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12-10
【今西安】无数人青春的坟墓,现在连灰都被扬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但凡稍有点网龄的人,应该大都曾经是一个名叫 " 人人网 " 的网络平台的注册用户。

现在的人人网可能还没人人车有名,但对于冲浪多年的那一拨网民而言,人人网却是比人人车更能引发共鸣的一个概念,因为那是无数人的青春的真真切切的载体。

(图:网络)

12 月 2 日,有用户突然发现:人人网无法登录了。随后在联系客服后,得到了 " 暂时停止服务 " 的反馈。虽然官方信誓旦旦称 " 只是在做升级 "、" 您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会得到严格保护 ",但只要仔细想一想上一次登录人人网是在啥时候,大家心里应该多少都会有点数:有些记忆,就算还活着,也跟死了差不多了。

哪怕它真的又活过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只是又死了一次。

01

2005 年,美国穷小子扎克伯格靠着玩 Facebook 把自己玩成了 " 盖茨第二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获得了 " 网民 " 的新身份," 社交平台 " 在国内的市场蠢蠢欲动。

最终,美国特拉华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王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和几个朋友套用 Facebook 的模式,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 社交网站 ",由于初期主要面向的是在校大学生,因此起名为 " 校内网 "。

▲校内网创始人王兴(图:网络)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大学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家庭的束缚,也没有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房贷车贷,大家在象牙塔里尽情放飞自我。而校内网的适时出现,给这一代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用于挥霍无处安放青春的平台,自然是出道即巅峰,根本不用怎么宣传,一夜之内就火遍了全网。

校内网是国内最早实行 " 实名制 " 的网络平台,无数人靠着这个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幼儿园 / 小学 / 初中 / 高中同学,在上面写日志、发状态、贴照片、玩游戏 ...... 那个年代的互联网,还处于大众化的起步阶段,没有那么多的虚伪和戾气,大家顶着真实的名字和头像,在校内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真情实感。那是一个真正属于 " 诗和远方的田野 " 的年代。

▲校内网的登录界面(图:网络)

但任何事业,一旦越做越大,就自然会出现继续扩展业务的想法。

仅仅一年之后,王兴就放弃了他一手打造的校内网,把它作价 1600 万卖给了千橡互动。或许是考虑到 " 校内 " 两字制约了网站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千橡在 2009 年 6 月将其更新为 " 人人网 ",其用户范围也从在校学生推广到了职场白领,注册人数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其用户数巅峰期一度逼近两亿——你可能觉得这个数字没多少,但那是 2010 年代,当时全国网民也就 4.5 亿多。

也正是在那时,人人网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 " 找同学,上人人 "。至少在当时,人人网真的做到了这点,它有底气这么喊。

02

人人网还是 " 网红 " 这个概念的最早集散地,而人人网上的很多早期网红,后来都成了明星,人人网就成了他们人生中最为不堪回首的 " 赛博坟场 "。

景甜说她最早的一批粉丝是人人上的好友;

白敬亭在人人网上哀叹语文模拟题太难;

娜扎在人人网上羞涩地回复感谢夸她长得漂亮的网友;

▲女明星娜扎在人人上与网友互动(图:网络)

虞书欣在人人网上吐槽:" 看不惯我的,可以主动删除好友。"

彭昱畅因为被人扒出了当年发在人人网上的非主流头像而在节目现场破防;

陈飞宇说他成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人人网上把当年各种中二发言删掉 ;

饶雪漫在为她小说改编的电影《左耳》寻找女主角时,就是去人人网上扒拉各大高校的 " 校花 ",最终选中了陈都灵;

最黑色幽默的来自国乒目前的当家小生王楚钦,由于巴黎奥运会上的惨淡战绩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期,他一度成了众矢之的,而 " 黑粉 " 们实锤他 " 改年龄 " 的证据,就是从他的人人网主页上扒出来的 ......

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这种如此 " 百无禁忌 " 的社交模式很离谱。但在十几二十年前,这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了 " 找同学 ",大家都主动用真名、真头像、真个人资料注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 " 实名上网 ",完全不怕 " 掉马 " ——因为大家直接展示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根本没有 " 马 " 可以掉。

▲人人网上的 " 开心农场 "(图: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人网就是很多人最早涉足网络世界时的 " 新手村 ",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被温柔以待的感觉。你感兴趣的文章和视频、三观合拍志趣相投的朋友,人人网上都有,简直就是一个绝佳的网络舒适区。

我的一个同学黑子,在注册人人网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搜索栏里输入了他幼儿园时就暗恋的白月光的名字,然后,他真的找到了她并联系上了她。

黑子和他的白月光最后并没有像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那样美满地生活在一起,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黑子在一个下午在人人网的状态栏中打下 " 感谢人人,让我从男孩变成了男人 " 时那一脸幸福的表情。

03

2011 年,人人网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市值达 74.82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百度和腾讯两大 BOSS 的市值排名第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2011 年,人人网高层亮相纽交所(图:网络)

进入 21 世纪的第二个 10 年,智能手机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借此机会进入野蛮发育期,人人网面前的蛋糕开始被越切越小。

另一方面,最早的几拨学生群体用户相继毕业之后,也标志着人人网的用户正在飞速流失。

就这样,人人网开始渐渐变成一个 " 互联网遗迹 " 一样的存在。除了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去翻一翻自己年轻时的 " 黑历史 ",没有人还会想到用它去跟老朋友、老同学联系,就算单纯想抒发一下感情或者吐槽 996 的 " 福报 ",发个朋友圈也比登录人人更快捷。

人人就像是一辆刹车失灵的老爷车,在下坡路上一路狂飚,跌向谷底。

这段时间里,人人不是没有尝试自救过,而且他们很努力,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都试了一遍——团购、游戏、二手车、区块链、理财、直播 ...... 但惟一激起的一点水花,就是被老用户们抨击 " 亵渎了我的青春 ",甚至把那句大众曾耳熟能详的口号魔改为 " 上同学,找人人 ",一度发展到被监管部门约谈。

2018 年,人人网的用户下跌至 3100 万人,人人公司也终于承认自己玩不动了,宣布以 6000 万美元将其出售给了北京多牛互动传媒。但东家的易主并没有带来什么新气象,甚至连回光返照都没有,反倒是人人网 APP 被一起下架了。

一年之后,人人网终于重拾老本行,再次开始改革主打 " 社交 " 的方向,但在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早期的微博、微信都已发展成熟,又出现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一茬又一茬的后起之秀," 社交平台 " 一家独大的年代早已结束,人人已经没有能力去分一杯羹。

▲人人曾经推出的直播平台(图:网络)

在又苟延残喘了几年之后,人人网终于在不久前彻底被尘封进了历史。

04

虽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很久没上过人人网了,但当它彻底 " 凉透 " 的消息传来,还是难免感到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人人网的 " 升级公告 "(图:网络)

当年那个每天登录人人网的岁月无疑是令人怀念的,和很久没见的同学打打嘴炮、去好友家里偷几棵菜、看看有谁分享了有深度的文章或者搞笑的视频、偷窥两眼班花的主页 ...... 这些东西其实一直没有消失,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那种心境却终究是找不回来了。

人人网究竟做错了什么?你可以说它急功近利、定位不准、认知不清 ...... 但其实人人很可能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当大部分人都失去了上人人网的心情,我们不再认为这个网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乐趣,那它的时代就注定要落幕了。

人人网的 " 升级公告 " 中写:" 人人网正在进行一次‘换车’升级——就像您的燃油车开了多年,也想试试新能源车一样。" 但是很多人真正想要的,可能正是第一次接触 " 燃油车 " 时的那种心情。十几年间,曾经满是 " 路过 "、" 踩一脚 " 之类留言的留言板变得一片清冷萧条,直到现在彻底随风而散,甚至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到了。

我也曾多次想再上一次人人网,看一看上一次在这里发布内容是在哪年哪月,结果发现:我连我的账号是什么都忘了。

也正是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与其说我们在怀念人人网,不如说是在怀念一代人的青春,而它已经彻底落幕了。

来源 / 今西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