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艺术总监白先勇先生受邀莅临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在大礼堂东春晖堂与 2024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 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 " 学员亲切交流互动,青春与昆曲相辉映。
再赴今夏之约
"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今年是青春版《牡丹亭》首演 20 周年。2004 年,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在台北首演;20 年后,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二十周年庆演最后一站巡演在南京荔枝大剧院开唱。20 年来,青春版《牡丹亭》以青春之名振昆曲之兴,在全国各地掀起了 " 昆曲热 ",成功用 " 一出戏普及了一个剧种 ",推动昆曲实现新时代复兴。20 年,培养一批青春的演员,培养一批青春的观众,白先勇先生始终对青年寄予最大的期望:" 希望大家向身边的人传播昆曲的美!"
今年,东南大学申报的 " 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 " 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4 年度 " 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 立项。这是东南大学首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标志着东南大学在艺术教育和创作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
" 青春版昆剧《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训 " 为东南大学联合苏州昆剧院,组织培养高校学生学习传承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人才培训项目,旨在通过 " 最古老 + 最青春 " 的艺术实践方式,唤醒青年学子的文化意识,让青年学子粉墨登场、深入参与到昆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拉近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培养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
8 月来自全国 29 所高校的青年学子汇聚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以俞玖林、沈丰英、沈国芳、吕佳、邹建梁等昆曲艺术家和演奏家为师,接受昆曲功法集训;开学以后,在东南大学校内举办的 " 昆曲名家讲坛 " 深化昆曲理论学习,与吴新雷、汪世瑜、叶长海、郑培凯、周秦、朱栋霖、顾春芳等昆曲研究专家和艺术名家面对面。学员们脱胎换骨,从听昆曲、赏昆曲的 " 昆曲票友 " 变成了懂昆曲、唱昆曲的 " 昆曲演员 "。
而白先勇先生作为项目的艺术总监,从项目申报起就密切关注项目的各项进程,尤其关心这批青年学员的成长进步。
再续金陵之缘
白先勇先生带着青春版《牡丹亭》回到南京,可以说是缘来已久。六朝古都南京于白先勇先生丝丝都是情谊,处处都是深情。白先勇先生经常回忆起 2005 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南京的首次演出。他认为南京是 " 昆曲重镇 ",南京观众对昆曲的热情让自己难以忘怀。" 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里演出,我记得每场都是爆满,座无虚席,让我很感动。"
1922 年,我国戏曲理论家、教育家吴梅先生曾在 " 国立东南大学 " 任教,首次将昆曲带入大学的课堂,成为东南大学与昆曲的一段佳话。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赵天为教授在主持见面交流会时介绍了青春版《牡丹亭》与东南大学的缘分:2022 年 9 月," 传承与传播: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 " 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开幕;同年 11 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以全原班阵容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上演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依托本项目,青春版《牡丹亭》充分熔铸进东南大学的美育课堂。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在致辞中指出,昆曲之美浸润东大校园的各个角落,不断提高着东大学子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唤醒了东大学子的文化意识,担当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播和传承的历史责任。
再继青春之力
本次见面交流会的重头戏是项目学员向白先勇先生汇报展演阶段性成果。学员们选取了游园【皂罗袍】选段、惊梦【山桃红】选段等多个经典片段进行了精彩展示。在观看学员表演的过程中,白先勇先生兴致盎然,不住地微笑点头,开心鼓掌,他表示:" 很高兴同学们能花那么多时间自己亲身去学昆曲,看了你们的表演,确定你们是有功底的,期待你们带领校园版《牡丹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交流环节,东南大学范宇鹏代表项目学员发言。白先勇先生就同学们的发言和提问,对青春版《牡丹亭》的美进一步阐发:" 青春版《牡丹亭》就是要唯美,服装也美,唱腔也美,身段也美,爱情也美。" 他提到了青春版《牡丹亭》就是用最美的形式来体现最深的感情,这种美的形式不仅穿越千古,用情打动了国内不同观众群体的内心,也打动了西方人,让中国人的爱情通过昆曲走向世界舞台。
除了参与培训的学员,项目背后还有由 17 名东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在项目的实施保障和昆曲的推广传播方面不断地努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弘扬昆曲的关注和投入。实践团成员、东南大学陈艺璇同学,00 后青年诗歌写作者惊竹娇先后发言。
白先勇先生倍感欣慰,提到自己是 " 昆曲义工 " 的大队长,虽然很多人想到昆曲就离不开他的名字,但是在他的身后有无数的人都在为昆曲的复兴奉献和努力。" 我经常惋惜 19 世纪我们的民族文化的衰落,常常期待我们的文化在 21 世纪的复兴。" 白先勇先生二十年如一日投身昆曲复兴,正源于在世界和民族文化格局中中华文明如何定位的深刻考量。
"21 世纪昆曲的复兴正是需要你们。" 白先勇先生慈爱的目光宛若春风感化在场的青年学子。" 我觉得现在的青年像是在经历一场集体的文化觉醒,文化基因被唤醒了!" 白先勇先生语重心长地叮咛,青春版《牡丹亭》要一直青春下去,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演员和青年观众,不断地继承和弘扬青春的力量,为昆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注入生机活力。
通讯员 罗澍 吴夏妍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楠
(图片由 曲钢 胡文硕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