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支 " 险资基金 " 向陕煤出手了。
据陕西煤业(601225)三季报显示,国内首支险资基金鸿鹄基金出现在其十大股东名单,累计持有 7016 万股,参考市值超 19 亿。这是该只基金出手伊利股份(600887)后,第二次公开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股东序列中。
这是一只巨量基金,总规模 500 亿元。
01
首支险资基金:规模 500 亿
先来关注鸿鹄基金本身。作为我国首次试点由保险机构联手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2023 年 11 月双方宣布将分别出资 250 亿元在上海设立鸿鹄基金,今年 2 月鸿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 500 亿,主要投向上市公司股票或者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GP 由双方成立的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两家分别持股 50%。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上,双方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都派出各自资管公司的核心班底。

基金公司的法人为杨琳,公开信息显示其是一位有着近 30 年金融从业经验的 " 老将 "。先后曾在中国国际期货公司、中国人保信托投资等公司工作。2001 年杨琳进入中国人寿保险工作,先后在风险管理部、办公室、战略规划部等部门工作。
在被调任基金公司法人前,她担任中国人寿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的总经理,应该属于 " 专业对口 "。
总经理张扬,2000 年进入新华人寿工作,先后在企划部、战略管理中心等部分任职。2008 年进入新华资管公司任职,直至调任时他担任在组合管理部担任总监一职。
合规风控负责人张振的工作履历则更为丰富,先后在太平洋证券、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 中国银河证券任职。2017 年张振进入中国人寿资管的创新投资事业部工作。
2024 年 2 月正式成立后,在首支险资基金以及 500 亿规模的加持下,该只基金的动作备受外界关注。

目前来看,鸿鹄基金在二级市场最早公开投资动作是 2024 年上半年投资伊利股份。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鸿鹄基金成为第六大股东,持有 1.19 亿股,持股比例 1.88%,参考市值为 30.85 亿元,三季报该基金的持股比例未变,但市值则是到达 34.7 亿元,浮盈 3.85 亿元。
伊利股份之后便是投资陕西煤业,截至三季报披露时,鸿鹄基金持有陕西煤业 7016.23 万股,占流通 A 股比例为 0.72%,位列第十大股东,参考市值达到 19.35 亿元。
从两家公司的行业属性来看,都是与大白马概念下的优质公司,基本符合鸿鹄基金投向主要聚焦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的预期。
02
煤电一体:熨平周期
除去行业属性外,陕西煤业本身的质量或许更为值得研究。
作为以煤炭开采、洗选、运输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陕西煤业的业绩伴随煤炭周期波动的情况是研究重点。
一阶段:煤价快速上升,陕西煤业业绩向好。
2016 - 2020 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的淘汰,大型能源企业的优势逐渐显现,加之疫情等因素影响,煤价开始触底反弹。这一时期陕西煤业的业绩同步出现好转,经历 2015 年的亏损后,这一时期营收从 331.3 亿元,增至 948.6 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29.9%;净利润从 27.5 亿增至 148.8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2.9%,翻了足足 5 倍。

2021 年:煤炭价格持续上行,当年创下近 10 年的历史新高。同期陕西煤业,营收达到 1522.66 元,同比增长 60.17%,创上市以来最大增幅;归母净利润 211.39 亿,同比增长 42.26%。
二阶段:煤价进入下行周期,陕西煤业业绩出现小幅震荡,但总量依然稳定,展现出一定的抗周期能力。
2022 年:国内煤价受政策调整开始小幅回落,但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同期陕西煤业营收增速放缓但依然达到 1668.48 亿元,同比增长 9.55%,归母净利润 351.23 亿,同比增长 63.98%。
2023 年至今:煤炭价格面对市场经济下行、供需关系放缓等因素,开始进入下行区间。同年陕西煤业的营收增幅收窄,为 1708.72 亿,增幅为 2.41%;归母净利润为 212.39 亿,增幅为 -32.55%,为 8 年来首次负增长。2024 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延续了下降趋势。
单凭 " 靠天吃饭 " 的业绩或许并不能打动鸿鹄基金,金融棒棒糖的关注重点在于陕西煤业近期 " 熨平煤炭周期 " 的举措。
今年 9 月陕西煤业发布公告表示,其与控股股东陕煤集团签订资产转让协议,计划将集团旗下的陕煤电力划入上市公司的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陕煤电力为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业务包括火力发电、综合利用发电、新能源电站、综合能源服务和配售电等。2022 年度,该公司营收为 159.55 亿元,盈利 13.78 亿元,一旦划转完成将直接增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也是陕西煤业 " 煤电一体化 " 的重要布局。

从行业经验来看 " 煤电一体化 " 将进一步缓解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
以业内龙头公司中国神华(601088)为例, 2017 年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之后,其 " 煤电一体化 " 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
体现在业绩中,金融棒棒糖注意到 2021 年— 2023 年中国神华的煤炭分部持续下降,从 2926.61 亿降至 2733.06 亿,下降 6.6%,但同期的发电分部营收却实现增长,从 641 亿增至 924.07 亿,增幅达到 44.16%。因此整体来看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呈现上升状态,从 3352.16 亿增至 3430.74 亿元,增幅为 2.3%。
03
钟爱白马股:市值管理是核心
外界对险资投资一贯的认识是喜欢优质资产进行投资,因此钟爱 " 白马股 ",即选择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股票。
以此为标准,市场上可选择的标的还是能有不少企业入围,为何伊利股份与陕西煤业成为鸿鹄基金的优先选择对象?
金融棒棒糖观察认为问题核心应该是 " 市值管理的力度 "。单从这点上看,上述两家公司的动作不断。
一是大股东回购。陕西煤业的大股东陕煤集团 2023 年 10 月宣布以自由资金的增持计划,金额为 2 亿— 3 亿人民币。伊利股份是以上市公司主体进行回购,2024 年 8 月发布 10 亿 -20 亿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期限为一年。

二是大比例分红,增加投资者回报。数据显示,陕西煤业自 2014 年上市后的 10 年间,累计分红次数达 11 次,金额达到 692.54 亿元。最大一笔分红在 2022 年,比例为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60.17%,现金分红 211.3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煤业同样响应了 " 中期分红 "。2024 年其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56 亿元,满足分红条件后向公司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1.09 元,共计现金分红金额 10.56 亿元。
另外在已公布的 " 提质增效重回报 " 行动方案中陕西煤业表示,会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2022 — 2024 年期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60%。
伊利股份则是累计进行 24 次分红,金额达到 508.4 亿,从历史数据来看,伊利股份的分红金额呈现每年逐次提高的态势。根据该公司的 " 提质增效重回报 " 行动方案,其表示将根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立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力争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
上述举措的加持下两家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成效明显。

陕西煤业市值从 2023 年 1573.5 亿增至如今的 2431.51 亿,增幅为 54.52%。进入上市以来的高位区间,甚至在 7 月一度达到 2700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伊利股份市值从年初的 1601.95 亿增至如今 1835.31 亿,增幅为 14.56%。
行文至此,市值管理在资本市场上愈发受到重视,其中隐含的导向是重视上市公司内在质量,而非简单的市场操作。此番险资入股陕西煤业就是向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