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康养水城 2024-11-20
产值逾7亿元!水城区猕猴桃产业步入广阔发展空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1 月 20 日,记者从水城区农业农村局举行的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水城区猕猴桃采收 3.61 万吨,产值 7.22 亿元,猕猴桃品牌已步入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 " 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 ",近年来,水城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猕猴桃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全区猕猴桃产业规模已达 11.2 万亩,带动农户 3.73 万户,不仅将猕猴桃培育成了当地农民的 " 致富果 ",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水城区加强技术服务,让猕猴桃产业质效不断提升。当前,该区已与中科院、中国农大、华南农大等 10 余所科研院校建立帮扶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 28 名,成立了水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猕猴桃产业研究所。同时依托对口帮扶水城区的国家科技特派团技术力量,建强水城区农业技术队伍,组建科技特派团猕猴桃产业小组,全面推动猕猴桃品种选育、种植技术、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处理等技术提升,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水城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不断加强猕猴桃新品种引进与野生资源储备,种质资源得到有力保护,关键技术得到攻关。目前,已引进猕猴桃新品种 40 余个,收集并保存野生资源 100 余份,选育红肉优良株系 6 个,丰产型优良株系 5 个,适配雄株 3 个,为本地品种结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实施农业科技项目 20 余个,创建了水城猕猴桃促果增效及防灾减灾生产技术模式,全区猕猴桃产量从 2020 年的 23404 吨增加至至 2024 年的 36116 吨,产量提高 54.31%。

水城区通过 " 巩固一批 "、" 提升一批 "、" 另起炉灶一批 " 分类指导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全区猕猴桃产业布局,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化解产业风险。目前已建成 "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 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 等;46 家企业接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24 家企业获 ISO9001 认证,率先推进果园物联网建设;建成水城农业云平台,果品抽检合格率 100%;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比例达 87%。

根据山地农业的特点,水城区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让猕猴桃产业防灾能力有效提升。十四五时期,水城区推广建设微喷灌溉设施 2 万亩,有效提高了果园灌溉效率,降低了生产劳动成本。推广应用山地防雹网搭建技术 3500 亩,有效抵御了猕猴桃核心区域冰雹灾害的侵袭。2024 年新投入使用的猕猴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 个,总投资 1900 万元,实施内容包括猕猴桃果园引灌工程和防雹网建设。

与此同时,水城区持续培育经营主体,让猕猴桃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每年培养猕猴桃种植技术二传手 50 人,服务带动企业及合作社 25 家,种植大户 20 户,大幅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把区域内规模化经营企业培育成有活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适度规模发展,优化布局,继续发挥产业引领带动功能。

截至目前,全区规模化猕猴桃种植企业 55 家,分选加工企业 2 家。水城猕猴桃先后获农业农村部登记为 "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包括企业自建的 " 黔宏 "、" 凉都红心 "、" 乌蒙红心 "、" 绿美红心 "、" 猕上果 " 等品牌,通过多年宣传打造,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影响。

今年以来,通过不断加大产业管护力度,水城区共完成猕猴桃提质增效 3 万亩,猕猴桃采收 3.61 万吨,产值达 7.22 亿元,使全区猕猴桃品牌步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松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研究所 乡村振兴 种质资源 科研 院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