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4-12-21
冬至,我们吃点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饺子、汤圆、冬酿酒、豆腐 …… 四季变换,光阴流转,一餐一饭的热气蒸腾中,人们为即将进入的 " 数九 " 积蓄着热量。

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一到,数九寒天就开始了。

《汉书》有云:"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是 " 吉日 ",应当庆贺。因此,民间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

"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吃饺子迎冬至的习俗(饺子:" 我真是为北方的节日操碎了心。")

北方冬至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饺子,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下肚,暖身又驱寒,因为外形像元宝,吃饺子还有着 " 招财进宝 " 的吉祥含义。

同样是北方,河北黄骅有冬至吃面花的习俗。

揉好面放入特制的模子中 ‍‍,压制成鱼、寿桃、元宝等吉祥造型,然后蒸熟。

刚出锅的面花洁白如玉,热气腾腾,点上颗红点,甘甜的麦香之外,生出的是人们对来年生活红红火火的期待。

甘肃山丹的冬至,有吃 " 牛娃子饭 "的习俗,将和好的面揪成蚕豆大小,做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再用专门的梳子摁上花纹,像个 " 花牛犊 "。

" 花牛犊 " 煮熟后,与炒好的肉菜烩在一起," 牛娃子饭 " 就做成了,浓郁的汤水,鲜美的臊子,再撒上些葱花、香菜," 饭张力 " 直接拉满。

凛凛寒冬,一碗滚烫的 " 牛娃子饭 " 下肚,天再冷都不怕了。

当多数北方人,选择用一盘饺子问候冬至时,南方各地的餐桌上飘出的是五花八门的味道。

人间小团圆,冬至大如年 ‍。" 圆 " 寓意 " 团圆 "" 圆满 ",冬至吃汤圆又叫 " 冬至团 ",民间有 " 吃了汤圆大一岁 " 的说法。

在福建寿宁,有冬至吃高粱汤圆的习俗,这种汤圆煮熟后是粉红色的 ‍‍‍‍‍‍‍‍‍‍‍,与传统的水煮汤圆的吃法不同,高粱汤圆须在煮熟后裹满黄豆粉再吃。

软软糯糯的汤圆,蘸上香香的黄豆粉,趁热来上一颗," 弹牙 " 又 " 爆浆 "。

桂花姜茶搭配黑芝麻汤圆,汤圆就红豆沙陈皮,是香港偏爱的冬至滋味。

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们有冬至吃彩色汤圆的习俗。

用板蓝根、火龙果、密蒙花等天然染料煮出汁液给糯米面染色,随后制作成汤圆,即为彩色汤圆。

彩色汤圆的吃法花样繁多,豆面汤圆、糖炒彩色汤圆、黄金汤圆、紫米汤圆,一个圆接着一个圆,好一个团团圆圆!

在苏州,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喝冬酿酒,冬酿酒由糯米和糖渍过桂花酿制而成,色泽金黄透亮,度数不高,甜度刚好,老少咸宜。

比照苏州" 冬至夜喝冬酿酒吃卤菜 "的习俗,桂花味的 " 小甜水 " 一喝,再来上两碟卤菜,那叫一个美滋滋,早把天寒地冻忘到了脑后。

在江西等地,民间一直有冬至祭祖和扫墓的习俗,为了驱除寒冷,南昌人在冬至这天,要吃上一碗热豆腐,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热热乎乎。

老南昌人常说 " 冬至腌肉骨也好 ",因此一般在冬至以后,便开始杀猪腌肉、霉豆腐、用糯米蒸酒等,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在广东,有" 肥冬瘦年 "一说,意思是说冬至十分重要,过冬至的阵势和过年差不多,没错,你或许可以说广东 " 没有冬天 ",但绝不能质疑广东人过冬的热情。

冬至这天,广东人要" 加菜 " 吃冬至肉、蜜汁叉烧、明炉烧鹅、脆皮烧肉、白切鸡…… 光是把这些字打出来,都快要跟着流口水了。

佛山人则会一早杀鸡,准备菜肴果品祭拜祖先,还会蒸 " 松糕 "。" 松糕 " 是一种米粉发酵做成的糕点,蒸熟后有很多细孔,取个高升、大发的好意头。

汤碧清、肉滑爽、骨酥烂,南京老话常说" 冬至大过年,一九一只鸡 "。从冬至日起每进一九,各家长辈们都要炖上一只鸡,以此来让全家人吃肉喝汤滋补身体。

在川渝等地,冬至吃一顿羊肉汤,是许多人在意的 " 仪式感 "。

" 冬至阳生逼岁除,朝官宴飨事今无。尚留羊肉汤锅好,进补争服善价沽。"《锦城旧事竹枝词》中有这样的记述。

大火烹、小火煨,不加味精,为的是保留羊肉最本真的滋味,汤汁雪白,羊肉细嫩,再烫一盘新鲜的豌豆尖,肉香中泛动清香,让人舍不得放下筷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愿您心有暖阳,自带光芒!

来源 新华网 · 宝藏青年工作室

编辑 段筠 /编审 黄聪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汤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