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三季度堪称炸裂。
5742.95 亿元的 GDP 相较于去年同期(4880.67 亿元)增量达 862.28 亿元,什么概念?这一数字放眼全国也仅次于北上深和重庆四座大城市,排名第 5,将众多一线城市甩在了身后;名义增速 17.67% 更是飙到了全国第 2。
很多人会粗暴地说:" 不就是卖资源 " 嘛!其理由是榆林 GDP 表现与煤价走势保持了强关联,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当前煤价并未高位运行。
01
" 弱关联 " 已 3 年:挥别煤价依赖
刊发《》时,金融棒棒糖亦提及,榆林 GPD 自煤炭黄金 10 年以来便长期处于领跑位置,且与煤价走势高度相关。
透过下图可以清晰看到,当 2015、2016 年煤价陆续步入相对谷底,榆林 GDP 也随之进入阶段性低点。若切换至 GDP 增速角度,两边走势几乎是复制粘贴。
然而有意思的是,此后 5 年,上述情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019-2021 年煤价连续上涨,同期榆林 GDP 不出意外的同步攀升。但 " 新变化 " 发生在 2021 年之后,煤价在短期内快速回落后涨势戛然而止,随后进入平稳震荡区间至今已有 3 年,不再大涨大跌。
但就在此时,榆林 GDP 没有同步回调,反而势头继续上扬,与煤价表现形成了强烈反差。
也就是说,榆林经济其实在 2021 年就迎来了煤价 " 弱关联 " 时刻且保持 3 年,若结合今年榆林前三季度 GPD 亮眼表现与波澜不惊的煤价,几乎可以强化未来将进一步摆脱 " 简单卖煤 " 的印象。
那么,榆林三季度的增量到底来自哪里?金融棒棒糖发现了以下两组线索。
其一是增速转正的 " 风光 "。榆林统计局数据显示,近 3 年居于 GDP 核心贡献的工业项下,最大变化在于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由前 2 年的负增长彻底转正,且直接涨至 4.3%,中间相差了 6.6%。
尽管电力中包括了火电,但今年 1-8 月榆林第二产业增速排名相对领先的 5 个区县,均出现榆林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新能源项目,累计瓜分了超一半数量。
其二是结构变化的 " 采矿 ":对资源型城市的榆林来说,采矿业的份量不会骤然降低,增速仍稳坐第一把交椅,但采的产品出现变动。
近 3 年 1-8 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显示,2024 年原煤同比增长仅 1.9%,相较于前 2 年的 5.5% 和 2.8%,减速非常明显,这一迹象与逐渐挥别 " 煤城 " 结论遥相呼应。而增速明显的则有液化天然气(31% ) 、金属镁(27%)、兰炭(7.7%)等,重要的是这三个产品前 2 年几乎都是负增长。
需要补充的是,今年 2 月,全国首条年产千吨级高品质镁生产线在府谷县(详见《》)建成投产。
从煤价 " 强关联 " 到 " 弱关联 ",已经证明榆林将在陕西 " 现代能源 " 万亿产业集群中的基石前景。
02
稳控转:追逐 " 煤头化尾 "
立足能源化工这一强市之基的榆林,念好 " 稳、控、转 ",剑指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将长期扮演核心战略。而我们也非常关注 " 转 ",因为在三季度 GDP 增量中,这或许是最吃重的一块。
榆林的打法是两条路,一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提升效能;二是把从传统能源挣来的 " 本钱 " 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投在新能源和非能产业培育发展上。
第一条以 "4+8+N" 为项目支撑体系,即 4 个千亿级、8 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和一批精细化工项目。
4 个千亿级项目分别为延长榆林煤制清洁燃料项目(总投资 488.32 亿元)、神信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总投资 772 亿元)、陕煤二期项目(总投资 1760 亿元)和国能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 798 亿元)。
四大金刚正在提速。金融棒棒糖查询看到,延长清洁项目主体公司在 2024 年 4 月通过增资扩股方式重组后已成立;神信示范园一期预计年底投产;9 月,陕煤二期和国能利用项目相继开工动工。
值得注意的是,陕煤二期是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的煤化工项目,且其产品指向了高附加值材料、可降解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及特种油品 4 大类 45 种产品。
与此同时,"8" 与 "N" 项目进度透露着榆林的 " 急切 "。
榆林市市长张胜利在今年年初采访时说道:" 年内开工未来高温费托、延长 EVA、榆能甲醇下游等百亿级项目,一季度开工恒神 2 万吨碳纤维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 "。
第二个打法,榆煤基金给出了生动注解。(详见《》)
该机构背后大股东为榆林市财政局,其近年来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出手速豹动力(详见《》)、三精科技(半导体封装材料)、卓异环境(多孔介质碳化硅材料)等多个新能源和非能产业项目,并实现返投落地榆林,带动税收就业。
两条招商路径之间的贯通案例也出现了,2024 年底榆煤基金以 5000 万元参与兴化股份(002109)战投,近期该公司已明确迁址榆林。
03
0.09 ‰:唯二正增长
谈及榆林人口变动,内部区县的分化始终绕不开。即以绥德米脂清涧等为代表的 " 南六县 " 持续下降,以及以神木府谷定边等为代表的 " 北六县 " 的持续增长。
内部县区分化之下,榆林在过往 15 年都是连续正增长,目前人口总量保持在 360 万左右。截至 2023 年末,榆林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09 ‰,这是同期全省除省会西安外,唯一正增长的地市。
再引入两个参考指标:全国为 -1.5 ‰,陕西为 -1.3 ‰。
因此,基于人口相对优势表现,打造 " 综合性城市 " 的大棋已行至中盘。
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为例,陕西 " 十四五 "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到,在铁路方面,加快推进延安经榆林至鄂尔多斯等项目建设;机场水运方面,加快推进府谷机场。
最新进展是,总投资 472.2 亿元的延榆高铁 10 月正式进入箱梁预制生产阶段,建设进入 " 快车道 ";陕西首座县级机场府谷府州机场今年 4 月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 14.3 亿元,预期明年 10 月通航;加之定边机场,使得榆林成为陕西首个三机场的地级市。
与人口增长和民生基础工程建设提速相映衬的是,榆林第三产业增加值连年攀升,从 2012 年的 615.47 亿元,上升至 2023 年的 1658.54 亿元。
近期金融棒棒糖两度前往榆林,听到当地人讨论较多话题则是演唱会、体育比赛等文化类活动。比如 6 月在榆林开幕的 2024 中国台协杯全国斯诺克团体锦标赛;8 月举办的 " 清爽榆林 " 旅游季明星演唱会,王力宏等一众歌手到场献唱。
与此同时,今年来榆林图书馆、榆林三联书店等相继开业,榆林大剧院在央企接手后近期也 " 重新开张 "。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人口汇集、基建加速和第三产业持续走高的真实表现,折射出榆林向综合性城市挺近的显要趋势。
行文至此,很多读者会关切:榆林未来的 " 增量 " 会不会继续带来惊喜?甚至开始讨论 " 榆林何时破万亿 "?
金融棒棒糖认为," 科技创新已经为榆林的地下资源赋予了新生命 ",这种创新驱动的理念才是榆林最宝贵的财富,这把金钥匙不但将推动产业升级,以赚取更高的利润率,还将真正推进可持续发展,形成现金流的稳定预期。
对榆林的明天,我们同样乐观。
来源 / 西安金融棒棒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