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000 多年后,这样的描写不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坐上地铁 8 号线,西安城里的 20 多个城市综合体,让你实现买买买的自由。
" 一日看尽长安花 ",1000 多年后,搭上地铁 8 号线,牡丹园、芙蓉园 …… 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诗人的这份春风得意。一日看尽的又岂止长安花,城墙的厚重、兵马俑的雄壮、不夜城的繁华,都能让你感受到穿越时空的魅力。
四四方方的西安城,即将进入 " 地铁环线时代 ",身处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通过这张地铁网,抵达内心最向往的那个地方。这座千年古城,也将打破时空的距离,汇聚更多的热爱与传承。
12 月 22 日上午,地铁 8 号(环)线市民媒体试乘 图 / 赵彬
今年,是中国地铁环线开通大年。
11 月 26 日哈尔滨地铁 3 号线,成为中国第 7 条地铁环线,按照计划,本月底还有西安地铁 8 号线和广州地铁 11 号线分别上线。
作为西安唯一一条地铁环线、换乘站多达 18 站," 换乘之王 "8 号线就像是西安二环和三环之间的一条 " 金腰带 ",将西安地铁网串了起来,伴随着 " 棋盘 + 环 + 放射 " 地铁网初具规模,一个畅通无阻、高效衔接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带来的不仅仅是市民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城市发展形态全面走向多中心、多组团时代。
1
西安为什么要有环线?
西安地铁 8 号环线为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也是线网规划中的唯一环线,线路全长约 50 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 37 座,其中换乘站 18 座。与已运营的 7 条线换乘,整体贯穿雁塔区、莲湖区、未央区、新城区、灞桥区五个行政区,连接曲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和浐灞国际港四个开发区。同时在二环至三环路间形成快速便捷的客流换乘通道。
西安是继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郑州、哈尔滨之后第五座建成地铁环线的城市,西安地铁 8 号环线已建成的中国第三长环线,仅次于北京地铁 10 号线(57.1 公里)和重庆地铁环线(50.8 公里)。
1984 年 9 月,全长 23.1 公里的北京地铁 2 号线开通,这是中国开通最早的环形地铁,线路走向基本与原北京内城墙基本重合。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地铁建设提速,截至 2023 年底,上海地铁 4 号线、北京地铁 10 号线、成都地铁 7 号线、郑州地铁 5 号线、重庆地铁环线,5 条环线地铁陆续建成开通。
2024 年 11 月 26 日,哈尔滨地铁 3 号线剩余段开通,实现全线闭环运行,至此形成了哈尔滨地铁网由三条线路构成的 " 十字 + 环线 " 格局,相较于其他城市更多选择在已成网运行后启动建设环线," 急于求成 " 的哈尔滨仿佛是个独特的存在。
按照计划,西安地铁 8 号环线、广州地铁 11 号线本月底开通,目前在建的还有武汉地铁 12 号线、深圳地铁 15 号线、青岛地铁 5 号线,这意味着,2028 年之前,国内 11 座城市将拥有 12 条环线地铁,其中北京有两条。
可以看到,修建环线地铁的,几乎都是 GDP 万亿级城市,某种程度上,环线地铁,就是一座城市综合能级的体现和进阶。
一座城市为什么要修环线?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轨道交通所所长安东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形成环线的诉求。" 成环的时机在于放射线要足够多,而放射线的效率需要提升。" 安东说,环线只能服务环线周边群众的出行,所以单独的环线或 " 十字 + 环线 " 效率并不高,只有放射线达到一定数量,环线的加入才能提升整个地铁网络的运行效率。西安轨道交通的客运需求量大,客流比较集中。2023 年全市公路客流量为 623 万,轨道交通占比达到 53%,已经形成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辅助,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交通出行模式。客流方面的需求也较大,只有 1、2 号线时一度是全国客流第一;有了 1、2、3、4 号线时排全国第三,现在排到全国第六。
安东介绍,之所以将环线选在二环和三环之间,主要是因为二环人口最集中、岗位也最集中,客流需求大。具体选址时又不能和二环完全重叠,因为二环有很多高架桥和隧道,如果再修地铁,会对地下管线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就选择二环外扩一圈的主干路上。如北二环外的凤城二路;东二环外的幸福林带;南边比较特殊,由于城市发展重心偏南,科教、产业和学生比较集中,所以就选在了南三环内侧的丈八东路 - 雁南四路上;西边考虑到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影响,与唐延路 - 西二环并行。
2
" 真正做到了交通一体化 "
8 号线列车首次采用 A2 型地铁车辆,这是西安地铁首次采用 A 型车,编组方式为 4 动 2 拖 6 辆编组。列车全长 140 米、宽 3 米,相比已开通线路的 B 型车,新车更宽敞,载客能力提高 31%。据安东介绍,根据客流预测,8 号线初期(3 年)客运量将达到 88.69 万人次 / 天,近期(10 年)为 142.07 万人次 / 天,远期(25 年)为 176.26 万人次 / 天。这一客流量在未来将远远超过地铁 2 号线,因此需要采用更大的车型。
" 当时考虑到地铁 2 号线是西安市的第一条地铁线,对标当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经验,第一条地铁线路均没有采用 A 型车。" 安东说,西安地铁 2 号线于 2005 年筹划、2006 年开工,当时找了很多其他城市的专家,北京、上海的专家都认为第一条地铁线没必要顶格采用 A 型车,最后折中用了 6B 车型。" 当然也不能用现在的结果去评判当时的决定。"
安东介绍,由于 2 号线用了 B 型车,导致 1、2、3 号线都必须选用 B 型车,因为这些车在夜间需要统一调车修理。后面的 4、5、6 号线也是 6B 车型。预测到 8 号线的客流量较大,所以第一次采用了 A 型车,后面的 15 号线也会采用 A 型车。
简言之,8 号线不仅是 " 换乘之王 ",更是一个 " 多拉快跑 " 的 " 换乘之王 "。
"8 号线有很多措施做得非常好,真正做到了交通一体化。" 安东说,在 8 号线站点占道施工恢复时,将统筹地铁、常规公交、共享单车等设施的衔接,在部分站点设置公交连廊,将大客流站点如大唐不夜城等地铁出入口和公交连廊连在一起,乘客转乘等车时不用再担心风吹日晒雨淋;在优先留出人行空间的前提下,统筹设置了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停车位,解决地铁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的问题;在具备条件的站点设置便民集市,如早餐点、蔬果摊点等,以地铁站点为核心打造城市 " 微中心 ",服务周边居民 15 分钟生活圈。
" 在对共享单车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市 7.8 万辆共享单车大部分都是依托地铁出行,所以要做好地铁周边的交通接驳问题。" 安东说,他们还在研究如何做好公交地铁的接驳,将公交线路调整和地铁线路垂直,更好地与地铁站点衔接,将周边客流吸引至地铁站,发挥轨道交通高容量、高速度、高准时性的特点。" 只有让各种交通出现方式形成合力,才能打造更便捷的综合交通系统。" 安东说,城市交通的问题不仅仅只依靠地铁来解决,需要地铁、公交、小汽车、共享单车、出租车形成合力。
3
" 客流量会爆炸式增长 "
西安地铁的客流强度比较大,尤其是 2 号线,上下班高峰非常拥挤,8 号线开通后是否可以缓解 2 号线的压力?
" 并不会,西安地铁的客流量将会是爆炸式增长。" 安东说,轨道交通的客流量统计是将换乘次数计算在内的,换乘一次统计的是两次客流量。目前西安市轨道交通平均站距在 5 站以内,统计 2 号线全年刷卡量发现,客流主要集中在行政中心到钟楼这一客流断面," 因为有大量南北向的交通需求,但是过了北大街,南部的地铁线很密,有 5 号线、3 号线,而进入到北段到行政中心却没有换乘站,造成客流无法分流,形成拥堵。8 号线开通后,增加了市图书馆换乘节点,将带来全网、8 号线和南北线的换乘次数,客流统计自然更多。8 号线总长近 50 公里,共有 18 个换乘节点,几乎涵盖了西安市所有的已有线路,势必会造成大量的客流进行换乘,客流量会爆炸式增长。
而对于市民乘客来说,尤其是绕城以内的 700 多万市民来说,将会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乘坐地铁的便捷。" 地铁出行的准时性和准点性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 安东说,8 号线的开通让西安地铁覆盖的面积更为广阔,也会提升全网的效率。而且 8 号线换乘站的增加,让北大街、小寨等大的换乘站客流量得以分散,虽然换乘次数可能增加,但是换乘的走行距离短了,车厢里也不再那么拥挤,50 公里 37 个站点,站距较大通行效率高,乘车体验会更便捷。同时也会让外围线路与中心城区的多条线路快速衔接,有利于城市外围地区的开放建设。例如高陵的 10 号线接入环线,极大方便了高陵人口与高新、曲江等地区的交通联系。
环线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对交通枢纽和客流大站的串联。这些场站是市民和旅客出行时重要集中的起讫点,通过环线将其连接后,无论是从环内核心区还是环外郊区前往枢纽,均可就近乘坐放射线路或穿城线路至与环线的换乘站,再乘坐环线快速抵达枢纽。
4
西安交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从 2011 年第一条地铁建成以来,西安的地铁时代已有 13 年时光。8 号线建成前,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网已有 10 条地铁线路,外加市域铁路西户线,11 个市辖区中仅剩远郊阎良区尚未覆盖,或许可以这么说,这座古老而现代城市辉煌的昨天 " 功不在我 ",但这座城市的明天 " 必定有我 "。比如说,钟楼 · 大南门商圈、曲江大雁塔商圈、雁塔小寨商圈等重点培育的 9 大商圈,悉数尽在地铁沿线,谁能说这不是必然的?前不久开通 10 号线时,人们谈论更多的也是其之于城市北跨战略的价值与意义,毫无疑问,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地铁建设已经与这座城市的未来深度绑定在了一起。市民出行离不开地铁,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地铁。
奔驰的地铁,载着忙碌的人们,带着城市一起向前奔跑。伴随着地铁 8 号线的建成,一个外通内畅、转换高效的 " 棋盘+环+放射 " 地铁网已初具规模,这无疑是西安交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地铁以其高效、准时的特性,极大地缩短了城市内部的通勤时间,使得人们能够跨越距离的限制,快速穿梭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地铁时代的来临,标志着城市竞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那么,环线地铁的开通,将助力城市竞速提档升级,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地铁路网的运力和运能,另一方面,因为布设于主城区和新开发区域之间交界地带,也是把城市传统区域和新开发区域一体串接盘活了。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地铁建设,其目的不只是缓解日益窘迫的地面交通压力,更要引导城区人口的迁徙,为城市带来新活力。
2007 年,西安三环路主线建成通车,媒体评价其一个重要意义在于 " 拉大了西安城市骨架 ",从这个意义上说,处于二环至三环之间的地铁 8 号线,这条环形客运交通走廊将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直接进一步带动三环周边区域的发展,更因为贵为 " 换乘之王 ",又可以把整个城市地铁网的人流、商机和财富快速输送到这座城市的四面八方。
实现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这是西安这座特大城市正在努力的目标。地铁,无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通过地铁的延伸和扩展,城市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品质,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可以看到,地铁延伸到哪里,市区就将拓展到哪里。用地铁的速度促进城市加快发展,改变城市未来发展格局。这是国内所有城市加快地铁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西安亦然,而且,还将继续。
来源 / 八百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