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 日," 看吉林 · 国际媒体文旅采风活动 " 的外国媒体记者一走进长春市 " 这有山 " 室内休闲度假文旅小镇(以下简称 " 这有山 "),就被这一网红商场中的山景所吸引,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 看吉林 · 国际媒体文旅采风活动 " 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外事办公室联合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组织发起,活动邀请了包括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蒙古国、南非等 33 个国家以及国内媒体的 50 余名记者。" 这有山 " 是本次采访活动的第一站。
一进 " 这有山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 30 米高的山坡建筑,石阶打造的蜿蜒小路,延伸向上至最高点。大庭院、小店铺,一个个大小相连,分布排列,形成了 " 这有山 " 的视觉景观。
外国媒体记者们拾级而上,边走边拍照观赏,看着山路两旁的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种繁多的美食,时不时地停下来与店员采访交流。
在游木人木艺工作室,精巧雕琢的木制品引起了不少外国媒体记者的兴趣,这是一家原创木艺工坊,最早由几个热爱木艺的年轻人共同创办。据工作室负责人介绍,区别于传统的木匠,他们把做木工当成一种游戏,一种创意,让更多年轻人通过玩耍的心态喜爱上传统的木工文化。" 手艺很棒,木雕的造型也很新颖。" 一位外国媒体记者参观后说。
在一家扎染店中,扎染师傅为外国媒体记者们演示了染色工艺。据介绍,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这样作品就完成了。" 扎染师傅展示着刚刚完成的作品说,他的作品得到几位外国媒体记者点赞。一位外国媒体记者还亲自体验了扎染过程。
据长春这有山文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朝霞介绍,在 " 这有山 " 中设立非遗工作室供院校及非遗手作人使用,是为了将中华文化、民风民俗等深厚气韵增添到 " 这有山 " 中,并让更多人能够体验非遗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据介绍," 这有山 " 作为近年来吉林省地标性文旅项目,日均客流量达 4 万 +,节假日外地客流占比 50% 至 60% 之间,是不折不扣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以来,吉林省消费场景不断推陈出新,投入省服务业资金 1 亿元,支持 12 个夜间消费集聚区、27 个消费新场景建设,以商旅文融合带动餐饮、线上等消费。在新消费场景的带动下,前 6 个月全省餐饮收入增长 6.4%,网络零售额增长 17%。
在现场,来自南非《每日新闻》的主编阿扬达 · 姆得卢利(Ayanda Ntuthuko Zithulele Mdluli)表示," 这有山 " 的风景很漂亮,里面的店铺也非常丰富,有各种商品,还有可以互动的小动物,很有新意," 我在这里还给家人和朋友买了礼物。" 他说。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