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智能制造 " 升级版 ",南京持续发力。12 月 20 日,2024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以 " 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为主题。现场重磅发布了 "2024 年度世界及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出席主题大会,省长许昆林,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IEC/SyC SM)主席乌多 · 博世,俄罗斯机器人协会主席阿丽莎 · 安妮斯盖亚等致辞,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致欢迎词,国际智能制造联盟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等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副省长李忠军主持主题大会。
一大波重磅成果!2024 智能制造 " 双十 " 科技进展发布
西门子开发的西碳迹— SiGREEN 平台底座及碳足迹生态解决方案,可实现全链条碳足迹透明化及价值链高效协作,兼顾高效生产与绿色发展,应用覆盖汽车、电池、电子、钢铁、元器件化工、通信、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山东大学开发 " 五官一脑 " 盾构智能装备,包括 " 火眼金睛 "" 听波聪耳 "" 超级巧鼻 "" 钢牙神经 "" 号脉灵手 " 和 " 人工智脑 ",目前已应用于穿城、过江河、越海等地下隧道施工工程;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智能仿生足式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可满足在狭窄通道、多层陡峭楼梯等复杂巡检环境下大负载、高机动的性能需求,解决面向电力、冶金、消防等巡检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系数高、工作强度强等行业难题;清华大学联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及苏州祥益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的飞机部件智能装配测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有助于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产线,技术与产品已用于 10 余家航空制造及维修企业 ……

这些代表全球范围内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趋势和典型应用案例,被选入 "2024 年度世界及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这是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第八年在大会上组织发布,突出智能制造在行业领域示范应用,从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等角度呈现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活动和进展。
国际智能制造联盟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一代技术一代产品一代工业,每次工业革命,都有一种共性赋能技术,赋能制造技术,引领和推动各行各业工业企业革命性转型升级。
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学术委员会副总干事田利芳介绍,自发布两项 " 十大科技进展 " 以来,已累计发布了 77 项世界智能制造科技进展和 80 项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覆盖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海工装备、农业机械等近 20 个制造业重点领域,涉及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和智能制造的标准以及智能制造应用实践与解决方案。
瞄准前沿," 国家智能梯度培育行动 " 发布

作为国家全面打造智能制造 " 升级版 " 的核心环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对 " 国家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 进行解读。
" 智能工厂建设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和前沿探索新阶段,全力构建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到领航级的智能梯度培育体系。" 胡坚波介绍,一是场景升级,智能工厂将走向通用场景大规模推广和新技术融合场景探索;二是技术升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推动制造业效率变革与价值创新;三是模式升级,典型场景的解耦重构将形成面向中长期的八大未来制造模式;四是体系升级,智能工厂将推动传统制造体系向三层扁平架构演进。
主题大会上,相关机构还对国家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了解读。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连续两年联合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 揭榜挂帅 " 工作,共遴选出 244 个解决方案揭榜任务,2024 年遴选出 83 个解决方案。
大会期间,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中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等 30 余家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机构、院校,将联合组织承办 4 场重大专场活动及 10 场专题活动。
载人飞碟、救援无人机亮相,展现低空经济新潮流
主题大会精彩不断,一旁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展馆内,同期举办的市场化展览同样亮点多多。展览吸引了全球近 10 个国家和地区的 263 家企业集中参展,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和行业代表性企业 51 家。
咖啡机器人、鸵鸟机器人、炸鸡机器人 …… 一批互动性强的消费机器人引人围观。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产品,首次引入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元素,首次设置大面积户外演示区,一批业内的领先产品集中亮相。

" 看,这不会是电影里的 UFO 吧 "" 赶紧拍照,太酷啦 "…… 在深圳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展位,一架庞大的灰色 " 飞碟 " 吸引了众多观众拍照打卡。该展位测试工程师王骞介绍," 这是全球首款飞碟状电动载人飞行器,酷似飞碟,可以承载 1~2 人,可垂直起降,常规飞行高度五六十米,主要用于文旅消费场景。"

" 这是 GQ-580 型无人直升机,是公司专门打造的一款高原环境下的无人直升机,载荷大,航程远,抗风能力强,可谓‘小身板有大力量’。" 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钱猛介绍,一旁的 GQ-680 型无人直升机空间更大,也非常好地解决了高原环境下无人直升机使用面临的各种困难。

" 你们的车真的可以上路了吗?都在哪儿使用?" 现场,一辆车身线条圆润流畅,看起来 " 萌感 " 十足的自动驾驶小巴自动行驶并停靠。创维汽车展位负责人赵振宇告诉记者,无人驾驶的 " 蓝鲸号 " 自动驾驶小巴车身内部空间更大,视角更宽广,便于乘客的观光游览,主要应用在园区、公园以及校园内,续航里程为 150 公里,最大爬坡度 15%,基本可以满足运营需求。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期间还针对性组织开展 11 场金融路演、新品发布、技术交流、产教合作等专场活动,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合作共赢。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