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0 月 21 日起,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入场交易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启动了 " 不见面 " 分散网评式评标,此举促进了项目评审更加公平公正,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的阳光和高效。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对 70 余宗项目实施了分散网评式评标,社会反响普遍良好。
" 不见面 " 分散网评式评标,只是黔南州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中的一个环节。12 月 17 日,黔南州召开 " 改革让交易更公平更阳光 " 新闻发布会,就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改革情况进行通报。
△大屏幕全程见证评审专家评标过程(图片由杨政宇提供)
据了解,近年来,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以改革促发展这条主线,以创造更加公平、更显阳光、更有活力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为目标,紧扣平台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在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场内服务管理、抓实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见证报告等方面下狠功夫,以点带面,着力探索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 2016 年,将全州 11 个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为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形成了 1+11 的州县两级交易体系。2018 年,州县两级中心加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牌子,建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协同各行业部门和村级组织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的机构改革,让交易平台更科学和高效。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基础上,全面改革评标模式,推行 " 不见面 " 分散网评式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切实降低评审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广泛推广投标电子保函,确保项目交易既 " 公平公正 " 又 " 高效节约 ";全面优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系统,持续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经营性资产、承包地流转交易平台;积极主动落实全州深化矿产资源配置和林权集体制度交易改革试点前期工作,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交易规则、交易流程,并对两权出让系统进行改造;从今年 10 月 21 日起,对入场交易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启动 " 不见面 " 分散网评式评标,实现了评标组织形式由 " 一标一室 " 向 " 一标多室 " 转变,评标模式由 " 集中协同 " 向 " 分散独立 " 转变,评标交流沟通由 " 线下言语 " 向 " 线上文字 " 转变,有效推动了评标专家独立评审,促进项目评审更加公平公正。
△分散网评的评标专家在随机抽选座位(图片由杨政宇提供)
——积极推动黔南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改革。2016 年 3 月,建成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电子交易系统,实现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项目交易全流程电子化。2022 年,升级改造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州县一体)信息化平台,解决了县级线下纸质交易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等难题,实现了 " 交易平台、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制度规则、资源调取、专家抽取 " 六统一。与此同时,按照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 " 全省一张网 " 的改革部署,积极推进全州信息化平台与 " 全省一张网 " 大厅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数据 " 一网共享 "、交易 " 一网通办 "、服务 " 一网集成 "、监管 " 一网协同 ",不断破除隐性壁垒。
——加大制度体系改革,规范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进程。先后制定并结合实际修订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国有产权、农村产权等项目的交易流程,出台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矿业权出让电子交易规则,出台了代理机构场内管理制度、" 不见面 " 分散网评式评标管理制度、评标专家场内评标纪律以及公共资源交易见证、记录、提醒、报告等制度,切实从项目入场到开标评标环节规范了各方主体的交易行为。
如何更加扎实有效推动今后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黔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朱建明表示,将持续在抓改革促发展上着力、在建平台强服务上聚力、在优环境提效能上发力、在守底线防风险上用力,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度聚焦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交易平台矿业权、集体林权板块改造,无缝衔接两权出让改革,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改革赋能黔南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带来的不仅是交易行为更加阳光透明和公平公正,更高效推动了工作的质效。数据显示,今年 1 — 11 月,黔南州项目交易宗数和交易金额两项核心指标分别完成 3714 宗、397.61 亿元,在全省 9 个市(州)中均排全省第二位;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交易宗数和金额出现 " 双升双降 ",集中反映了黔南州在基础设施、民生补短、农业专项等方面投入点多面广、节约高效的态势将持续以及财政预算支出最大限度满足需求和过紧日子双重要求效果显现;国有产权交易金额和占比呈现 " 双升 ",充分体现了州级层面统筹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持续发力的效果明显。
记者 张仁东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