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两任县委书记受贿,放任不良商家将劣质米掺进学生营养餐。这一消息令人震惊。
中国人大网 12 月 25 日发布《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家监委指导各级监察机关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 3.8 万件,处分 2.3 万人。
2024 年 1 月以来,隆回县连续两任县委书记被查,分别为王永红、刘军。其中,王永红于 2018 年至 2021 年任隆回县委书记。两人都有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的行为,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两人竟然将学生营养餐也当作 " 财源 " 搜刮。
△相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新京报政事儿账号)
公众以往只知道学生营养餐 " 变味 ",是供应商玩鬼,现在才知道,个别地方营养餐出问题,是因有领导干部伸手。
多年来,学生营养餐的加持,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强劲动力,让万千家庭感受到了善政的温暖。然而,令人愤怒的是,在一些地方,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也被别有用心者盯上,当作予取予求的 " 唐僧肉 "。在这些地方,学生营养餐标准大打折扣,吃进学生嘴里的营养餐 " 份额 " 少得可怜,更有甚者,以劣质食品供学生食用。近年来,个别地方曝出中小学 " 营养餐食材发霉、腐烂 " 事件,便是明例。在隆回县,2018 年 12 月亦曾发生小学生把营养餐奶倒入水沟一事。媒体调查发现,涉事乳业公司居然不在国家 " 学生饮用奶计划 " 指定的企业名单中。隆回县则回应称,已责令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暂停供奶。而当时就有评论直指," 企业违规背后不止奸商当道 "。
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严禁截留,国务院教督办也进行过专项整治。至于以次充好,亦有违法律法规。学生营养餐从不曾游离于食品安全体系之外,觊觎学生营养餐、横下 " 黑手 " 也绝不可能享受 " 法外开恩 " 的权利。一些地方的学生营养餐之所以 " 变味 ",主要原因是供应商依靠 " 贿赂战术 " 取得供应资质、胡作非为,往往受到受贿者的设法庇佑,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地方焦点事件的处置给人以 " 夹生饭 "" 浅尝辄止 " 的印象,并非偶然。
根据前述报告,一些领导干部贪取源自学生营养餐的利益,已然涉腐。而隆回这一案例,堪称具有典型性。县委书记作为一县主政者,本该守土有责,却大开贪腐之门,任由校园里的孩子们遭受有害食品 " 欺凌 ",令人不齿。
这一案例不仅说明 " 一言堂 " 的危害之大,还印证了学生营养餐提高透明度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一些地方学生营养餐透明度严重缺失,加之监管不力,导致乱象频仍。要让孩子们吃上放心营养餐,除了必须依法依规严惩不贷外,还必须强化制度化、常态化监管,让营养餐全程、全链条晾晒在阳光之下。
现代快报 / 现代 + 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