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花了 3357 元购买出差机票,实际 " 含税票价 " 却仅为 1070 元?而最终因为服务方无法提供行程单令消费者的这一行程都无法报销。
1070 元的机票
航班管家售价 3357 元
北京的消费者韩先生反映,他在 11 月 17 日通过航班管家 App,花费 3357 元购买北京至深圳的往返机票,然而在登录航旅纵横 App 后,他发现,行程的 " 含税票价 " 仅为 1070 元。
韩先生随即联系了航班管家,对 2000 多元的巨大差价,客服解释称:" 公司或相关供应商与航空公司之间有单独的运营及结算等方式。基于这些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所谓的额外优惠等情况。我们可以保证的是,您支付款项给我们,我们给您提供与您支付款项足额的报销凭证。"
但韩先生对于这样的说法无法接受,他认为,差价过大," 而且给我出的舱位还不一样。"
此外,韩先生称,虽然客服承诺可以提供报销凭证,但只能提供发票,无法提供行程单," 行程单上需要标注机票的真实价格,所以他们不给行程单,这也导致我出差没办法报销机票 "。
韩先生认为航班管家涉嫌欺诈,要求对方退票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退一赔三 ",但被拒绝。
韩先生称,航班管家工作人员曾提出额外赔偿 200 元,但他没有同意," 目前打算起诉,但这种事情太普遍了,消费者很难维权 "。
多个订票平台
被投诉 " 低买高卖 "
记者调查发现,机票实付款高于实际票价的情况并非偶然,此前多名消费者反映类似遭遇。关于在第三方订票平台购买机票实付价格高于行程单票价的投诉不少,涉及携程、去哪儿网、飞猪等多个第三方订票平台。
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消费者爆料称,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机票价格高于行程单显示的实际票价。
有消费者表示:" 机票行程单上都会标注机票的真实票价,不少消费者购买机票后都不会打印行程单,这导致代理商‘低买高卖赚差价’。"
对此,律师分析认为,机票代理商在售票过程中,如果通过隐瞒实际票价或提供虚假信息,故意将高于实际票价的机票出售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支付了更高的票价,这种行为即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 " 退一赔三 "。
来源 新闻坊、澎湃新闻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