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商业银行冲刺上市路上遭遇致命打击。
最近,一则有关 " 乐山商业银行被骗贷 13 亿元 " 的案件,被大象新闻深度报道,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了金融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起 " 骗贷案 " 能引起关注,除了金额巨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涉及公司股权转让、债务连带责任转移与承接等问题。
据了解,这起骗贷案起于 2013 年 11 月,武汉业大公司通过与中航信托达成单一资金信托贷款计划合同,拿到乐山商业银行的 13 亿元贷款,贷款期限 2 年,年利率 8.15%。
2015 年,武汉业大公司法人姚某以能帮助张某获取 17 亿元贷款为允诺条件,把所持的武汉业大公司股权转让给张某,张某顺势接手武汉业大公司及相关债务,随后进行了股权和法人变更。
伪造的湖北省应城工行公章
乐山商业银行这边,今年 4 月 16 日,该行以营业信托纠纷为由,起诉了武汉业大公司,要求该公司偿还本息合计 15.6 亿元,作为该公司现任法人的张某,则应承担偿债连带责任。张某也认为自己很冤,骗贷的是姚某,自己被 " 摆了一道 " 还要承担天价债务。
除开案件本身,作为一家千亿资产规模的地方城商行,乐山商业银行遭遇如此巨额的骗贷,令人咂舌之余,也让人不禁担心该行的信贷风控水平。
近两年,乐山商业银行频频动作,释放出强烈的筹备港股上市的信号,冲刺上市期间," 骗贷案 " 暴露出的风控与内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许会对该行的上市形成一定阻碍。
不止一次被骗贷,内控漏洞或影响资产质量
就在今年 10 月 9 日,张某还实名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四川监管局举报了此事,他认为是乐山商业银行自身审核不严,导致 13 亿元贷款被姚某骗。
根据张某的描述,在其入主武汉业大公司后,乐山商业银行时任负责人一行还曾去武汉实地考察过项目,并派专人负责与其公司接洽。后因迟迟等不到贷款发放,张某多次找到银行派驻武汉的对接人,都只得到了 " 行里领导还在研究讨论 " 的回应。
张某在描述中提及乐山商业银行 " 时任负责人 " 有做过考察还有专人接洽,似乎彼时该行并未发现已被骗贷。
从相关信息来看,2015 年,乐山银行的时任董事长为蔡昌庆,时任行长为杨志敏,二人分别于 2018 年、2017 年卸任,接任者为乐山商业银行现任董事长刘群、前任行长张霞 ( 该行目前行长空缺 ) 。
值得一提的是,在蔡昌庆和杨志敏卸任将帅后,二位还几次因对乐山商业银行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监管开出罚单,尤其是原董事长蔡昌庆。
2019 年,乐山市商业银行因为业务运营中断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 50 万元,蔡昌庆被警告并罚款 6 万元。2020 年,乐山商业银行因违规要求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担保,收到 40 万元罚单,蔡昌庆也被连带罚款 7 万元。
涉事银行
2022 年,乐山商业银行因为隐瞒案件风险信息,被罚款 50 万元,时任董事长蔡昌庆、时任行长杨志敏,因对此负有直接责任,分别被罚款 35 万元、38 万元。将帅之外,乐山商业银行近几年被罚过的高层领导还有时任首席信息官、时任副行长等。
而除了这一起 "13 亿元骗贷 " 案,2019 年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份刑事判决,也表明乐山商业银行不止一次出现因贷前贷后管理不善而被 " 骗贷 " 的情况。
该判决书显示,被告人在 2014 年向乐山商业银行自贡分行提供虚假的购销合同申请贷款,获得了该行发放的 500 万元贷款,直至到期日前都没有还上贷款。有趣的是,这起诈骗案最终案发,并不是因为乐山商业银行发现了报案,而是一家担保公司去报的案。
不管是时任将帅为首的高管层频繁遭到监管处罚,还是两次遭到骗贷,都折射出乐山商业银行在内控合规监督机制与执行层面存在漏洞,这些漏洞让乐山商业银行前几年频遭处罚的同时,也对该行的资产质量也形成一定威胁。
2018 年末,乐山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达 2.97%,此后几年该行不断加大压降不良的力度,截至 2023 年末不良率降至 1.58%,达到近几年最低水平。
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2023 年乐山商业银行的展期贷款规模迅速上升,截至年末,该行还有 40.9 亿元的展期贷款,占总贷款的 4.08%,其中只有 6.44 亿元划入了不良;另外,同一时期该行还有 32.6 亿元的关注贷款,占总贷款的 3.25%,这两类贷款都有一定的不良转化风险,值得警惕。
非标资产规模较大,净利润相比 10 年前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开头的案件中,姚某是通过与信托公司达成单一资金信托贷款计划合同,向乐山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单一资金信托贷款计划也是银行进行信托计划投资的一部分。
联合资信在对乐山商业银行的 2024 年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乐山商业银行的信托受益权和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规模较大,且个别出现逾期,需要持续关注相关信用风险。
从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走向来看,2021 年末时,乐山商业银行的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余额为 251.51 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高达 42.74%。
去年乐山商业银行开始主动压降非标资产规模,年末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余额大幅下降至 161.47 亿元,但占比依然有 23.25%,是仅次于政府债券投资的投资资产。
具体来看,乐山商业银行的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的主要投向行业包括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截至 2023 年末,该行的信托计划投资资产不良类余额为 8.96 亿元,资管计划投资资产不良类余额为 5.58 亿元,占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总额的 9%;信托计划关注类余额为 7 亿元,占信托及资产管理计划总额的 4.34%。
信托计划及资产管理计划作为非标资产,流动性相对更低,在已经出现不良的情况下,较大的非标资产规模,也对乐山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与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了资产端非标占比较高,乐山商业银行在经营端也存在一定的盈利隐忧。三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乐山商业银行的营收为 33.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54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17.7%、6.22%,相比前两年的业绩增长有明显的提速。
不过,拉长时间轴来看,乐山商业银行的净利润相比十年前有明显缩水,2014 年该行的净利润为 8.44 亿元,此后几年波动下行,直到 2022 年才稳住上升趋势,2023 年的净利润为 6.11 亿元,较 2014 年下滑 27.61%。
联合资信此前披露,截至 2023 年 7 月,乐山商业银行启动上市辅导工作的相关事项已经通过了该行董事会的决议,今年 4 月公布的四川省 2023 年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拟入库企业名单中也有乐山商业银行,意味着乐山商业银行已锚定港股上市的目标。
而当前该行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非标资产、内控等方面存在的隐忧,会成为该行 IPO 路上的绊脚石吗 ?
来源:阿尔法工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