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推进清廉贵州 · " 廉动未来 " 计划在贵阳贵安落地落实,促进中小学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提质增效,贵阳市委教育工委、贵阳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 2024 年贵阳贵安中小学廉洁教育系列竞赛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
为使全体师生从优秀作品中产生共鸣、受到教育启示,牢固树立崇廉尚洁理念,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浓厚的廉洁教育宣传氛围,从 12 月 16 日起,推出 " 廉洁教育系列竞赛优秀作品 " 专题展播。今天展播第八期,敬请关注。
绘画
作品:《清风廉路》
作者:修文县第四中学 陈礼强
手抄报
作品:《清正廉洁》
作者:贵阳市花溪区实验中学 王语丹
指导老师:姜了元
作品:《清正廉洁》
作者:白云区第十小学恒大城校区 黄芸熙
指导老师:龙贇
书法
作品:《爱莲说》
作者:修文县洒坪镇中心小学 陈银
家训背后的故事征文
扬廉洁之气 树时代之风
早在先秦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就发出 "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 的廉洁宣言。"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自古以来,我们提廉洁之风,守清正之气,廉洁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绵延千年。阔步新征程,我们更应该以廉洁之心,扬廉洁之气,树时代之风,担时代之任。
廉洁为心,不怠于行
" 言行立端正,堂堂正正为人师表;洁身自好,坦坦荡荡哺育桃李 " 彰显教师廉洁风范。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行为、品德、情操的学习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 时代楷模 " 张桂梅吃、穿、用都很简朴,数年以来,她把节省下来的工资、奖金共计 100 多万元,都用来捐助教育和儿童福利事业。为了省下钱来资助学生,她戒掉了肉食,常年吃素;上级拨给她参加会议的服装购置费被她 " 挪用 " 给 " 儿童之家 " 买了一台电脑;在华坪女高做出一番成绩之后,不少权贵家庭想 " 走后门 " 把子女送进华坪女高,都被张桂梅断然拒绝。她始终坚守自己为学为师的初心,不因沿路的风景改变志向,不因浮华懈怠于行。
她是师者的楷模,不仅仅是因为她对于教育的热爱,更有她身上的高尚品质——坚守底线,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只有禁得起俗世的种种诱惑,才守得住底线,立志廉洁从教。她的廉洁本心,感动了万千中国人,激励着教师们坚守初心,践行廉洁,奋发有为。
廉洁为魂,不畏于权
" 有德言能立,无求品自高。做人常律己,正气贯云霄 "。于谦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反抗,是在黑暗环境中的一声沉重呐喊。正统七年,宦官王振专政,擅权纳贿。于谦刚直不阿,进京奏事从来不带礼品赠送给达官贵人,很多朝中官员看不惯他的言行。有人好言相劝,让他带点著名的特产当做人情,于谦却举起衣袖笑道 : " 带有清风 "。他不畏惧强权,用自己的两袖清风践行爱民为民的人生追求。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一生都在与黑暗的官场斗争。他在灾荒之际为百姓申请赈济,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便处处受到排挤与打压,但他绝不与其同流合污。"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把劳苦百姓放心里,把金钱名利抛之脑后。在 61 岁那年,他封金挂印毅然辞官,以卖画为生,他的追求正是《竹石》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于谦还是郑板桥,都是大写的人,他们不随波逐流,在碌碌红尘中难能可贵。他们洁身自好、不畏强权的精神,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廉洁的内涵。
廉洁为志,不忧于时
" 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兴业。" 世界嘈杂繁华,庸碌诱惑无不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只有恪守廉洁,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受人民群众的拥戴。"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焦裕禄从不接受组织的照顾,也从不接受他人的馈赠。初到兰考,看到荒芜贫瘠的灾区,他带着 "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 的誓言,让贫瘠的兰考大地 " 换了新天 "。他干出这番伟大的事业与他清风朗月般的为官之道息息相关,焦裕禄时常通过生活上的小事教育家人不可贪便宜、搞特殊化。有一次,焦裕禄得知孩子看戏时,告诉收票叔叔 " 焦书记是我爸爸 ",没有买票就进去了。他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 " 训 " 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到戏院。接着,焦裕禄又建议县委起草了《干部十不准》的通知,不准任何干部搞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 " 看白戏 "。正是他这种清正廉洁的品质,带动身边人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领导干部,让清廉之风吹遍大江南北。
"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廉洁思想是国家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兴国安邦之源。青少年是成长中的新一代,担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在物质与精神追求越发多样的今天,在廉洁与腐败的分岔路口,不少人有了迟疑。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用教育之笔,奋力书写这一抹千年余香。
作者:开阳县第三中学 谢新婷
指导老师:韩鑫亚
三线岁月:传承之光
——三代人的坚韧奉献与团结友爱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段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历史,它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无数奋斗者的身影。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我的祖辈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三线传奇,父辈们传承着这份精神,而我,在他们的故事里感悟着家训的力量,踏上新的征程。
——题记
一、祖辈的三线之歌
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的战鼓擂响。爷爷和奶奶,当时两位满怀激情与热血的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离开熟悉的家乡,奔赴遥远而陌生的贵州。
当他们踏上贵州这片土地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连绵起伏的山峦,崎岖不平的道路,生活条件的艰苦远超想象,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心中只有坚定的信念:为了国家建设,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爷爷被分配到了一家工厂担任技术工人。工厂位于修文县偏僻的山区里,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几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吃的是粗糙的食物,常常要面对物资匮乏的困境。然而,爷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奶奶则在工厂的后勤部门,负责为工人们准备伙食和生活物资。她每天起早贪黑,精心为大家准备简单却温暖的饭菜。尽管工作辛苦,但奶奶总是带着微笑,用她的善良和朴实给予大家力量。
在工厂建设的过程中,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贵州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给工程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爷爷和他的同事们从不退缩,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有一次,工厂的关键设备出现故障,生产陷入停滞。爷爷带领着技术团队,日夜奋战在车间。他们仔细研究设备的每一个部件,反复尝试各种方法,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就在大家陷入绝望的时候,奶奶送来了热饭热菜,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爷爷受到启发,决定从最细微的地方入手,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排查。经过数日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故障所在,成功修复了设备。
二、父辈的三线传承之韵
随着时间的推移,爷爷和奶奶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结婚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我的父亲和姑姑们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爷爷奶奶的三线精神,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
父亲在成长过程中,深受三线精神的影响。他在学习上刻苦努力,遇到难题从不退缩,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后来,父亲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他在工作中也始终保持着爷爷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有一次,他负责的一个项目遇到了技术难题,很多人都认为无法解决,但父亲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成员,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最终成功攻克了难题。
姑姑们也在各自的生活中传承着三线精神。她们善良、勤劳,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积极帮助他人。她们常常回忆起爷爷奶奶在三线建设时期的故事,以此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
三、吾辈的三线感悟之诗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贵州成为了我的家乡。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便利,高楼林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每当我看到那些曾经的三线建设遗址,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感动。
那些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爷爷奶奶传承下来的三线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家族的血液里。我们始终牢记爷爷奶奶的家训:坚韧奉献,团结友爱。在生活中,我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总是想尽办法去克服。在学习中,我努力钻研,不怕吃苦,力求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像爷爷奶奶当年帮助当地百姓一样。我知道,这是我对三线精神的传承和践行。
贵州,这片承载着家族历史与荣耀的土地,我深深地热爱着它。我会继续传承爷爷奶奶的三线精神,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片美丽的土地更加繁荣昌盛。
作者: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林睿涵
指导老师:张嘉男
廉洁教育征文
崇廉、尚廉、敬廉
在我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个特别的角落,那里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莲花开得正艳。池塘上有一座石桥,桥的两边石栏上分别刻着 " 不忮不求 "" 何用不臧 ",桥上刻着不同字体的 " 廉 "。其实,当初我只对 " 廉 " 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对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其中的意义一窍不通。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不嫉妒不贪求,什么行为能不好呢 "。它表达了一种高尚的品德,即不嫉妒他人的成就,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这,就是我们学校的 " 莲池 "。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小学毕业了,但因为学校离家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我会时常走进校园,情不自禁地走到这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这几个字熠熠生辉,像是有着魔力一般,吸引着我驻足凝望。
我记得有一次,上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廉洁的讨论。我们围坐在石桥旁,有的同学说廉洁就像这莲花一样,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有的同学说廉洁是一种品质,它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听着大家的发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廉洁在我们心中的分量。
我还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 " 崇廉尚廉 " 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观看了关于廉洁的纪录片,聆听了班主任对廉洁的讲解,还亲手制作了廉洁主题的手抄报。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廉洁之花在每一个同学的心中悄然绽放。
现在,每当我走过 " 莲池 ",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凝视着那富含深意的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及不拘一格的 " 廉 "。我想,廉洁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力量。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时刻铭记 " 崇廉、尚廉、敬廉 " 之心,让这份力量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作者:贵阳市乌当区为明中学 孙子淇
指导老师:罗冬贵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