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12-12
一桌“南农宴”全是“南农造”,是知识也是美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南农蟹味石榴球、南农原生紫白菜、南农百合象形莲花 …… 只是看到这些菜名,就已经令人口水直流。12 月 12 日,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宾馆举行第二届厨艺技能大赛暨 " 南农味道 " 文化品鉴会,该校教师团队的一个个科研成果,成为餐桌上的一道道美食佳肴。同时还进行了一场厨艺比拼,将南农的美食文化与美食技艺相融合,带来了一场味觉盛宴。

△ 12 月 12 日,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宾馆举行第二届厨艺技能大赛暨 " 南农味道 " 文化品鉴会

南农的科研成果变身美食佳肴

东晨 1 号乳鸽、123 小凤凰、苏淮猪、铁皮石斛、铁棍山药、功能性百合、玫瑰白菜、南农 47 大豆、南水 6 号黄瓜、南农菊花、宁香粳 9 号 …… 参赛选手们各施所长,精心挑选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和校友的特色食材,巧妙运用各种烹饪手法,将一道道饱含南农风情的菜肴呈现在评委与观众面前。

△选用南农培育的优良中华绒鳌蟹 " 金农 1 号 " 制作的蟹黄荔枝(上)

无论是园艺学院菊花团队新鲜采摘的香菊为原料制成的菊花酥,还是选用南农培育的优良中华绒螯蟹 " 金农 1 号 " 制作的蟹黄荔枝,或是获得肉品质量与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支持的烧鸡,都充分彰显了 " 南农味道 " 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多元,成为 " 南农宴 " 的一个个金字招牌。

这些菜品不仅在色、香、味、形上令人赞叹,更在文化寓意与创意构思方面下足了功夫,每一道菜都仿佛在诉说着南农的故事与历史传承。

既然是文化品鉴会,这些美食还融入了南京文化。在一众菜品中,有这样一道佳肴十分吸睛,名为 " 雨花石山药 "。南京的 " 老饕 " 都晓得 " 雨花石汤圆 ",这道 " 雨花石山药 " 是翰苑宾馆行政总厨秦刚和星厨团队共同研发的一道菜品。" 食材是应用学校技术的铁棍山药,造型又是雨花石汤圆,南农文化与南京文化完美融合。"

△翰苑宾馆行政总厨秦刚(左一厨师)在介绍一品鲍汁鸽吞鲍的制作工艺

" 印象最深刻的一道菜是‘一品鲍汁鸽吞鲍’,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在脱骨的基础上还能保持鸽子原型,很厉害。" 草业学院大三学生韩嘉琳是当天的大众评审,现场的菜品许多原材料是南农的科研成果,她感到十分神奇。" 作为一名农学人,看到我们的科研成果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并被大家喜爱,我感到十分自豪。"

" 南农味道 " 走出校门走向更多人餐桌

在 " 南农味道 " 文化品鉴环节,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鸡)肉品加工岗位科学家王鹏带领大家穿越时空,追溯烧鸡的起源与历史脉络。从古代民间烹饪技艺的萌芽,到不同地域文化对烧鸡发展的滋养与塑造,详细阐述了烧鸡如何在岁月长河中逐步演变,成为中华美食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鸡)肉品加工岗位科学家王鹏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07 级校友、北京圣宝利科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潘莹现场进行餐酒搭配及逻辑论述,丰富的专业知识为现场听众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餐酒文化之旅。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07 级校友、北京圣宝利科贸有限公司创始人潘莹

南京农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党工委书记、翰苑宾馆董事长郑颖表示,本次文化品鉴会以南农食材为主,汇集了南农各个科研团队、校友的食材,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的 " 宁香粳 9 号 ",植物保护学院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生产的铁棍山药,南农校友研发的 " 东晨 1 号 " 乳鸽等。

△南京农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党工委书记、翰苑宾馆董事长郑颖

" 我们将这些食材做成美食,希望通过翰苑宾馆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品尝到绿色健康的美食。同时也借助这一平台,将南农美食和文化相融合,传承南农‘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 郑颖表示,未来翰苑宾馆将继续致力于 " 南农味道 " 和 " 南农宴 " 的挖掘与创新,为更多人带来难忘的美食体验与文化之旅。

通讯员 赵广欣 张岩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楠 / 文 王玉秋晨 / 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