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9 日,陕西省第二届武林功夫大会进入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角逐陆续展开,众多精彩项目也逐一亮相。长器械中虎虎生风的棍术、短器械里威风凛凛的传统南刀、霸气十足的朴刀,双器械中刚柔并济的双钩、轻盈敏捷的双剑,软器械中呼呼作响的三节棍、劲道十足的单鞭、神出鬼没的绳镖,种种表演令人叹为观止,现场观众看的大呼过瘾。如果说青少年比赛是青春飞舞的激情,是对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扬;那么中老年比赛,就是对中华武术的执着与坚守,一招一式都显示出岁月的积淀和感悟。
最小陈嘉尔:我学习武术是用来打坏人的
今日上午的双器械比赛,五岁的陈嘉尔和比他高出很多的哥哥姐姐们站在一起格外显眼。候场时,工作人员一再提醒他,哨音过后再开始演练动作。小家伙也确实听话,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比赛开始后,陈嘉尔神态自若,一套双匕首动作连贯到位,完成的十分流畅。观众们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着场上最小选手的飒爽英姿。动作结束,乖巧的陈嘉尔行礼退场,大家又忙着和他合影并送上祝福。这个来自西安马超武术运动中心的 " 小豆豆 ",其实已经是一个拥有四、五场大赛经验的 " 老运动员 " 了,现场很多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陈嘉尔三岁多的时候因为去看别的小朋友训练喜欢上了武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习武的道路。" 我学习武术是用来打坏人的。" 小家伙的目的很明确,在本次比赛,他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 " 拿到第二名 ",因为第一名和第三名他以前已经拿过了。
据其父亲介绍,武术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男子气概,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不惧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招式动作。然而成长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随着训练的深入,教练的要求也越发的严格,这让陈嘉尔有些吃不消,拉韧带的时候偷点懒,上课的时候不想去,也因此没少过哭鼻子。好在父母的和教练的鼓励,帮助陈嘉尔很快重拾信心。从此他再没出现过抵触情绪,总是想着把自己打拳的视频分享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小伙伴。未来的路还很长,陈嘉尔的父亲却很坚定," 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和武术两手抓,但如果孩子愿意成为专业运动员,我们全家也会支持他。"
最长贾双喜:希望收徒弘扬红拳文化
70 岁的贾双喜参加的刀术比赛将在明天进行,但今日下午,他还是和西安高新武术代表队的队友们一起来到外场训练。腾空、劈叉、滚身等一连串高难度动作过后,还有 " 过铁门槛 " 这样的独家绝技,老人如此灵活的身手令围观者震惊。可是对于已经有 60 多年拳龄的贾双喜本人来说,这些动作早已轻车熟路烂熟于心。
贾双喜是独生子女,家里人担心他被人欺负,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就被送去跟着师傅练武。也许是和武术有缘,贾双喜入门很快,此后一天也没有懈怠,每天都会抽时间练习。上班以后,贾双喜就利用早起和晚上的时间训练," 时间少了就踢踢腿、动动腰,基本功肯定不能少。" 从澄城县矿务局退休后,业余时间更多了,贾双喜每天都要练习两个小时。2016 年来到西安带孙子,楼道里的平台就成了他的专属练功地点。贾双喜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活跃在大大小小的武术赛场上。说起取得的成绩,老人如数家珍,获得的 40 枚沉甸甸的奖牌中,有 34 块是金牌。" 去年的峨眉国际武术大赛,我参加了红拳和大刀的比赛,拿到一金一银。" 那次比赛经历也是贾双喜最珍贵的回忆。
这次能参加武林功夫大赛,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作为老年组年龄最大的选手,贾双喜专门提交了两段今年 7、8 月参赛的视频以证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状况良好,这才得以顺利报名。赛前,贾双喜给自己加练,反复观看以前训练比赛的视频,在月光底下打拳看自己的影子,对着穿衣镜纠正动作," 参加了这么多次比赛,我知道哪里容易出问题,这些地方我就多练练。" 在昨日的比赛中,贾双喜的一套红拳并没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只获得了三等奖。这也激发了老人的斗志," 在刀术比赛中,我会毫无保留的拿出自己的难度动作,争取一个满意的结果。"
贾双喜说,他有两个愿望,在 60 岁那年写完了长篇小说《秋梳梦》,达成了第一个愿望。而第二个愿望,却迟迟没有实现,"1994 年我被渭南保安学校聘为教练,就教过学生。后来我也曾经带过徒弟,可是娃吃不了苦,放弃了。我就想着能收两个肯下功夫的徒弟,把自己一身的本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继续弘扬咱们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红拳!" 希望已经坚守武术半个多世纪的贾双喜,可以美梦成真。
文 / 丁潇雅
审核 / 萧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