湖。自 1998 年开始,红碱淖水域面积逐年减少,2021 年缩水近 38.3%。

近年来,陕西神木与鄂尔多斯市积极协商,通过生态补水,改善红碱淖湖域生态环境,2016 年至 2024 年已累计补水 1260 万方。同时,积极推进湖滨湿地治理项目建设,全力改善保护区内土壤盐碱化、草原湿地退化等问题。

" 对县内七卜素河等三条河流进行疏浚和整治,建设 6 个人工增雨点连续多年实施人工增雨措施,协调内蒙古札萨克水库连续九年补水共 1260 万方,红碱淖湖面面积由 2015 年的 31.5 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 37 平方公里。" 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贺和平说。

▲红碱淖美景俯瞰(航拍图)。人民网 王丽摄

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影响,红碱淖地区完成了 500 多户生态移民,8 处规模养殖场搬迁,18 处天然气井退出,并严格实行封山禁牧。

如今,观景红碱淖,岛上水鸟和鸣,岸上水草茂密,水面犹如巨大明珠嵌入金色沙漠,不远处黄绿交叠的树叶,像是特调过的油画。

贺和平介绍,红碱淖目前已实施河口湿地、环湖滨水带、陆域缓冲带三个圈层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湖心岛生境修复、退化草原修复、耐盐碱鱼类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等项目。保护区林草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 20% 提高到目前的 40%。而通过湖心岛生境修复和遗鸥栖息地优化,近两年遗鸥种群数量达到近 5000 巢成鸟近万只。

这只是陕西 " 治水 " 在陕北的一个缩影。据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田江介绍,近年来,陕西制定实施《陕西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 — 2030 年)》《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 " 几字弯 " 攻坚战行动方案》,建立了省级协调机制,全面打响沙化土地全面治理、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渭北旱塬植被恢复 " 三大标志性战役 ",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 " 几字弯 " 攻坚战,完成营造林 2636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5 万平方公里。

▲ " 沙漠里的海 " 红碱淖(航拍图)。人民网 王丽摄

护水润古城 八水长安堆锦绣

渭水秋风起,诗意入水深。这个季节的渭河边,蒹葭苍苍。

近年来,西安先后实施了渭河西安段、黑河、灞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建成了李家河水库、黑河小复线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完成了草滩、沣西等一批污水污泥治理项目。在市、区、镇、村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全市 2100 余名河长、湖长正式上岗,守护着西安的每一条河湖。

通过对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西安的每条河流都成了风景线。

▲西安周至县黑河金盆水库。人民网 孙挺摄

同时,立足区域水资源空间布局,西安以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为纲,以重点引调水及城市配水工程为目标,以重点水源、水厂为结,加快构建 " 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 " 城市水网。2023 年 7 月 16 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向西安通水,一泓汉江水润泽关中。

节水优先的同时,西安不断强化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 46 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407.1 万立方米每日,出水标准由一级 B 提升到准四类;新增污泥处置厂 10 座,污泥处置能力达到 3390 吨每日,再生水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利用、景观环境、绿地灌溉、城市杂用、农业灌溉、市政供暖等多个领域,年利用率从 2013 年的不足 3% 提高到 2023 年的 34% 以上。

如今,从东边的浐灞广运潭,到西边的沣河斗门水库,从城南的唐城曲江池,到城北的未央汉城湖,抑或是城中的明清护城河,堆锦了一个 " 水在城中,城在水中 " 的优美意境。

▲雁鸣湖游玩的市民。人民网 王丽摄

兴水利发展 一滴 " 南水 " 聚产业

走进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只见四周山峦叠翠,潺潺的流水声与鸟儿的吟唱奏起交响乐。不远处的 " 龙王泉 " 水厂正在加紧生产。

" 现在每天平均出货 5 万件,今年订单有 1000 万件。" " 龙王泉 " 水厂配送主管陈琛说。目前,从这座工厂生产出的富硒水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一线城市。

安康水资源总量占陕西省的 61%,其中高硒土壤占全市总面积的 81.87%,102 处泉点满足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要求,圈定开采靶区 50 处,概算开采量为 7380 立方米每天,每年市场规模可达 206 亿元。安康顺势发展包装饮用水产业,以链长制为抓手,以创品牌、培龙头、拓市场、强支撑为重点,推动全市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据安康市工信局公开资料显示:安康市现有包装饮用水企业 25 家,设计总产能 300 万吨以上,2023 年实现产值 2.2 亿元。

▲秋日安康瀛湖。人民网 王丽摄

围绕一江清水,安康做了 " 水 " 文章。护水吃水,看水兴水。一条汉江,连起多条产业。安康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秋日瀛湖,一池韵染,采访团流连忘返。乘着画舫,依窗而坐,观景品茶,还有民歌演唱、品鉴特色小吃、非遗产品展销等项目,带给游客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水光潋滟,绘成水天一色的长图。

▲安康草池湾湿地。人民网 王丽摄

近年来,安康打造了 6 条特色亲水旅游观光线路,并开通 " 汉江游船 "" 岚河夜话 " 等水上旅游项目,形成了以中心城区 " 一江两岸 " 为特色的旅游产品。2024 年,前三季度接待国内游客 4325.68 万人次,游客总消费 251.97 亿元。

一股股清流进村入户,一条条渠道纵横交错,一座座水库碧波荡漾,一项项重点水利工程加速建设 …… 从一条条河湖的治理,到一条条产业的发展,陕西变 " 水利 " 为 " 地利 ",科学治水惠民生,聚力兴水促发展。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正在三秦大地绘就。

来源 / 人民网 - 陕西频道

相关标签

黄河 人民网 陕西 和平 陕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