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扬州一家名叫 " 奥莉花 " 的甜品店被指侵权知名饼干品牌 " 奥利奥 ",引发争议。
店主从收到律师函到维权答辩跨度一年多,在最新收到的裁定书中,多项答辩均失败。虽然可以去北京起诉,据店主称除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外,律师费等已花费近 10 万元,目前并无胜算把握,于是止于心累," 不想再折腾了 "。
" 奥莉花 " 和奥利奥到底有几分相似?网友笑了,在留言中,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 " 喊奥利给是不是也侵权 "。店主称,之所以起名 " 奥莉花 ",是因为她英语名叫 "Olivia",她在译名 " 奥莉维娅 " 和 " 奥莉花 " 中选择了更简洁的后者。在专业人士看来,裁判人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商标权利人如果想维权要重点陈述并举证自己商标的由来及外观形状发音等没有侵害他人权益。
" 奥莉花 " 店主苦心经营小店十年,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在生意越来越好时注册了该商标。原则上,如果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了近似商标,只要没有导致混淆发生,则不构成商标侵权。在裁定书中,已提及 " 相关公众认为存在某种关联,进而对商品来源引起混淆和误认 "。商标是否引发混淆,如何认定是个难题。目前有社交平台做了投票,虽有 92.6% 的用户选择不侵权,但如果少数人觉得有混淆的可能性,就能让店主百口莫辩。因为从混淆原则来说,在判断是否构成混淆时,只需要具备混淆的可能性,不需要造成混淆的事实。
像 " 奥莉花 " 这样的小微企业,如果继续死磕 " 奥利奥 " 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有蝼蚁撼树之感。仅因来回折腾、路费、律师费等就能让店主顾此失彼生意做不下去。而有专业法务支持的知名大公司,处理此类问题则经验丰富、驾轻就熟。是孤勇出战还是认怂止损,选择后者事出无奈。
此类纠纷不是偶发,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企业注册商标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商誉维护权益,在注册商标时就应注意和被提醒避免侵权风险。尽量将有侵权风险的商标扼杀于 " 出生 " 之前,如果关于侵权的认定分歧较大,应有更详细条款补充说明,让知识产权权利人能够放心注册、安心创业。
现代快报 / 现代 + 评论员 荼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