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施鹤峰博物馆,AI 将沉睡千年的文物纷纷 " 苏醒 ",为它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 " 探秘 " 之旅。瞧,彩绘菩萨、人物俑堆塑罐、永宁寺双兽钮铜钟、虎纽錞于都 " 活 " 过来了,它们 " 破圈 " 而出,尽情释放 " 活 " 力。
【文物简介】
虎钮錞于:战国时期,一级文物,青铜质,通高 42㎝,腹径 27.2㎝,钮高 6.5㎝,重 7500 ɡ。系扁圆肩单虎钮直口式錞于,盘中塑虎钮,虎身饰有云朵状纹饰,虎口大张而锋齿毕露,虎尾上卷连盘沿,器壁较薄无纹饰。作战时与鼓配合,用来调动部队进退、鼓舞军队士气。巴人崇虎,将錞于钮塑成虎形,表达了对于信仰的尊重,后逐渐演变为氏族部落祭祀礼仪中的重器,成为权力、财富的象征。在鹤峰县城附近鸡公洞峡谷出土。
永宁寺双兽钮铜钟:一级文物,原存于鹤峰县走马镇麻寮所永宁寺内,为明代所铸,上有铭文 2000 余字。麻寮千户所,唐姓,始于元至正年间,止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 年)改土归流。麻寮所千户所为容美土司外围守备机构,下辖十一个百户所。铜钟通高 137 厘米、口径 98 厘米、边厚 4.5 厘米,兽钮高 22 厘米、钮径 10 厘米,重 400 余公斤。
彩绘菩萨:三级文物,为 1928 年陈连振父子率邬阳关神兵在凤凰寨练兵时使用过的彩绘菩萨,通高 37㎝,人物高 32㎝,底座长 14㎝,宽 8.3㎝,高 5㎝。
人物俑堆塑罐:三级文物,通高 36.5㎝,陶质,罐上堆塑人物、鸟雀、走兽等,神态各异,生动形象,罐身有明显附加堆纹。
来源:长江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