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6 日,国务院以 " 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 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严格执法程序、优化执法方式、强化监督问责,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12 月 16 日,国务院以 " 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 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学习。新华社记者刘彬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作讲解。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张国清,国务委员吴政隆作交流发言。
李强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行政执法是政府依法履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现在一些领域和地方滥用行政裁量权、执法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存在。要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针对基准覆盖不全面问题,抓紧完善许可、征收、强制、检查等裁量权基准。针对裁量幅度不合理问题,考虑经营主体违法情况和可承受能力,按照 " 过罚相当 " 原则确定处罚限度。针对地方标准不统一问题,加强统筹指导,及时督促调整。
李强指出,明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要规范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畅通申诉渠道,依法保障监管对象申诉权利。要优化执法方式,对情节比较轻微、没有主观故意、对社会危害性较低的违法行为,可采取柔性执法措施。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李强强调,规范行政执法需要常抓不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规则、强化执行约束,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来源 | 新华社
【延伸阅读】
根据财政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 1-11 月我国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9 万亿元,同比微降 0.6%。虽然前十一个月的财政收入相比上年还是下降的,但降幅从前几个月的 2% 以上收窄至 0.6%,体现了财政收入积极的一面。
单看 11 月情况更为明显,2024 年 11 月非税收入相比于去年 11 月大增 40.4%,不仅延续了今年以来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而且增速不但刷新纪录。
什么是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不同,非税收入很多时候与企业、个人的经营、消费无关,说白了就是以前常说的各类交给政府相关部门的费用。
罚没款属于非税收入的一种,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一些省份的罚没款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可能是为了弥补税收收入下降的缺口,部分地方存在 " 以罚增收 "、" 逐利性罚款 " 的情况,由此催生出一个新词——远洋捕捞,指的是部分地区的执法机构在没有提前告知当地机构的情况下跑到别的省份对企业罚款甚至抓捕公司负责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