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12-26
2024年爆款文创不断“出圈” “文博热”再升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到苏州博物馆的 " 胖宝剑 ",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 " 甘肃 ( 不 ) 土特产 " 系列,或精美,或谐趣,或丑萌 ……2024 年,花样百出、不断 " 出圈 " 的文创,为 " 文博热 " 再添一把柴。

若论 2024 年博物馆文创的顶流,大概非凤冠冰箱贴莫属。

以 " 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 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文创产品,因与馆藏知名文物元素关联紧密、选材考究、设计新颖、功能实用以及价格适中,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产品。首批 3000 件 " 木质凤冠冰箱贴 " 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 4 个月售出 17.5 万余件。随后推出的 "AR 金属凤冠冰箱贴 ",开售当天 2 小时就售出 2300 件,上市 2 个月售出 35.5 万余件。截至 11 月 27 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 53 万件,成为国博近 20 年来当之无愧的 " 销冠 "。接受采访时,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一连说了三个 " 没想到 "。

此后,该馆乘势而上开发了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钥匙扣、马面裙、咖啡等 10 余款凤冠系列产品,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 1000 万元 ( 人民币,下同 ) 。

从事文创开发近 20 年的廖飞,亲身经历博物馆文创从 1.0 到 3.0 的迭代。在他看来,凤冠冰箱贴能走红首先是 IP 有知名度,其次设计要符合当下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工艺要足够精美,做出和现有产品不一样的东西,做到时代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 每一件产品的诞生,我们团队都当成一件未来的爆款来打磨、研究、开发。"

△ 12 月 3 日,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吸引观众。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在不少博物馆,文创商店已成为 " 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门票免费,买文创花大几百元已近乎常态,网友笑称," 没人能空着手走出一家博物馆 "。继考古盲盒大热之后,河南博物院又推出妇好鸮尊立体拼装积木,上架以来一 " 木 " 难求;苏州博物馆出品的吴王夫差 " 胖宝剑 " 毛绒玩具,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在甘肃省博物馆 " 过家家 " 式购买 " 麻辣烫 " 毛绒文创,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直接 " 火出圈 "。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博物馆文创的 " 出圈 " 反映了一个大趋势,即 " 国潮 " 的兴起和热络,骨子里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指出,文创是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功能的重要拓展。一方面它提供了情绪消费的价值,如各种爆款的冰箱贴作为伴手礼或纪念品送亲朋;另一方面是文化与创意融合带来的独特文化吸引力,如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黄芪玩偶挂件,表情可爱的同时,喜 " 芪 " 洋洋的谐音将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融为一体,赋予文创产品更多传播效能。

在今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 19 个新职业中,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位列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文创从业人员已超百万人,文创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如何在追求创新与市场接受度的同时,确保文创产品不失其文化底蕴?向勇认为,讲好博物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应是博物馆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故事的讲述者是文物专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编剧、作家、设计师等多种角色的融合,这对文创从业人员亦是很高的要求,让观众通过文创产品关注到文化本身,这才能实现观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文创 博物馆 甘肃省 苏州 中央财经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